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老年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高血压患者
  • 4篇坏死
  • 3篇动脉
  • 3篇血症
  • 3篇死因
  • 3篇肿瘤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老年高血压
  • 3篇坏死因子
  • 3篇白介素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清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原发性
  • 2篇日常生活能力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0篇上海市杨浦区...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4篇丁东新
  • 10篇薛冰
  • 7篇沈琪
  • 6篇缪以颖
  • 5篇钟葛瑾
  • 3篇顾平生
  • 3篇蔡文隽
  • 2篇姜瑾
  • 2篇林振丹
  • 2篇薛冰
  • 2篇沈琪
  • 1篇孟虹
  • 1篇陈杰
  • 1篇陈旭波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老人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研究高龄老人慢性病的患病状况以及日常生活功能的受损情况,为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的1 027名8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问卷调查。结果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97.66%,ADL受损率高达65.63%,年龄、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增生是导致高龄老人ADL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各种慢性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引起ADL损害,但与其患病率的高低无直接关系,高龄老人ADL损害受年龄、疾病性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应建立高龄老人的网络化管理系统,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薛冰陈旭波丁东新沈琪缪以颖钟葛瑾
关键词:高龄老人慢性病日常生活能力
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S-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
薛冰丁东新顾平生
文献传递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特征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93名老年人,以血尿酸≥420μmol/L为界限,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对影响血尿酸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35%,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同时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不全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甘油三酯、血肌酐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常伴发肥胖、代谢异常和肾功能不全等,甘油三酯、血肌酐与血尿酸水平升高强烈相关。
薛冰丁东新沈琪姜瑾孟虹
关键词:血尿酸老年人
干预胰岛素使用和自我血糖管理在囊性纤维化相关性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干预胰岛素使用和自我血糖管理在囊性纤维化相关性糖尿病(CFR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上海市14家医院2007年4月-2013年4月CFRD住院患者1 295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为试验组(743例)与对照组(552例)。对照组患者维持胰岛素注射剂量,试验组患者每周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并行自我血糖管理宣教。检测记录并比较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的血糖数据、血脂水平、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等指标。结果:干预后1年随访时,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高血糖次数、低血糖次数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93.5%(695/743)]与对照组[59.6%(329/5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9,P〈0.05);试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96.24±15.80)与对照组(180.33±16.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胰岛素使用和自我血糖管理能够有效控制CFRD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陈杰丁东新
关键词:胰岛素
非洛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血管紧张素Ⅱ及Ⅲ型前胶原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变化以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40倒健康人(对照组)及6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三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观察高血压病组经非洛地平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病组较对照组三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痛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后三型前胶原水平显著下降,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胶原合成活跃,非洛地平可降低血清三型前胶原水平,改善心肌胶原代谢异常,但对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影响。
丁东新顾平生薛冰
关键词:高血压病非洛地平
血清尿酸水平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关系。方法选择CHF患者276例作为CHF组,NYHAⅡ级88例,Ⅲ级106例,Ⅳ级患者有8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同时比较CHF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血清UA水平和RDW。结果治疗前,CHF组血清UA水平和R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HF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均明显下降(P<0.05),且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和有效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均下降(P<0.05),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UA水平和RDW可以判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极预后。
钟葛瑾薛冰丁东新沈琪缪以颖蔡文隽
关键词:尿酸红细胞分布宽度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NF-α、IL-6水平与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与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1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166例、女52例,平均年龄(78.45±3.14)岁,应用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用硬化斑块指数(plaque index,PI)进行分级,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TNF-o、IL-6的浓度。结果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IMT越厚,TNF-α、IL-6浓度越高,不同级别间IMT、TNF-α、IL-6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明显高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内中膜正常患者(P<0.05和P<0.01);随着颈动脉PI级别增加,TNF-α、IL-6的浓度逐渐增高,颈动脉PI各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TNF-α、IL-6参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降低TNF-α、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可能阻止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丁东新薛冰沈琪缪以颖钟葛瑾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
老年高血压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纤溶活性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纤溶活性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非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9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证实合并脑梗死107例,非脑梗死102例,对照组97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ELISA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含量。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及高血压非脑梗死组TC、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血清TG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P<0.01),而血清TC、LDL-C、HDL-C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伴脑梗患者tPA、PAI、D-二聚体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P<0.05)和对照组(P<0.01),高血压非脑梗死组tPA、PAI、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与高三酰甘油血症关系密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高TG水平可能是促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存在纤溶功能异常,尤其是高血压伴脑梗死更明显,纤溶异常可能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沈琪薛冰丁东新姜瑾
关键词: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42例高脂血症合并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4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合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升临床疗效,效果较理想。
袁爱梅丁东新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老年冠心病
贝前列腺素钠片对老年ASCV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贝前列腺素钠片联合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组与联用组,每组各35例。单用组患者仅服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用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贝前列腺素钠片,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脂水平、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清TG、TC、LDL-C、ET-1和vWF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用组患者SBP、TG、LDL-C、vWF和ET-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联用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baPWV明显降低(P<0.05)。结论贝前列腺素钠片联合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ASCVD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在治疗老年ASCVD患者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薛冰丁东新沈琪林振丹缪以颖蔡文隽
关键词: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血管内皮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