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超

作品数:1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放射性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发射计算机
  • 3篇PET/C
  • 3篇PET/CT
  • 2篇抑素
  • 2篇抑制剂
  • 2篇影像
  • 2篇正电子发射计...
  • 2篇生长抑素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受体
  • 2篇受体抑制
  • 2篇受体抑制剂
  • 2篇探针
  • 2篇图像
  • 2篇注射

机构

  • 17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7篇任超
  • 12篇霍力
  • 6篇李方
  • 6篇巴建涛
  • 5篇邢海群
  • 3篇罗亚平
  • 3篇郑有璟
  • 2篇林岩松
  • 2篇刘宇
  • 2篇王俊清
  • 2篇王瞳
  • 2篇朱文佳
  • 1篇吕玮
  • 1篇崔瑞雪
  • 1篇郭宁
  • 1篇牛娜
  • 1篇侯敏
  • 1篇程欣
  • 1篇朱朝晖
  • 1篇潘青青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罕见病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点源活度对SPECT固有均匀性测试结果的影响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固有均匀性测试时,质量控制点源放射性活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指导SPECT日常质量控制。方法:0.555~20.35 MBq点源按常规质量控制方法行静态采集(10000 K/探头,各点源采集3次),记录中心视野(CFOV)积分均匀性(IU)和微分均匀性(DU),有效视野(UFOV)的IU和DU,比较其平均值。以SPECT仪器操作指南为标准比较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点源活度≤3.7 MBq时,UFOV和CFOV的IU和DU均达到质量控制要求,活度与IU和DU无相关性。当点源活度〉3.7 MBq时,UFOV和CFOV的IU和DU开始出现不符合项,且随着活度增强,不符合质量控制要求项增多,活度与IU和DU显著相关。结论:日常质量控制点源准备时,点源活度可参考操作指南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此范围需通过各单位针对不同仪器进行探索性测量获得,以保证适当增加点源活度后对固有均匀性的检测无影响。
任超霍力巴建涛王俊清王正华刘宇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放射性活度
^(18)F-FET PET在成人高级别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新进展
2024年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具有生存期短、预后差的特点。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预测对于改善患者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定义肿瘤边界、鉴别肿瘤进展与治疗相关改变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将氨基酸PET尤其是^(18)F-FET PET纳入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治过程已得到广泛共识。本文对近年来^(18)F-FET PET在成人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韩青青李拓邢海群任超刘家惠王裕马文斌程欣霍力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罕见病
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经^(131)I治疗后短期Tg转阴情况的动态监测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动态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早期的血清学指标,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2例中低危DTC患者随访观察,于131I治疗当天、治疗后4周内每周动态监测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水平,观察患者Tg转阴的动态规律。根据患者在观察期末Tg是否转阴分为G1组(Tg≤0.1 ng/ml,n=9)和G2组(Tg>0.1 ng/ml,n=13)两组,测定患者131I治疗后残余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指数,进一步分析年龄、性别、TSH、残余甲状腺等因素与131I治疗后1月末Tg转阴的关系。结果治疗当天,治疗1、2、3、4周的人群总体血清Tg转阴率分别为4.5%、18.0%、27.0%、36.0%、4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F=3.182,P=0.04)和残余甲状腺指数(U=4.849,P=0.026)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31I后早期Tg能否转阴与残余甲状腺(OR:2.132,95%Cl:1.418~6.532,P=0.009)密切相关。结论近半数中低危DTC患者的血清Tg水平已于131I治疗后4周转阴。Tg的转阴与患者术后甲状腺残余量密切相关。
李从心侯敏任超林岩松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
一种<Sup>18</Sup>F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受体抑制剂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up>18</Sup>F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受体抑制剂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试剂盒,属于核医学放射性药物技术领域。采用放射性药物合成模块全自动产业化生产Al<Sup>18</Sup>F‑NOTA‑LM3探针...
霍力任超黄政海朱文佳杨广杰
^18F-FDGPET/CT对不明原因发热(FUO)疑难病例病因诊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回顾分析18F-FDG PET/CT(FDG-PET)对FUO疑难病例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FUO患者行FDG-PET检查,病理及随访结果确定病因。[结果 ]FDG-PET对FUO病因诊断的总有效率为40.3%,对肿瘤(90.0%)诊断能力最强,其次为感染(33.3%)和免疫疾病(20.0%)。肿瘤患者脾大发生率明显增高,淋巴结大和脏器(淋巴结、脾和骨髓)代谢增高发生率以及增高程度与感染和免疫疾病组间无差异。FDG-PET有效组患者淋巴结和脾代谢以及血ESR增高程度与无效组有明显差异。[结论]FDG-PET对FUO疑难病例病因诊断有效率低;肿瘤、感染及免疫系统疾病FDG-PET影像表现有重叠;脾大、淋巴结和脾代谢及血ESR增高程度有助于FUO病因诊断。
郑有璟吕玮潘青青任超罗亚平李太生霍力李方
关键词:发热待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标准摄取值
静脉注射18F-FDG注射液后冲洗注射器对残留剂量及肝脏标准化摄取值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PET/CT检查时静脉注射18F-FDG注射液后冲洗注射器对放射性药物残留剂量以及肝脏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50例患者,根据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采用23G头皮针建立静脉通路,注射18F-FDG注射液后,对照组直接用5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实验组先用1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然后用2 ml生理盐水冲洗注射器,最后用剩余2 ml再次冲洗管道。比较2组间18F-FDG注射后残留剂量以及肝脏SUV平均值(SUV mean)和SUV最大值(SUVmax)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残留剂量[(0.22±0.08)mCi]、注射器内残留剂量[(0.19±0.07)mCi]和静脉通道内残留剂量[(0.03±0.02)mCi]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3个不同层面(第二肝门层面、门静脉左支层面、第一肝门层面)的SUV mean 和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冲洗注射器能减少18F-FDG注射液残留量。注射器内少量放射性药物残留尚不足以引起肝脏SUV变化,但进一步规范18F-FDG注射操作流程仍属必要。
郝振亮王俊清任超赵晓斌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注射器标准化摄取值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我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抽样调查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抽样调查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配置及使用情况。方法:抽样调研2016年12月底已装机且装机时间≥1年的24个省、市和自治区123家PET-CT使用单位,采用文献调查法调研了解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PET-CT科研使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用表格设计问卷,电子邮寄法发放回收问卷,了解设备配置及2008-2015年临床使用情况。结果:文献调研123家单位共发表临床PET-CT应用研究类文章733篇(肿瘤、脑功能研究及心脏相关文章分别为674篇、50篇和9篇),图像技术相关文章37篇。问卷调查123家有81家单位参与调研(回收率65.9%),日最大工作量12~15人,设备年能力利用率46%~54%,全身显像及躯干显像为主要显像方法,特殊显像主要为肺部薄层CT及放射治疗图像;肿瘤显像相关配件使用情况良好,分析软件配置不足;心脏显像相关软硬件以及神经系统图像分析软件使用情况欠佳;对PET-CT中文报告系统、科研软件包及高速度服务器的需求强烈。结论:目前PET-CT临床使用能力尚未完全发掘,根据临床及科研的要求进行选件功能与配件配置评估有助于改善现状。
任超霍力霍力单广良赵春元巴建涛李方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抽样调查PET-CT问卷调查法图像技术
一种<Sup>18</Sup>F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受体抑制剂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up>18</Sup>F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受体抑制剂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试剂盒,属于核医学放射性药物技术领域。采用放射性药物合成模块全自动产业化生产Al<Sup>18</Sup>F‑NOTA‑LM3探针...
霍力任超黄政海朱文佳杨广杰
18 F-FDG PET/CT显像在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18 F-FDG PET/CT显像在初诊小细胞肺癌( SCL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按常规方法行18 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初诊SCLC患者49例(男35例,女14例;中位年龄61岁),根据检查时临床资料进行功能状态( PS)评分,根据检查结果分期并随访(≥6个月)生存期。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非参数检验及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1)49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20例,失访1例,45例患者(91.84%)存在转移。根据18F-FDG PET/CT图像进行分期,疾病局限(LD)期患者27例,疾病扩展(ED)期患者22例。(2)中位OS为23.68个月,PFS为19.93个月。 LD期患者的中位OS (35.30个月)及PFS(28.87个月)均明显长于ED期患者的中位OS(12.57个月)及PFS(11.30个月)(χ2=18.810和13.647,均P<0.05)。(3)49例患者原发灶SUVmax为1.97~21.50。 LD期患者原发灶SUVmax (8.27±3.14)与ED期患者原发灶SUVmax(9.68±5.3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UVmax与患者的OS及PFS无相关性(均P>0.05),且在LD和ED期患者中,高、低SUVmax亚组的中位OS与PFS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0.565,均P>0.05)。(4)根据18F-FDG PET/CT得到的分期结果与PS评分为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风险比分别为3.93和5.00,均P<0.05),原发灶SUVmax与预后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8 F-FDG PET/CT 显像时,患者的 PS 评分以及根据显像结果进行的分期为SCL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而原发灶SUVmax与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郑有璟霍力巴建涛任超李方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体征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体征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体征监测方法包括:在目标对象扫描期间,基于扫描设备上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或视频,以及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WiFi信号;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或视频,...
巴建涛崔瑞雪霍力李方牛娜任超王瞳郑连芳胡昌玮李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