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柳柳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性状
  • 2篇株高
  • 2篇粳稻
  • 1篇雄性不育
  • 1篇异交
  • 1篇异交性状
  • 1篇幼苗
  • 1篇幼苗性状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一代
  • 1篇生态类型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质
  • 1篇粳稻品种
  • 1篇胞质
  • 1篇QTL
  • 1篇QTL定位
  • 1篇不同生态
  • 1篇不同生态类型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黄山学院

作者

  • 4篇黄柳柳
  • 3篇洪德林
  • 1篇万志兵
  • 1篇江建华
  • 1篇乔保建
  • 1篇郭媛
  • 1篇程保山

传媒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4个异交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作图群体(BC1F12),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对水稻4个异交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开颖角度检测到2个QTL,分别位于第12染色体的C1069-R1709和R270-G2140区间,共解释性状变异的18.51%,2个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Kasalath。柱头外露率检测到1个QTL,位于第3染色体的C63-C563区间,解释性状变异的15.99%,增效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单花开花历时检测到1个QTL,位于第9染色体的G385-R2272区间,解释性状变异的10.75%,增效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包颈长检测到3个QTL,分别位于第3染色体的C136-R250、第5染色体的R521-C1230和第10染色体的R2194-R1629区间,共解释性状变异的39.40%,qPEL-5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Nipponbare,qPEL-3和qPEL-10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Kasalath。
乔保建黄柳柳江建华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异交性状
不同生态类型粳稻品种3个幼苗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株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研究了自然条件及30℃、12 h光照控制条件下6个生态类型的95个粳稻品种芽鞘长度、不完全叶长度及7 d后苗高3个幼苗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株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5个品种中3个幼苗性状都存在真实的遗传变异;3个幼苗性状平均值的大小与生育期长短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控制条件下不完全叶长度和苗高小于自然条件下的;在两种条件下,不完全叶长度在不同生态类型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与株高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不完全叶长度可以作为鉴别株高差异大的亲本所配F1杂种种子纯度的幼苗性状。
黄柳柳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生态类型幼苗性状
水稻不完全叶长度与株高的相关性及遗传基础研究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直接影响杂种优势的发挥。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室内鉴定主要有三个层面:种子或幼苗形态水平的鉴定、蛋白质水平的鉴定和DNA分子水平的鉴定。而幼苗形态水平的鉴定具有速...
黄柳柳
关键词:QTL定位
文献传递
四种诱导粳稻雄性不育的细胞质对粳籼和粳粳杂种一代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用BT型、红莲型、印水型、野败型4种胞质的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及相应的保持系六千辛B分别与8个粳型恢复系和12个籼型恢复系配成的100个组合对4种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对粳籼杂种F1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和播抽历期有显著的平均负效应,对穗长、单株有效穗的平均负效应不显著;不育细胞质对粳粳杂种F1的5个性状没有显著遗传效应。对于粳籼杂种F1的5个性状,4种胞质之间遗传效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对于粳粳杂种F1的每穗总粒数、株高、播抽历期,4种胞质之间遗传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4种胞质平均相对效应秩次总和排序,无论是粳籼还是粳粳杂种F1,都是印水型细胞质最好。
万志兵程保山郭媛黄柳柳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杂种一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