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芳
- 作品数:33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筛选尿激酶B细胞抗原表位用于免疫避孕的研究
- 尿激酶(uPA)含量不足或活性异常与一些男性不育症相关.令人感兴趣的是当雄性小鼠体内的uPA被抗体拮抗后其交配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率为零.这使人们看到应用uPA进行免疫避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课题组已筛选出3个uP...
- 丁晓芳熊承良
- 关键词:免疫避孕尿激酶B细胞抗原表位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多环节促雄性生育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实验研究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rokinase-plasmingen activator, uPA)与雄性生殖系统关系密切,能够多方面影响精子功能,涉及精子排放、运动功能的获得、活力改变、获能、顶体反应以及受精等多个方面。...
- 丁晓芳
-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精子雄性生殖
- 文献传递
- 不同氧浓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 罗丹高颖丁晓芳舒德峰朱燕钟少红
- Miwi在小鼠卵细胞发生中的表达定位研究
- 目的了解MIWI蛋白和miwi基因在小鼠卵巢中有无表达及在卵泡/卵细胞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由此推测其在雌性配子发育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Balb/C小鼠用于本研究。首先,我们分别用RT-PCR和Weatern Blot...
- 丁晓芳高颖罗丹
- 文献传递
- 冻融周期第5天、第6天和第7天囊胚移植结局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分析比较冻融移植第5天(D5)、第6天(D6)和第7天(D7)的囊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初步探讨D5、D6、D7冻融囊胚的发育潜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生殖中心采用标准长方案IVF/ICSI-ET助孕后,行囊胚冻融移植患者。按移植的囊胚形成天数以及移植囊胚数分为6组。单D5组:单D5囊胚移植,70周期;单D6组:单D6囊胚移植,90周期;单D7组:单D7囊胚移植,30个周期;双D5组:双D5囊胚移植,559周期;双D6组:双D6囊胚移植,345周期;双D7组:双D7囊胚移植,59周期;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妊娠结局。结果:D5、D6、D7冻融囊胚复苏率依次降低(97.24%,93.11%,84.42%,P均<0.001)。单囊胚D5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单囊胚D6(55.71%vs 32.22%,57.14%vs 32.22%,P均<0.05),但单囊胚D6与单囊胚D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囊胚冻融移植D5、D6、D7临床妊娠率依次降低(74.24%,62.61%,5.59%,P均<0.001),胚胎着床率依次减少(56.71%,41.30%,22.88%,P均<0.001)。双囊胚D5多胎率高于双囊胚D6(47.95%,29.63%,P<0.001),两者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双囊胚D6流产率低于双囊胚D7(9.72%,23.81%,P<0.05),两者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冻融囊胚移植D5比D6、D6比D7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D5、D6、D7囊胚发育潜能依次降低。冻融移植D7囊胚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临床妊娠率。
- 刘琳李艳辉丁晓芳耿育红陈春艳高颖
-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
- 小鼠睾丸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精子顶体反应与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鼠睾丸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附睾尾部精子顶体反应与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无MCMV感染史的BALB/c雄性小鼠48只作为实验组,睾丸直接接种MCMV,分别于感染后第1、2、4、6、9、14天处死小鼠,用地高辛标记的MCMVM83mRNA寡核苷酸探针对睾丸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睾丸MCMV感染情况,同时取附睾尾部成熟精子进行精子顶体反应与精子膜低渗肿胀功能检测。另设平行对照组雄性小鼠30只(同法随机选择),睾丸接种不含MCMV的细胞培养液,其他处理方法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48只雄性小鼠睾丸组织间质及(或)生精细胞中均出现原位杂交阳性信号。实验组精子顶体反应与膜功能在接种病毒后的第2天、第4天,精子顶体反应率(58%±9%、56%±9%)低于平行对照组(71%±6%、70%±7%)(P均<0.05),精子膜尾部低渗肿胀率(48%±9%、38%±8%)低于平行对照组(60%±7%、50%±4%)(P均<0.05)。结论小鼠睾丸MCMV感染模型成功建立。小鼠睾丸MCMV急性感染可导致精子顶体反应与膜功能的显著下降。
- 熊锦文熊承良田永红李双徐惠敏胡廉丁晓芳
- 关键词:精子顶体反应小鼠睾丸巨细胞病毒感染MCMV地高辛标记成熟精子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在精子趋化运动中的作用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是否能诱导精子产生趋化性运动,从而探讨uPA在治疗男性不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精子聚集毛细管内的方法来检测精子趋化性。根据毛细管内自下而上uPA浓度梯度的方向将实验分为递增浓度A组、递减浓度B组和对照C组。A组毛细管内的趋化液以及精子培养皿内的处理液分别是不同浓度的uPA和Ham'sF-10;B组相反,分别为Ham'sF-10和uPA;C组毛细管和精子培养皿内的液体均为Ham'sF-10。然后检测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毛细管内聚集的精子密度。结果:①精子顺递增的uPA浓度梯度进行趋化运动。A组毛细管内液体对精子的聚集作用明显大于B组和C组(P<0.05)。②20IU/ml的uPA对精子趋化作用最强。③3组中的精子密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趋于增加,但在20、30min2个时间点,3组的精子密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uPA除了对精子有趋化作用外,还能增加精子活力,促进精子运动。结论:uPA在体外既能诱导精子产生趋化性运动,又能增加精子的活力,推测此为uPA治疗男性不育的作用机制之一。
- 丁晓芳熊承良
-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精子
- 人精浆游离DNA中睾丸和附睾启动子甲基化谱的鉴定
- 研究背景与目的 DNA甲基化在精子发生与成熟的甲基化重建中起重要作用,已证实在不育男性睾丸或精子中存在一些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我们之前在人精浆发现高浓度的游离DNA.我们假设在人精浆游离DNA (cell-free ...
- 吴春林丁晓芳李红钢熊承良
- 第二极体排出时间早晚与胚胎发育潜能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第二极体排出时间早晚与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本生殖医学中心2009年6月-8月IVF—ET周期患者受精卵子为研究对象,共计1170枚卵子。以受精5h为时间界限将受精胚胎分为第二极体正常排出组(正常组)和延迟排出组(延迟组)。分别观察两组卵子正常/异常受精率(2PN率,1PN和3PN率)和优质胚胎率;同时统计阳性妊娠结局所移植胚胎中,正常组和延迟组的胚胎比例各占多少。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两组正常受精卵数目之间以及异常受精卵数目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受精卵数目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②两组的优质胚胎率之间显著性差异(P〈0.05)。③统计阳性妊娠结局所移植的97个胚胎中,来自于正常组的胚胎有92个(94.9%),仅5个是来自于延迟组(5.1%)。结论受精5h内排出第二极体的卵子其总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以及所发育的胚胎质量均显著高于第二极体出现晚的卵子,而且有着较高的胚胎植入率。对受精5h的卵子进行第二极体观察有助于早期预测患者本次IVF-ET周期胚胎的发育潜能以及妊娠结局;还可以作为决定是否行早补救ICSI的判定指标之一。
- 丁晓芳罗丹钟少红高颖
- 关键词:受精率胚胎质量发育潜能
- 试管婴儿出生孕周和体重的数据分析
- 舒德峰高颖丁晓芳罗丹潘晓钟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