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宇平

作品数:82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动脉
  • 37篇冠状
  • 37篇冠状动脉
  • 26篇病变
  • 24篇心病
  • 24篇冠心病
  • 21篇冠脉
  • 19篇心肌
  • 18篇梗死
  • 16篇心肌梗死
  • 13篇造影
  • 11篇介入
  • 11篇介入治疗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动脉造影
  • 10篇脉压
  • 9篇病变严重程度
  • 8篇动脉疾病
  • 8篇综合征
  • 8篇冠状动脉疾病

机构

  • 47篇山西医科大学
  • 3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0篇山西医学科学...
  • 3篇太原钢铁(集...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三门峡市中心...
  • 2篇山西省心血管...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太原市疾病预...
  • 1篇大同市第五人...
  • 1篇太原铁路中心...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81篇高宇平
  • 61篇吕吉元
  • 58篇贾永平
  • 42篇王睿
  • 39篇范春雨
  • 8篇李学文
  • 7篇王凤群
  • 7篇刘春花
  • 7篇郭晓红
  • 5篇姬富才
  • 4篇许峥
  • 4篇阴艳萍
  • 4篇任洁
  • 3篇孙晋亮
  • 3篇程守全
  • 3篇范炤
  • 3篇苗鹏飞
  • 3篇王应志
  • 3篇陶悦
  • 3篇王丽霞

传媒

  • 36篇中西医结合心...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内皮功能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吕吉元范春雨杨丽峰贾永平高宇平王睿
关键词:内皮功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M_(2.5)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PM_(2.5)是大气颗粒物中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所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PM_(2.5)与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关,对其发生发展有极大影响。综述PM_(2.5)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及可能的发病机制,并提出预防措施。
陈生金张志凯高宇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机制
尿微量白蛋白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52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清晨留取清洁中段尿5mL,用放射免疫法(RIA)测量mAlb值。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高血压病(EH)组较非EH组冠心病(CHD)患病率明显增高(81.1%比53.4%,P<0.05);EH组双支、三支冠脉病变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EH组(P<0.05;29.3%比9.1%,P<0.05);EH组mAlb显著高于非EH组(P<0.05);冠脉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mAlb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对肱动脉测压,mAlb与收缩压(SBP)、脉压(PP)均有显著相关性,且与PP的相关性优于与SBP的相关性。结论PP是CHD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mAlb与PP密切相关,mAlb可以作为CHD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因子。
姬富才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高宇平王睿王政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脉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
不同年龄段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所致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心肌炎,心肌炎可无症状或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突然急性起病或者缓慢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本研究对22例成人急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
林媛媛高宇平李学文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年龄组成人急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检测法,测定109例冠心病患者及106例正常对照者的ATIR基因型。...
郭晓红贾永平吕吉元任洁高宇平王睿
关键词:冠心病多态性受体基因
年轻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年轻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早期年轻女性防治冠心病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6年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疑诊为冠心病并经过选择性冠脉造影术(CAG)检查的年轻...
郭晓彬吕吉元贾永平高宇平范春雨王睿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前降支病变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对心梗大鼠功能的影响及PM2.5干预
高宇平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偶联因子6的影响及活性氧簇的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血浆偶联因子6(CF6)的影响及活性氧簇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90例,并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随机区组,分为A、B、C3组,分别对A组行冠脉造影术,B组、C组行冠脉造影加介入治疗术。3组分别于手术当日及术后次日晨空腹取肘静脉血2mL于EDTA抗凝试管中,加入抑肽酶1000kU,10℃、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70℃保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F6浓度。A组、B组手术当日抽血后并于术前2h给予口服100mL生理盐水预治疗,C组患者于同一时间给予口服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的维生素C2.0g预治疗。结果A组术前CF6水平为(192.07±53.15)pg/mL,术后为(201.37±63.01)pg/mL,C组术前CF6水平为(195.24±60.58)pg/mL,术后为(204.55±24.89)pg/mL,A组、C组手术前后CF6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组术前CF6水平为(203.13±61.99)pg/mL,术后为(243.57±36.97)p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介入治疗可以诱导CF6表达和释放增加,活性氧簇可能是介导CF6的表达和释放的信号物质之一。
孙晋亮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高宇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偶联因子6活性氧簇
高同型半胱氨酸病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综述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探寻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支架内再狭窄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应尽早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识别高危型病人,选择合适的支架或球囊,规范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根据指南规范服用相关药物,进行个体化手术及药物治疗,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陈海涛郭继强高宇平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支架内再狭窄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同血小板P-选择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影响因素以及AR与血小板P-选择素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86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 d,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定义为AR,<70%为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同时测定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阳性率。结果AR的发生率为25.6%(22/86),AR组中血糖水平及吸烟者比例高于AS组,并有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吸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AR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AS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25.6%,糖尿病和吸烟是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P-选择素可作为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有效指标。
王睿吕吉元王应志贾永平范春雨高宇平郭晓红田晶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P-选择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