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浩
- 作品数:30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法国与丝绸之路被引量:2
- 2004年
- 中法关系缘起于蒙古帝国西征。陆上丝绸之路重新开通 ,传教士循陆上丝路东来 ,从而开启了中法外交之门。现代意义上的中法外交关系的建立却是在 1 9世纪 70年代。中法经济、文化关系的开启则是传教士自海上丝路东来。丝绸之路是中法关系的通道 ,传教士、教徒是中法关系启动。
- 鲜于浩雷斌
- 关键词:中法关系丝绸之路传教士
- 蔡元培与中法文化交流
- 2000年
- 20世纪初年 ,蔡元培尽其所能地倡导中法文化交流 ,特别是在引进法国文化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以他为代表所倡导的科学精神。
- 谢兴志鲜于浩
- 关键词:中法文化交流科学救国
- 全文增补中
- 科学发展观趋于成熟的标志
- 2007年
-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了重要讲话。笔者以为,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趋于成熟的标志。
- 鲜于浩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总书记中央党校进修班干部
- 青年毛泽东的求索模式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确立被引量:2
- 2009年
- 青年毛泽东醉心于探讨改造世界和中国的方法、途径,倡导"大规模的自由研究"求索模式。他成功地劝说蔡和森等会友共同实践,在理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观。
- 鲜于浩
- 关键词: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观
- 试论“洛-毛”领导体制的确立与长征胜利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后逐渐形成了以张闻天和毛泽东分工合作领导党和红军的权力格局,简称"洛-毛"领导体制。它领导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军事上的战略转移,领导全党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上的战略转变,推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洛-毛"领导体制为毛泽东充分发挥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毛泽东确立党内核心领导地位的关键一环。
- 李茂鲜于浩
- 关键词:长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以中国梦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且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也多次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梦的寻梦、追梦、圆梦过程。将中国梦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将最新的理论融进课堂,也可以贴近学生,抓住学生的思想、情感实际,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觉和自信,培养学生理智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实现中国梦而接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 田永秀鲜于浩朱铃
- 关键词:中国梦教学
- 论留守中央对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支持被引量:1
- 2015年
- 留守中央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毛泽东党内地位的提升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析:一是留守中央发出"六四来信",支持和指导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明确和巩固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的领导地位;二是留守中央在共产国际和党内积极宣传毛泽东、推广井冈山的斗争经验;三是留守中央的支持和宣传为毛泽东党内地位的提升做了重要的铺垫,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纠正了党内对待军事力量的错误认识,坚定了全党践行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 李茂鲜于浩
-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革命新道路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思想
- 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地位被引量:7
- 2006年
-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初步实践,它为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提供了新的平台,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革命和建设人才。
- 鲜于浩
- 关键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近代历史现代历史新文化运动
- 赵世炎与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被引量:8
- 2002年
- 赵世炎是中共一大以前的党员 ,于 192 0年 5月在上海由陈独秀介绍入党。他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 ,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实际开展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赵世炎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付出了大量心血 。
- 鲜于浩田雪梅
- 关键词:勤工俭学
- 论中共旅欧党团组织的内部训练被引量:3
- 2003年
- 旅欧共青团成立后 ,即在党团员中进行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内部训练 ,以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经过党团组织安排 ,党团员们发表了很多的理论文章 ,展示了较高的理论水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党团组织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 ,如揭露和批判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派方面 。
- 鲜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