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娜

作品数:40 被引量:59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暴雨
  • 8篇降水
  • 7篇暴雨过程
  • 6篇大暴雨
  • 5篇大暴雨过程
  • 4篇夏季
  • 4篇客观预报方法
  • 4篇降雪
  • 4篇降雪过程
  • 3篇地形
  • 3篇定量降水
  • 3篇多模式
  • 3篇中尺度
  • 3篇释用
  • 3篇特大暴雨
  • 3篇特大暴雨过程
  • 3篇气象
  • 3篇稳定度指数
  • 3篇局地
  • 3篇雷暴

机构

  • 40篇北京市气象局
  • 9篇中国气象局北...
  • 4篇中国气象局
  • 4篇民航华北空管...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苏州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城市气象...

作者

  • 40篇何娜
  • 12篇廖晓农
  • 8篇付宗钰
  • 8篇孙继松
  • 6篇赵玮
  • 6篇郭锐
  • 6篇吴进
  • 5篇张琳娜
  • 5篇雷蕾
  • 5篇刘卓
  • 4篇柳克
  • 4篇郭金兰
  • 4篇曾剑
  • 3篇王华
  • 3篇王国荣
  • 3篇时少英
  • 2篇郝翠
  • 2篇翟亮
  • 2篇陈明轩
  • 2篇肖贤俊

传媒

  • 4篇气象科技
  • 3篇气象学报
  • 3篇气象科技合作...
  • 2篇气象
  • 2篇暴雨灾害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28届中国...
  • 1篇2011年全...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连续两次降雪过程预报失误难点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仪等新型探测资料对2011 年北京连续两次短期预报失误的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2011 年11 月29 日一次降雪天气过程空报,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未出降雪的一次天气过程.而2011 ...
何娜孙继松卢冰王国荣
关键词:降雪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连续两次降雪过程预报失误难点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仪等新型探测资料对2011年北京连续两次短期预报失误的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2011年11月29日一次降雪天气过程空报,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未出降雪的一次天气过程。而2011年12月2...
何娜孙继松卢冰王国荣
关键词:降雪
文献传递
北京智能网格温度客观预报方法(BJTM)及预报效果检验被引量:31
2019年
基于欧洲中心中期天气预报(ECMWF)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以及克里金插值,发展了北京地区智能网格温度客观预报方法(Beijing intelligent grid temperature objective prediction method,BJTM),并对2017年1—12月北京地区55个考核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JTM对ECMWF细网格模式的温度预报订正能力有显著提升,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25.4%和11.2%。2018年1—6月的业务运行结果也表明BJTM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优于同期ECMWF模式、中央台指导预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产品。BJTM可以有效提升北京地区温度预报的精细化能力和水平,有较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戴翼何娜付宗钰亢妍妍郝翠
赴奥地利气象和地球物理中央研究院工作访问总结
2019年
1出访背景经中国气象局选拔推荐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北京市气象台何娜于2019年3月5日至8月30日赴奥地利气象和地球物理中央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
何娜
关键词:地球物理国家留学基金学术访问气象
VDRAS分析场资料在暴雨中尺度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以2010年8月18-19日京津冀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利用京津冀自动站资料,BJ-ANC系统的实时雷达拼图资料,以及VDRAS反演的对流层低层动力和热力三维结构,分析雷达回波、中尺度水汽、风场和涡旋的变化特征,来...
时少英何娜
关键词:暴雨过程中尺度分析雷达图像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夏季多模式降水预报的降尺度集成应用
<正>1引言开展精细化预报是天气预报发展的一个重要性战略目标。目前,获取更高精度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提高模式本身分辨率或降尺度技术两条途径实现,但前者不仅计算量大,而且模式的分辨率也不可能被无限改进[1],相较而言,降尺...
吴进付宗钰吴剑坤何娜赵玮
关键词:降尺度
文献传递
FY-3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同化试验及结果分析
海洋气象研究特别是业务预报中对卫星遥感观测资料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较之于稀疏的浮标或船舶的海洋观测资料,卫星遥感资料能提供覆盖全球的,高密度的时空连续数据,使我们得到更丰富的海洋观测信息。因此,遥感数据...
何娜肖贤俊张祖强肖华东刘怀明
关键词:三维变分遥感资料
文献传递
“8·12”北京密云大暴雨落区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应用多元资料对2016年8月12日北京市密云区大暴雨过程中密云区东南部雷暴发生、发展及西路雷暴进入密云区后发展并维持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发现,强降水首先在冷锋前暖区内沿副热带高压外围上升气流区域发展,随后锋面过境,...
郭金兰何娜刘卓雷蕾曾剑时少英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中尺度辐合线
北京及周边地区雷暴阵风锋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为全面和系统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阵风锋各方面特征,使用2006-2015年暖季(5-9月)北京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及北京、河北、天津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阵风锋过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46次阵风锋过程有232次触发了对流,占总数的67%,表明阵风锋对雷暴具有较强的抬升触发能力。阵风锋在6-8月出现的日数占5-9月阵风锋总日数的85%;出现的时段主要是午后至傍晚(12-21时,北京时),维持时间0.5-3 h;阵风锋在北京东南方向生成的数量最多,且触发对流的次数也最多;其次为偏东和东北方向;偏南和西南方向生成阵风锋数量居中,而偏北、偏西和西北地区阵风锋个例相对较少,触发对流的比例也相对较低。产生阵风锋的母风暴中48%为孤立雷暴(包括孤立多单体和超级单体风暴),31%为雷暴群,21%为飑线;97%的母风暴最强回波在50 dBz以上,阵风锋的回波强度为10-25 dBz。91%的阵风锋移动速度集中在10-60 km/h,84%的阵风锋与母风暴的最大距离为1-60 km;在母风暴回波强度减弱到30 dBz以下时,80%的阵风锋能够继续维持的时间不超过2 h。阵风锋母风暴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个例最多,从阵风锋和母风暴移动方向的关系来看,阵风锋与母风暴移向一致的情况占比最高,为32%,其次为母风暴无移动及阵风锋弧形扩散情况,各占17%;阵风锋与母风暴移向相反情况所占比例最低,只有3%。最后统计了阵风锋经过地面自动气象站时,自动观测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阵风锋在经过地面自动气象站时会造成风速增大、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大、气压升高。
何娜丁青兰丁青兰俞小鼎付宗钰周璇刘璐柳克
关键词:阵风锋多普勒雷达
“7.20”华北特大暴雨过程中低涡发展演变机制研究被引量:52
2017年
利用中国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北京地区雷达探测资料、NCEP(1°×1°)FNL资料、ECMWF ERA Interim(0.125°×0.125°)逐日再分析资料等,对造成2016年7月19—20日华北极端暴雨中的低涡系统发展演变的结构特征和加强机制进行了研究。华北地区这次特大暴雨过程出现了3个阶段降水,其中与低涡系统强烈发展对应的第2阶段降水是本次华北暴雨过程的主要降水阶段。针对该低涡的分析表明:(1)850 hPa以西南低涡为中心的低压带中,在河南西北部新生低涡系统,并且其在向华北地区移动过程中显著加强,该低涡系统在空间结构上,从倾斜涡柱逐渐发展成近乎直立的、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低涡系统;(2)中低层低涡系统快速发展过程与高低空系统构成耦合作用有关:低层低涡系统显著加强之前,对流层上层(300—200 hPa)首先出现高空槽异常加深并向南发展,该高空槽发展的开始阶段与其本身冷暖平流造成的斜压发展过程对应;而后,随着高纬度平流层高位涡沿等熵面向南运动,造成华北地区对流层上层涡度增强,形成正位涡异常区;当这一正位涡异常区叠加在对流层中低层锋区上空时,造成对流层中低层气旋快速发展并向下伸展,诱发河南西北部的新生气旋;低涡系统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低空暖平流,促使低空气旋向东北方向发展"移动"(本质上是暖平流前端造成的气旋发展),这一动力学过程反过来使高层的涡度增强;这一正反馈过程形成的耦合环流不仅造成了整个涡度柱强度增强,而且垂直结构上逐渐由倾斜涡柱演变为近乎于直立的涡柱;(3)随着低涡系统增强,极大地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并触发了对流,形成大范围的强降水,大量的凝结潜热释放,造成了低层低涡系统在强降水开始阶段的快速发展和增强;20日00时(世界时)以后,虽然对流活动显著减弱,但低涡系统的加深维持了大范围强降�
雷蕾孙继松何娜何娜刘卓
关键词:特大暴雨低涡结构位涡潜热释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