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松峤

作品数:5 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断陷带
  • 2篇山西断陷带
  • 2篇盆地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接收函数
  • 1篇地壳
  • 1篇地壳速度
  • 1篇地壳速度结构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定位
  • 1篇地震学
  • 1篇地震学研究
  • 1篇噪声
  • 1篇瑞利面波
  • 1篇太原盆地
  • 1篇青藏高原北部
  • 1篇青藏高原东部
  • 1篇群速
  • 1篇群速度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5篇魏松峤
  • 3篇周仕勇
  • 3篇唐有彩
  • 3篇宁杰远
  • 3篇陈永顺
  • 3篇冯永革
  • 3篇范文渊
  • 3篇王海洋
  • 2篇俞春泉
  • 2篇李鹏
  • 1篇刘瑞丰
  • 1篇岳汉
  • 1篇盖增喜
  • 1篇王彦宾
  • 1篇丁志峰
  • 1篇金戈
  • 1篇李江海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五台山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承两千年来,与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五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为其成为佛教圣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佛教徒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清修环境。本文试从自然地理、气候等方面来探讨最初佛教徒选址五台山的原因,以及后来五台山佛教蓬勃发展的自然条件。
魏松峤李江海
关键词:佛教自然环境
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利用2006年8月到2008年3月北京大学在山西断陷带南部架设的两条东西向流动观测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各台站接收函数,然后进行倾斜叠加(Slant stack)和台阵偏移成像,获得了沿台阵横穿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山西断陷带下面莫霍面存在明显不连续,莫霍面上隆约4~6 km,纵横波速比从两侧的1.75上升为山西断陷带内部2.0左右,且中、下地壳可能存在一个低速层.山西断陷带的构造模式沿相距140 km的两条剖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南端的临汾盆地为拉张作用下的纯剪切模式,向北转化为太原盆地的简单剪切模式.
唐有彩冯永革陈永顺周仕勇宁杰远魏松峤李鹏俞春泉范文渊王海洋
关键词:接收函数山西断陷带临汾盆地太原盆地莫霍面
华北克拉通中部地区背景噪声成像被引量:41
2011年
利用华北地区的流动与固定地震观测台阵在2007年1月~12月期间的垂直分量记录,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中部地区6~40 s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分布图像.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存在很大的横向不均匀性.8~16 s的相速度以及8~20 s的群速度分布图像清晰地勾绘出华北地区盆地和隆起之间的边界.华北盆地以及山西断陷带呈明显的低速异常,表明相应区域存在较厚的沉积层并且在中、上地壳内存在低速带;而太行山隆起以及鄂尔多斯高原则呈现高速异常.相速度16~25 s以及群速度20~30 s的图像显示华北盆地由低速异常变为高速异常,表明华北盆地的地壳较薄.长周期(30~35 s)相速度图像表明华北盆地的上地幔顶部存在低速异常.华北盆地较薄的地壳和低速异常(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能与该地区岩石圈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8~35 s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图像都显示,大同火山区是一个低速异常区,可能是由目前仍在活动的岩浆的加热而引起地壳升温造成的.
唐有彩陈永顺杨英杰丁志峰刘瑞丰冯永革李鹏俞春泉魏松峤范文渊王海洋周仕勇宁杰远
关键词:华北盆地山西断陷带群速度相速度
青藏北部岩石圈强度及海南地幔柱的地震学研究
本文利用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间的INDEPTH-Ⅳ天然地震观测数据和北京大学东昆仑台阵数据,在青藏高原北部定位了400个区域地震。这些地震在横向空间上连续分布于整个研究区域内,这与青藏高原岩石圈连续变形的假说...
魏松峤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定位接收函数
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被引量:26
2015年
利用连续地震背景噪声记录和互相关技术获得瑞利面波格林函数,进而反演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地震数据源于北京大学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分中心提供的部分固定台站的连续记录及INDEPTH IV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取得所有可能台站对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和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得到了观测台阵下方周期从6~60s的瑞利波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并且进一步反演获得研究区域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和莫霍面深度分布.短周期(6~14s)相速度异常分布与地表地质构造特征吻合较好,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南北向转换带.而本文最重要的结果是周期大于25s的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显示,以昆仑断裂带为界,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脉地区呈现与青藏高原截然不同的中地壳速度结构,反而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和川滇菱形块体速度结构相似.反演获得的剪切波速度在27.5~45km深度的切片也明显地揭示:青藏高原的松潘—甘孜地块和羌塘地块呈现均一的低速层;然而,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脉地区则呈现较强的横向不均匀性,尤其是柴达木盆地的高速异常和四川盆地的高速异常相对应.这些结果为前人提出的青藏高原东北向台阶式增长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地震学观测证据.与全球一维平均速度模型(AK135)相比较发现,本文测量和反演获得的研究区域内平均相速度和剪切波速度都比AK135模型慢很多,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中地壳(25~40km)剪切波速度显著低于全球平均速度模型.进一步的层析成像反演证实松潘—甘孜和羌塘地块中地壳(27.5~45km)呈现大范围均一的低速层,为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大规模中下地壳"层流"提供地震学观测证据.在祁连山脉的27.5~45km深度�
范文渊陈永顺唐有彩周仕勇冯永革岳汉王海洋金戈魏松峤王彦宾盖增喜宁杰远
关键词:背景噪声瑞利面波层析成像剪切波速度结构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