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丹丹

作品数:9 被引量:8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透析患者
  • 5篇维持性
  • 5篇维持性血液
  • 5篇维持性血液透...
  • 5篇维持性血液透...
  • 4篇内皮
  • 3篇血管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沙坦
  • 3篇肾脏
  • 3篇替米沙坦
  • 3篇微炎症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肾小球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9篇姚丽
  • 9篇魏丹丹
  • 9篇王力宁
  • 5篇刘美娜
  • 5篇焦亚彬
  • 3篇耿野
  • 3篇于艳秋
  • 3篇冯茂玲
  • 2篇马玲
  • 1篇葛丹梅
  • 1篇范秋灵
  • 1篇栗霄立
  • 1篇李子龙
  • 1篇杜银科
  • 1篇赵连爽
  • 1篇李艳秋
  • 1篇魏敏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替米沙坦降低血糖正常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2010年
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血糖正常阶段胰岛素抵抗大鼠肾脏皮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显著升高,替米沙坦可明显降低其表达,提示替米沙坦可通过下降VEGF、flk-1的表达减轻肾脏损害.
焦亚彬姚丽于艳秋魏丹丹刘美娜马玲王力宁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替米沙坦
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正常阶段肾脏内皮素表达的干预被引量:3
2010年
胰岛素抵抗(IR)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肾脏损害,而替米沙坦对IR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内皮素1(ET-1)是强烈缩血管物质,能加重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参与肾损害。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IR血糖正常阶段肾脏ET-1表达情况,探讨此阶段替米沙坦对ET-1异常表达的影响。
焦亚彬姚丽于艳秋魏丹丹刘美娜马玲王力宁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替米沙坦肾脏损害内皮素干预肾小球高滤过
血液灌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注(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50例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MHD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HP联合血液透析(HD)组(HP+HD组,25例)和单纯HD组(HD组,25例),并设对照组(25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HD组血清hs-CRP[(6.72±2.63)mg/L比(1.35±O.92)mg/L]、IL-6[(348.834-64±41)ng/Ll比(54.494±22.47)ng/L]、TNF-α[(7.524±3.17)ng/L比(2.534±0.88)ng/L]水平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HP+HD组与HD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HD组比较,HP+HD组血清hs-CRP[(4.784±2.49)mg/L比(6.894±2.69)mg/L]、IL-6(260.544±56.72)ng/L比(357.144±56137)ng/L]、TNF-α(5.364-2.41)ng/L比(7.494±2.87)ng/L]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HP可改善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
姚丽魏丹丹杜银科耿野冯茂玲王力宁
关键词:血液灌注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2
2011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1例作为MHD组,搜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á(tumor necrosis factor-á,TNF-á),与对照组比较;检测MHD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碳酸氢根离子(HCO3-)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MHD组患者有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ARB)药物,将MHD组分为ACEI/ARB服用组和未服用组,比较2组之间CRP、IL-6、TNF-á之间有无差异。结果 MHD组与对照组比较,血CRP升高,分别为(8.88±8.46)mg/L和(0.80±0.20)mg/L;IL-6升高,分别为(10.57±5.25)pg/ml和(1.70±0.43)pg/ml;TNF-á升高,分别为(30.55±12.84)pg/ml和(11.36±3.1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MHD组患者CRP与IL-6、TNF-á、BUN、SCr、透析龄呈显著正相关(r=0.526,P<0.01;r=0.511,P<0.01;r=0.279,P<0.05;r=0.287,P<0.05;r=0.298,P<0.05),与Alb、TRF、HCO3-呈明显负相关(r=-0.573,P<0.05;r=-0.46,P<0.01;r=-0.479,P<0.01),与Hb、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ACEI/ARB服用组与未服用组比较,血CRP降低,分别为(0.55±0.32)mg/L和(10.07±9.34)mg/L;IL-6降低,分别为(9.66±4.53)pg/ml和(14.24±6.69)pg/ml;TNF-á降低,分别为(26.36±11.25)pg/ml和(38.35±16.4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作为描述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比较好的生化指标CRP,与患者透析龄、血HCO3-有一定的相关性。微炎症状态对MHD患者营养状况有重要影响。ACEI/ARB药物能改�
魏丹丹姚丽焦亚彬刘美娜王力宁
关键词:血液透析微炎症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正常阶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肾脏的表达
2010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血糖正常阶段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受体flk-1表达的情况。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喂养组(NF)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F),高脂饲料喂养6周建立血糖正常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对模型进行评估。RT-PCR检测肾皮质VEGF和flk-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球VEGF、flk-1蛋白表达。结果与NF相比,HF大鼠肾皮质VEGF和flk-1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01);肾小球VEGF及flk-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均P<0.001);肾小球VEGF及flk-1蛋白的表达与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微量白蛋白尿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的血糖正常阶段,肾脏VEGF及受体flk-1的高表达参与胰岛素抵抗对肾脏的损害。
焦亚彬姚丽于艳秋王力宁刘美娜魏丹丹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肥大
血管紧张素Ⅱ在内皮素诱导的大鼠高血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5~6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1%氯化钠慢性灌注,n=7);②内皮素-1慢性灌注组[2.5pmol/(kg.min),n=7];③内皮素-1+奥美沙坦治疗组(0.01%食物中混入,n=7)。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原和主动脉ACE与AT1受体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皮素-1慢性灌注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121±2)vs(141±2)mmHg,P<0.05)],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加[(3.1±0.6)vs(8.1±0.8)AngI/(mL.h),P<0.05)],血管紧张素Ⅰ[(45±8)vs(122±28)fmol/mL]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47±7)vs(94±13)fmol/mL]水平明显升高(P<0.05)。内皮素-1灌注未影响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原以及主动脉ACE和AT1受体表达。AT1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降低了内皮素-1慢性灌注引起的大鼠高血压。结论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高血压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相关。内皮素-1与血管紧张素Ⅱ共同作用,促进了内皮素-1慢性灌注诱导的大鼠高血压进展。
姚丽王力宁焦亚彬魏丹丹刘美娜
关键词:内皮素-1高血压AT1受体拮抗剂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森铁能)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2~3次/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每组各30例,观察期24周。口服组予多糖铁复合物150 mg/d;静脉组每次透析时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累计1 000 mg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 mg。若患者的血红蛋白(Hb)达到110 g/L或红细胞压积(Hct)达到33%以上,则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减量以维持Hb及Hct水平。检测补铁前及补铁48、1、2、24周时患者Hb、Hct、血清铁蛋白(SF)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静脉组Hb、Hct、SF、TSAT上升幅度均高于口服组(P<0.05)。治疗后静脉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及口服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静脉组血清C反应蛋白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静脉组不良反应2例,口服组8例。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可减少rHuEPO用量。
姚丽赵连爽魏丹丹耿野冯茂玲王力宁
关键词:蔗糖铁肾性贫血血液透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
魏丹丹姚丽李子龙李艳秋栗霄立范秋灵王力宁
替米沙坦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T组,30例)和非替米沙坦治疗组(NT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HD患者hs-CRP升高,分别为(8.1±2.6)mg/L和(1.5±0.7)mg/L,IL-6升高,分别为(349.0±52.4)ng/L和(53.6±15.0)ng/L,TNF-a升高,分别为(8.1±2.2)ng/L和(2.1±0.8)ng/L,MDA升高,分别为(7.3±3.2)μmol/L和(3.5±0.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降低,分别为(20.6±7.3)mg/dl和(28.4±4.0)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2,P<0.05)。治疗前T组与NT组hs-CRP、IL-6、TNF-a、MDA、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治疗24周时,与NT组相比,T组血清hs-CRP降低,分别为(5.6±1.8)mg/L和(8.2±2.8)mg/L,IL-6降低,分别为(218.6±45.9)ng/L和(363.0±67.4)ng/L,TNF-a降低,分别为(5.3±1.7)ng/L和(8.7±2.3)ng/L,MDA降低,分别为(4.6±2.2)μmol/L和(7.5±3.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升高,分别为(25.3±6.7)mg/dl和(20.0±7.7)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2,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氧化应激及营养不良状态。
姚丽魏丹丹葛丹梅魏敏耿野冯茂玲王力宁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氧化应激替米沙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