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涛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碳循环
  • 2篇极冰
  • 2篇冰盖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时期
  • 1篇第四纪
  • 1篇东南极冰盖
  • 1篇旋回
  • 1篇有机碳
  • 1篇溶解有机碳
  • 1篇上新世
  • 1篇生物群落
  • 1篇碳氮
  • 1篇碳库
  • 1篇碳收支
  • 1篇偏心
  • 1篇偏心率
  • 1篇气候
  • 1篇气候转型
  • 1篇全球变化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马文涛
  • 4篇田军
  • 3篇李前裕
  • 1篇王风平
  • 1篇刘传联
  • 1篇汤凯
  • 1篇谢树成
  • 1篇翦知湣
  • 1篇陈建芳
  • 1篇汪品先
  • 1篇刘纪化
  • 1篇李丽
  • 1篇荀鲁盈
  • 1篇翟卫东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溶解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群落对营养盐添加的模拟响应
溶解有机碳(DOC)总量估计为662 PgC (Pg=1015 g),与大气CO2 总量相当,其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DOC 库的变化可以调控大气CO2 和海水碳同位素(?13C).古海洋记录中,海...
马文涛
中中新世太平洋表层和底层大洋碳储库的同步变化及其与东南极冰盖扩张的关系
We present mid-Miocene(~12.0-16.0Ma)high-resolution(~3.8kyr)deep thermoclin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d18O and...
田军马文涛
关键词:冰期中中新世
文献传递
从南海看第四纪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循环被引量:15
2015年
近年来,长尺度、高分辨率的深海和冰芯记录为第四纪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古气候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个的冰期旋回,而是延伸到跨越多个冰期的长时间过程(≥10^5年).1999年大洋钻探184航次在南海所得保存良好的沉积层中,发现更新世稳定碳同位素(δ13C)有3个105年尺度的长周期,属于全球大洋的普遍现象.随后的研究还证实水循环(冰盖变化)和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变化)中都有这种为期105年的长期过程,进而提出了这两种过程是否相关的问题.研究表明,δ13C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地质记录中普遍存在长偏心率周期.第四纪之前海洋δ13C序列中的40万年旋回,可以用"溶解有机碳假说"来解释:季风控制的营养物质输送,改变着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的比例(POC/DOC),进而引起δ13C的40万年周期变化.然而,1.6Ma前的大洋改组将南大洋深水层隔离开来,使得海洋δ13C的40万年长偏心率信号变得模糊.近百万年来,地球气候系统经历了两次大改组,一次是大约9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革命"(MPT),一次是约40万年前的"中布容事件"(MBE).而在MPT和MBE事件之前都发生过碳同位素的重值事件(δ13Cmax),分别为约100万年前的δ13Cmax-Ⅲ和50万年前的δ13Cmax-Ⅱ.如果将相应冰期旋回上类似的水文气候现象联系起来考虑,可以看出无论水文还是生物地球化学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南大洋的海洋变化所驱动的.因此我们认为,起源于南大洋的生物地球化学长周期过程,在第四纪冰盖的消长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汪品先李前裕田军翦知湣刘传联李丽马文涛
关键词:碳循环第四纪
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9
2017年
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及应对领域的关键研究主题之一,分析了全球变化过程中海洋储碳需要解决的4大前沿科学问题、需要重点开展的4项海洋储碳研究以及未来可能的突破点.
谢树成陈建芳王风平荀鲁盈汤凯翟卫东刘纪化马文涛
关键词:全球变化硫循环碳氮碳库碳收支地质时期
晚上新世赤道太平洋气候转型和北极冰盖扩张的轨道驱动被引量:5
2009年
赤道太平洋气候在晚上新世进入一个重大转型期.具体表现为全球海表温度(SST)开始变冷,东西太平洋SST梯度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大.不仅如此,这一变化几乎与北半球高纬冰盖扩张同步发生.探讨太阳辐射、高纬和低纬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揭示这一气候转型机制的关键.通过一系列数理统计方法对赤道太平洋的SST和全球冰量变化中的轨道周期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北半球高纬的太阳累积辐射量是此次气候转型的主要外部驱动力;在轨道尺度上,东西赤道太平洋的SST在转型之后表现出基本同步而非"跷跷板"式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对比认为晚上新世气候转型起源于地球轨道参数的转变,而大气CO2浓度变化产生的反馈效应使得全球气候自早新生代以来进一步变冷.
马文涛田军李前裕
关键词:SST赤道太平洋晚上新世
更新世冰盖与大洋碳储库相互作用的箱式模型模拟
2011年
全球大洋深海有孔虫碳同位素(δ13C)记录中广泛发现40万年周期,这一周期可能与偏心率长周期的轨道驱动有关.1.6 Ma以来,δ13C的这一长周期拉长到50万年,且重值期不再与偏心率低值对应.目前对δ13C 40万年周期的成因及其周期拉长的机制还不明确.这里使用了包含9个箱体的箱式模型,用于研究热带过程与冰盖相互作用及其对大洋碳循环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北半球高纬海区海冰迅速增大时冰盖迅速融化,进入冰消期,而当海冰快速消失后,冰盖则重新缓慢增长.冰盖变化具有冰期长,间冰期短的非对称形态.在季节性太阳辐射量的驱动下冰盖变化具有10万年冰期-间冰期旋回.当冰盖融化速率受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量控制时,冰盖变化的岁差周期明显加强,相位与地质记录一致,说明轨道驱动可以通过非线性相位锁定机制使冰盖变化与其在相位上保持一致.海冰的阻隔效应使大气中CO2在冰消期时增多.冰期时大洋环流减弱使大气中CO2逐渐减少.当模型只有ETP驱动的风化作用而不考虑冰盖变化时,模拟的δ13C记录显示极强的40万年周期,体现了大洋碳储库对热带风化过程的响应.当同时考虑冰盖变化和风化作用时,模拟的δ13C结果中40万年周期减弱而10万年周期加强,并且40万年周期上碳储库与偏心率的相位与不考虑冰盖变化时的相位也存在差异,反映了冰盖变化引起的洋流改组压制了大洋碳循环对热带过程的响应.
马文涛田军李前裕
关键词:箱式模型碳循环古气候海洋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