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子涵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面神经
  • 2篇神经麻痹
  • 2篇神经支
  • 2篇神经支配
  • 2篇失神
  • 2篇失神经
  • 2篇失神经支配
  • 2篇轮匝肌
  • 2篇面神经麻痹
  • 2篇口轮匝肌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地奈德
  • 1篇电图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图
  • 1篇神经损伤
  • 1篇能学
  • 1篇喷雾剂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任子涵
  • 5篇任重
  • 4篇姜学钧
  • 2篇李笑天
  • 1篇马瑞阳
  • 1篇王琰
  • 1篇于何
  • 1篇姜学均
  • 1篇李巍
  • 1篇阎雪晶

传媒

  • 4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桉柠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辅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分析
2022年
评价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桉柠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9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就诊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为50例,参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实验组采用桉柠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辅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和主观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呕吐、皮疹、腹泻、恶心)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P<0.05)。 实验组的囊泡消失时间(23.41±4.14)天、流涕鼻塞消失时间(8.36±1.41)天、嗅觉恢复正常时间(13.41±2.51)天、黏膜水肿消失时间(9.36±2.15)天均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包含鼻塞(1.21±0.51)分、流涕(1.14±0.23)分、面部疼痛(1.41±0.34)分、嗅觉障碍(1.34±0.21)分、头昏或头痛(1.11±0.34)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桉柠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任子涵李巍马瑞阳王琰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病毒感染性面神经麻痹的实验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贝尔氏面神经麻痹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将HSV接种在120只Bal b/c小鼠耳廓背面制作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应用荧光抗体法和酶抗体法检测其中32只小鼠的HSV抗原。结果面神经麻痹发生率65%(75/120),只在接种侧检出HSV抗原,间接荧光抗体法和酶抗体法检测的32只小鼠中19只检出病毒抗原。瞬目反射诱发肌活动电位,麻痹组麻痹侧Ⅰ波潜伏期平均(14.3±2.4)ms;非麻痹侧Ⅰ波潜伏期平均(7.2±3.6)ms,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7,P<0.01)。结论 HSV感染可能是贝尔氏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之一。
李笑天任子涵阎雪晶姜学钧任重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
口轮匝肌双侧神经电图测试意义的临床和实验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口轮匝肌双侧神经电图测试,探讨口轮匝肌的神经支配及面神经麻痹侧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受损伤程度差异。方法测试正常人30人,面瘫患者152例的双侧神经电图(ENoG),并计测非刺激侧(患侧)对刺激侧(健侧)的振幅百分比值。其中失神经支配阴性组52例,失神经支配I度组41例,Ⅱ度组32例,Ⅲ度组27例。制作豚鼠压榨性面瘫实验模型,分别计测第1次加压5秒组和第2次加压5秒组的口轮匝肌双侧ENoG,并分别计测出第一次压榨组和第二次压榨组压榨后非刺激侧振幅值和刺激侧振幅值。结果面瘫组非刺激侧(患侧)对刺激侧(健侧)双侧ENoG振幅比值失神经支配Ⅲ度组显著大于Ⅱ度组(P<0.05),失神经支配Ⅱ度组显著大于Ⅰ度组(P<0.05),失神经支配Ⅰ度组显著大于失神经支配阴性组,失神经支配阴性组显著大于正常人组(P<0.05)。实验动物组第2次压榨组非刺激侧振幅值显著大于第1次压榨组(P<0.05),第1次压榨组非刺激侧振幅值显著大于压榨前振幅值(P<0.05)。结论口轮匝肌受双侧面神经支配是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口轮匝肌比眼轮匝肌受损伤程度小的原因之一。患侧对健侧振幅百分比值越大,患侧面神经受损伤程度越重。
于何任子涵任重姜学钧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口轮匝肌
失面神经支配后豚鼠口轮匝肌线粒体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变化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对口轮匝肌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方法制造颞骨外面神经麻痹豚鼠模型,在压榨程度相同条件下分为面神经压榨15S组、30S组,再分为观察7d组、30d组。SDH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各组纤维SDH酶含量测定,并观察线粒体结构和SDH酶阳性反应产物的变化。并应用瞬目反射方法测试15S组、30S组瞬目反射恢复时间。结果15S7d组I型和Ⅱ型SDH酶呈色反应较正常组明显减弱(P<0.01),30S7d组比15S7d组SDH酶活性显着性减弱(P<0.01)。15S7d组线粒体嵴少量断裂,SDH酶阳性反应颗粒轻度减少;15S30d组基本恢复正常。30S7d组线粒体嵴多量嵴断裂,SDH酶阳性反应颗粒重度减少;30d组线粒体结构和SDH酶反应颗粒轻度恢复。瞬目反射15S组恢复正常需要(36±12)d;30S组半年内未见恢复到正常。结论面神经受损伤持续时间越长,失神经支配程度越重,肌纤维及线粒体病变越重,肌功能恢复越慢,建议应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
任子涵姜学钧任重
关键词:失神经支配琥珀酸脱氢酶线粒体
nm23基因产物、Ⅳ型胶原纤维蛋白、LN和FN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nm23基因产物和细胞外基质抗原的表达与声门上型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nm23/NDPK多克隆抗体、抗Ⅳ型胶原纤维(Type IV Collagen,CTⅣ)单克隆抗体、抗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单克隆抗体、抗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单克隆抗体以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m23/NDPK和这三种抗原在72例声门上型喉鳞癌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声门上型喉鳞癌中nm23/NDPK阴性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表达阳性者,二者之间有较强相关性(P<0.01)。CTⅣ、LN、FN表达弱阳性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强阳性表达者,也表明其间有较强相关性(P<0.01)。结论nm23/NDPK、CTⅣ、LN、FN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声门上型喉鳞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数之一。
李笑天任子涵姜学钧任重
关键词:喉癌NM23基因纤维连接蛋白
面神经骨管对失神经支配面神经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面瘫面神经骨管对面神经乃至运动终板损伤及开放面神经骨管的意义。方法压榨面神经制作颞骨内绞扼性面瘫实验模型,分为开放面神经骨管组(开放组)和非开放面神经骨管组(非开放组),非实验侧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面神经膨胀率。应用诱发肌电图仪分别测试两组压榨前后的刺激反应阈值。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面神经的病理变化。应用"盐酸消化法"制作口轮匝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标本,观察次级突触间隙的变化。结果开放组膨胀率平均为42.6%±6.3%,非开放组膨胀率平均为38.1%±2.8%,两组间差异显著(t=5.41,P<0.01)。开放组面神经髓鞘和轴突变性明显比非开放组轻,开放组次级突触间隙隙沟明显多于非开放组。开放组反应阈值恢复到压榨前,平均需32.8±6.4d,而非开放组平均需57.3±9.5d,两组间差异显著(t=6.01,P<0.01)。结论面神经骨管对病变面神经有绞扼性损伤作用,开放面神经骨管能解除骨管对面神经的绞扼性损伤作用,有利于面神经及运动终板功能恢复,提示临床颞骨外伤性面瘫行面神经减压术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任子涵姜学均任重
关键词:面神经病理学机能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