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娜

作品数:39 被引量:65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暴雨
  • 7篇降水
  • 7篇暴雨过程
  • 6篇大暴雨
  • 5篇大暴雨过程
  • 4篇夏季
  • 3篇地形
  • 3篇多模式
  • 3篇中尺度
  • 3篇特大暴雨
  • 3篇特大暴雨过程
  • 3篇气象
  • 3篇稳定度指数
  • 3篇局地
  • 3篇客观预报方法
  • 3篇雷暴
  • 3篇降水预报
  • 3篇降雪
  • 3篇降雪过程
  • 3篇辐合

机构

  • 39篇北京市气象局
  • 8篇中国气象局北...
  • 4篇中国气象局
  • 4篇民航华北空管...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苏州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城市气象...

作者

  • 39篇何娜
  • 11篇廖晓农
  • 7篇付宗钰
  • 7篇孙继松
  • 6篇郭锐
  • 5篇赵玮
  • 5篇张琳娜
  • 5篇雷蕾
  • 5篇吴进
  • 5篇刘卓
  • 4篇柳克
  • 4篇郭金兰
  • 4篇曾剑
  • 3篇王华
  • 3篇王国荣
  • 3篇时少英
  • 2篇郝翠
  • 2篇翟亮
  • 2篇陈明轩
  • 2篇肖贤俊

传媒

  • 4篇气象科技
  • 3篇气象学报
  • 3篇气象科技合作...
  • 2篇气象
  • 2篇暴雨灾害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山地气象学报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28届中国...
  • 1篇2011年全...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连续两次降雪过程预报失误难点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仪等新型探测资料对2011 年北京连续两次短期预报失误的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2011 年11 月29 日一次降雪天气过程空报,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未出降雪的一次天气过程.而2011 ...
何娜孙继松卢冰王国荣
关键词:降雪
北京地区连续两次降雪过程预报失误难点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仪等新型探测资料对2011年北京连续两次短期预报失误的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2011年11月29日一次降雪天气过程空报,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未出降雪的一次天气过程。而2011年12月2...
何娜孙继松卢冰王国荣
关键词:降雪
北京智能网格温度客观预报方法(BJTM)及预报效果检验被引量:34
2019年
基于欧洲中心中期天气预报(ECMWF)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以及克里金插值,发展了北京地区智能网格温度客观预报方法(Beijing intelligent grid temperature objective prediction method,BJTM),并对2017年1—12月北京地区55个考核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JTM对ECMWF细网格模式的温度预报订正能力有显著提升,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25.4%和11.2%。2018年1—6月的业务运行结果也表明BJTM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优于同期ECMWF模式、中央台指导预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产品。BJTM可以有效提升北京地区温度预报的精细化能力和水平,有较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戴翼何娜付宗钰亢妍妍郝翠
赴奥地利气象和地球物理中央研究院工作访问总结
2019年
1出访背景经中国气象局选拔推荐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北京市气象台何娜于2019年3月5日至8月30日赴奥地利气象和地球物理中央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
何娜
关键词:地球物理国家留学基金学术访问气象
北京地形和热岛效应对一次β中尺度暴雨的作用被引量:32
2012年
针对2010年7月9日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β中尺度暴雨过程,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风廓线雷达数据以及VDRAS(Variational Doppler Radar Analysis System)提供的精细化分析资料,研究了本次过程中地形、热岛效应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的抬升作用对暴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降水过程中有地形雨带的生成;降水前城区热岛效应明显,由此造成的风场垂直切变和边界层辐合为β中尺度系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和加强条件,边界层辐合线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水在西部山前城区发生后低层偏东风与降水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正反馈,是β中尺度暴雨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吴庆梅杨波王国荣何娜
关键词:地形城市热岛正反馈
2012年3月17日北京降水相态转变的机制讨论被引量:76
2013年
由于受到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对于降水相态转变过程以及机理的认识一直不够深人。在北京地区2012年3月17日夜间的降水过程中,降水相态经历了降雨、雨夹雪和降雪3个阶段。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以及时间和垂直方向上分辨率较高的微波辐射仪温度廓线及基于雷达探测和中尺度模式的反演资料,首先分析了上述3个降水阶段温度的垂直分布,而后讨论了导致温度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降雪阶段冰雪层(包含冰雪和过冷水混合层)的厚度较降雨阶段增厚并且其下边界距离地面更近。3个降水相态温度分布差异较大的层次在对流层下层特别是抬升凝结高度附近。0℃层相对于云底的高度与降水相态密切相关。在降雨阶段,0℃层在云内,雨夹雪阶段在云底附近,降雪阶段下降到云底以下。冷空气活动是造成3个降水相态温度垂直分布不同的原因,但是在不同阶段影响的方式各异。在降雨转成雨夹雪阶段,"回流"东风将冷空气输送到北京,导致边界层内降温;雨夹雪转降雪的阶段,对流层低层温度进一步降低主要缘于高空槽后冷空气的侵入。因此,在北京地区导致降水相态转变的机制是多样且复杂的。
廖晓农张琳娜何娜卢冰
关键词:冷空气
边界层低空急流导致北京PM_(2.5)迅速下降及其形成机制的个例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2015年3月17日18:00-23:00北京地区的PM2.5质量浓度快速下降,在此期间并未出现与冷空气活动相伴的强偏北风.本研究分析了导致空气质量迅速改善的原因,结果表明边界层急流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边界层内偏南风速增大,大气的通风量增大,污染物浓度降低.急流发展也加大了边界层内水平风的垂直切变,从而导致湍流增强和混合层增厚.此外,3月17日20:00在混合层顶附近出现气旋性地转涡度,Ekman抽吸的方向为垂直向上,于是底层的污染物就被带到高空并随强劲的西南风输送到下游.边界层急流的发展与惯性振荡和大气的斜压性有关.
廖晓农孙兆彬何娜赵普生马志强
关键词:PM2.5边界层急流
VDRAS分析场资料在暴雨中尺度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以2010年8月18-19日京津冀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利用京津冀自动站资料,BJ-ANC系统的实时雷达拼图资料,以及VDRAS反演的对流层低层动力和热力三维结构,分析雷达回波、中尺度水汽、风场和涡旋的变化特征,来...
时少英何娜
关键词:暴雨过程中尺度分析雷达图像
北京地区夏季多模式降水预报的降尺度集成应用
<正>1引言开展精细化预报是天气预报发展的一个重要性战略目标。目前,获取更高精度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提高模式本身分辨率或降尺度技术两条途径实现,但前者不仅计算量大,而且模式的分辨率也不可能被无限改进[1],相较而言,降尺...
吴进付宗钰吴剑坤何娜赵玮
关键词:降尺度
FY-3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同化试验及结果分析
海洋气象研究特别是业务预报中对卫星遥感观测资料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较之于稀疏的浮标或船舶的海洋观测资料,卫星遥感资料能提供覆盖全球的,高密度的时空连续数据,使我们得到更丰富的海洋观测信息。因此,遥感数据...
何娜肖贤俊张祖强肖华东刘怀明
关键词:三维变分遥感资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