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文君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心理
  • 6篇大学生
  • 6篇理学
  • 5篇心理学
  • 5篇社会
  • 4篇社会行为
  • 4篇亲社会
  • 4篇亲社会行为
  • 4篇家庭
  • 4篇教学
  • 3篇心理学视域
  • 3篇视域
  • 3篇教育
  • 3篇残疾儿童
  • 2篇心理成因
  • 2篇仪式
  • 2篇院校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人本

机构

  • 14篇淮北师范大学
  • 3篇淮北煤炭师范...
  • 2篇丽水学院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丛文君
  • 1篇杨继滔

传媒

  • 3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法学杂志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科技信息
  • 1篇职教通讯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湖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当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亲社会行为呈现多元化,其类型也有了不同的表现。其中,家庭因素是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此也成为诸多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主要就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期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丛文君
关键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致成因素及法律对策研究——以增设虐待儿童罪为视角被引量:11
2014年
近年来,世界各国各种形式的虐童现象居高不下,而家庭环境中儿童虐待现象尤为突出,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家庭环境内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和致成因素,才能真正贯彻"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儿童权利是当今世界人权的重要内容,唯有将其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才能防止和降低家庭环境内儿童虐待现象的发生,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丛文君
关键词:儿童虐待家庭心理成因
高师院校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当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意见:优化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增设符合特殊教育专业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性心理学板块知识,与时俱进,打破知识内容的陈旧单一局面;在心理学类课程建设方面,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
丛文君王瑛
关键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课堂教学重建被引量:3
2014年
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阻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基于此,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依据,着力探讨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建设,力求解决当前高校的教育教学困境,以期为有效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丛文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试论中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被引量:3
2005年
丛文君
关键词:中学生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呈现出多种类型。采用修订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771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六种亲社会行为的排列顺序为:利他、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公开。这些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总体与大五人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也存在具体类型与不同人格特质的相关。在回归分析中,大五人格中除神经质因子外均是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丛文君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质大五人格
残疾儿童家庭养育倦怠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2022年
在家庭中,养育倦怠不但导致父母自身焦虑、情绪低落、逃避甚至自杀行为,亲子关系疏离,同时也会对子女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生理缺失,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更需要父母给予健康科学的养育支持。残疾儿童家庭养育倦怠的心理成因主要有:残疾儿童父母不合理的认知;残疾儿童父母的养育压力过大,养育能力缺乏;残疾儿童的父母期待过高,现实和理想预期差距巨大;残疾儿童的父母缺乏自我情绪与压力管理能力,自我调节不当;残疾儿童父母情绪不稳定性的人格特质。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改变残疾儿童父母的传统观念;提高残疾儿童父母情绪管理能力;积极寻找应对压力技巧策略,缓解压力;提高育儿能力,增强残疾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开展心理咨询,进行有效心理干预。
丛文君
关键词:残疾儿童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心理成因分析
2006年
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同辈群体交往的迫切性日益提高,并出现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愈加重要。然而在目前对同辈群体的大量研究中,心理因素作为其重要形成因素却为很多人所忽视。本文试图从心理角度分析了青少年同辈群体形成的几大因素,并加以系统的归因解释,为教育工作者时青少年的一心理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丛文君
关键词:同辈群体心理断乳社会化青少年
心理学视域下青少年感恩缺失的家庭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感恩缺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鉴于此,从心理学视角分析青少年感恩缺失的家庭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丛文君
关键词:感恩青少年
人本主义视阈下残疾儿童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研究
2022年
近年来我国残疾儿童在儿童中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在接受各级各类的特殊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而导致比普通儿童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关注其生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注重其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当前残疾儿童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存在以下问题:突出强调残疾儿童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整体性,忽略残疾儿童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特殊性;突出强调残疾儿童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忽略了残疾儿童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尊重这一动因条件;过于强调培育残疾儿童积极社会心态的外在因素,忽略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本质内容的塑造。针对这些问题,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相应的培育路径:从观念上高度重视残疾儿童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真正做到以残疾儿童为本;认真考察当前残疾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充分尊重和满足残疾儿童合理的社会需要;塑造和睦、真诚、信任的心理氛围,注重开发残疾儿童的潜能;创造“高峰体验”时刻,促进自我实现。
丛文君李鹏程
关键词:残疾儿童人本主义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