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建平

作品数:26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新生儿
  • 6篇阴性葡萄球菌
  • 6篇凝固酶
  • 6篇凝固酶阴性
  • 6篇凝固酶阴性葡...
  • 6篇葡萄球菌
  • 6篇球菌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5篇溶血
  • 4篇婴儿
  • 4篇溶血病
  • 4篇细胞
  • 4篇菌种
  • 4篇菌种鉴定
  • 4篇败血症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症
  • 3篇酸血症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何建平
  • 18篇王慧欣
  • 18篇林影
  • 15篇王亚娟
  • 12篇杨学芳
  • 9篇钟雁
  • 9篇杨彩云
  • 7篇顾松
  • 6篇沈叙庄
  • 6篇高薇
  • 6篇俞桑洁
  • 6篇杨永弘
  • 5篇吴明昌
  • 4篇邵芳
  • 3篇胡翼云
  • 2篇任仪荪
  • 2篇刘颖
  • 2篇姜敏
  • 1篇李国敏
  • 1篇马桂琴

传媒

  • 6篇中华围产医学...
  • 4篇中国新生儿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北京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6次全国微...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降钙素对新生儿重症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评价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对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发光法对30例重症感染新生儿和30例非感染对照组病人在入院时进行血清PCT的定量检测,并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进行比较.同时检测其敏感度、特异性、预计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病人在入院时血PCT质量浓度明显增高(中位数7.82 μg/L,范围0.97~256.81 μg/L),而非感染对照组为0.16 μg/L(0.10~1.49 μg/L).PCT、CRP和WB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62和0.60.预计重症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PCT>2 μg/L(敏感度87%、特异性和阳性预计值100%、阴性预计值88%);CRP>20 mg/L、PCT>0.9 μg/L时,敏感度和阴性预计值为100%,可以确诊所有重症细菌感染病人.结论重症感染新生儿入院时的PCT血质量浓度是优于CRP和WBC的细菌感染诊断指标.
何建平申昆玲林影吴明昌王咏红杨学芳王亚娟邵芳
关键词:前降钙素败血症脑膜炎新生儿
MN与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并比较新生儿MN及Rh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临床诊断新生儿MN溶血病3例、Rh溶血病6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检索及复习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1992年至2014年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新生儿MN溶血病病例共28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MN和Rh溶血病的临床特点。结果经过积极对症治疗,64例Rh溶血病患儿中2例因胆红素脑病放弃治疗,31例MN溶血病患儿中2例(文献报道病例)因严重贫血、水肿于生后24h内死亡,其余均存活出院。MN溶血病发生在第1胎的比例高于Rh溶血病[26%(8/31)与9%(6/64),χ^2=4.487,P=0.034],但黄疸发生率[81%(25/31)与98%(63/64),χ^2=9.686,P=0.002]、生后24h内出现黄疸的比例[29%(9/31)与64%(41/64),χ^2=10.279,P=0.001]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39%(12/31)与100%(64/64),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01低于Rh溶血病。MN溶血病患儿高胆红素血症[58%(18/31)与66%(42/64),χ^2=0.513]、重度高胆红素血症[23%(7/31)与36%(23/64),χ^2=1.724]、贫血(81%(25/31)与89%(57/64),χ^2=1.2531及重度贫血的发生率[29%(9/31)与34%(22/64),χ^2=0.271]与Rh溶血病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MN及Rh溶血病新生儿通常临床表现严重,有明显贫血和/或黄疸。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时,尤其要关注MN溶血病,及时查母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利于诊断。
顾松王亚娟林影杨彩云钟雁何建平王慧欣杨学芳
关键词:幼红细胞增多症胎儿血型不合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145例分析被引量:21
1999年
目的 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方法 对1991年~1997年新生儿病房所收治的145例先心病进行分析,并随访24例非青紫型先心病患者3个月~7年。 结果 非青紫型先心病93例(64.1% ),青紫型52例(35.9% ),最常见者依次为室间隔缺损(44.1)% 、动脉导管未闭13.8% 、大动脉转位(9.7% )。13.1% 合并有心外畸形,以染色体畸形居首位31.6% 。比较青紫型与非青紫型的临床表现(青紫型% 、非青紫型%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青紫(42.0% 、0% )、气促(70.0% 、59.0% )、心率快(40.0% 、23.0% )、心力衰竭(48.0% 、14.0% )、心脏杂音(76.0% 、89.0% )、低氧血症(82.6% 、9.8% )、代酸(21.7% 、8.5% )、住院时的病死率(36.5% 、0% )、2例青紫型先心病在新生儿期作了手术,放弃治疗(51.9% 、11.8% )。随访非青紫型者24例,2例死亡、5例手术、12例自愈、5例未愈无合并症。 结论 先心病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国外已用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产前诊断并对重症终止妊娠。
何建平吴明昌任仪荪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病因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38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研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的类型并判断其预后 ,以提出减少发病及死亡的对策。 方法 分析 1991~ 1999年新生儿先心病 385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 ,并对 87例非青紫先心病进行随访 2个月~ 7年 ,观察其预后。 结果 本组病例常见类型的顺位是 :左向右分流畸形 (6 9.4% ) ,大动脉转位 (10 .4% ) ,肺动脉出口梗阻 (6 .2 % ) ,左室出口梗阻 (4 .4% ) ,肺静脉连接异常(3.6 % )。新生儿期住院的 335例中 ,16 0例 (4 7.8% )是在生后 1周内入院 ,335例中重症先心病 5 0例(14.9% )。本组病例死亡及抢救无望家长放弃者共 79例 (2 1% ) ,其中 47%出生日龄在 1周内 ,重症先心病中大动脉转位、左心发育不良、肺动脉狭窄或闭锁发病及死亡均早 ,死亡及放弃中以大动脉转位占首位 (33% )。室间隔缺损≤ 3m m者 ,经随访 6 5 %自然关闭 ;而≥ 6 m m者中 ,仍未闭或经手术矫治共占 92 % ,此组病例 5 1%合并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 5~ 6 mm者 ,经随访 6 0 %自然关闭 ;7~ 10 mm者 ,6 7%未闭 ,33%手术。动脉导管未闭 >5 mm者 10 0 %手术。 结论 为减少先心病的发病和减少死亡 ,应重视胎儿心脏超声检查 ,早期发现重症先心病及时终止妊娠 ;生后对先心病也应早做超声诊断 ,发现重症及早外科治疗 ,轻者定?
马桂琴吴明昌何建平金兰中李国敏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新生儿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诊断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9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分析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简称Rh溶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对新生儿Rh溶血病的认识. 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新生儿Rh溶血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反应测定听力,根据结果分为听力异常组和听力正常组,比较2组的人院日龄、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血胆红素峰值、血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入院体重与出生体重的差值.体重下降百分比指体重下降值(g)/出生体重(g)×100%.采用Gesell测定或韦氏儿童智力测定进行远期随访.采用t检验、x2检验及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符合新生儿Rh溶血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共90例,其中80例(89%)在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70例(78%)的血胆红素峰值>220.6μmol/L,59例(66%)为抗D引起的新生儿Rh溶血病,90例直接Coombs试验均为阳性.听力异常组(n=31)与听力正常组(n=59)患儿的入院日龄[(2.3±1.6)与(2.4±3.1)d]、生后出现黄疸时间[13 h(4~18 h)与12h(6~21 h)]、黄疸持续时间[13 h(8~43 h)与24h (9~53h)]、出生体重[(3 188±402)与(3 168±448)g]、入院体重[(3 344±492)与(3 244±451)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或Z值分别为-0.27、-0.03、-0.47、-1.47和-0.75,P值均>0.05).听力异常组与听力正常组患儿的血胆红素峰值分别为(408.5±181.2)与(313.9±127.6)μmol/L,血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分别为12.7±5.3与9.1±4.l,听力异常组均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和2.89,P值均<0.05).听力异常组和听力正常组中体重下降患儿(n分别为21和35)的体重下降百分比分别为(6.6±5.0)%与(5.6±2.9)%,听力异常组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5).对8例患儿进行�
刘颖王亚娟林影钟雁何建平王慧欣杨彩云杨学芳
关键词:RH-HR血型系统
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新生儿重度溶血性黄疸一例
2012年
患儿女,18h,主因“皮肤黄染9h”入院。生后9h出现皮肤黄染,渐重。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7+4周,自然分娩娩出,羊水少,约100ml,III度粪染。出生体重2890g。
王慧欣何建平林影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皮肤黄染羊水少
新生儿肾上腺血肿临床研究及预后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肾上腺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提高对新生儿肾上腺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中心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肾上腺血肿患儿,总结出生情况、发现血肿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处理及预后。结果研究期间共诊断肾上腺血肿77例,其中自然分娩68例(88.3%),72例(93.5%)出血发生在右侧,3例并发阴囊血肿。54例(70.1%)以高胆红素血症为主要表现,1例腹部体检扪及确切包块。随访中3例出现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治疗后肾上腺功能皆恢复正常,1例确诊为成神经细胞瘤。结论肾上腺血肿出血量少的患儿可在新生儿期接受保守对症治疗,预后良好;中到大量出血需与肿瘤鉴别,并需监测肾上腺皮质功能。
姜敏王亚娟何建平杨学芳杨彩云罗洁顾松林影
关键词:肾上腺疾病血肿
新生儿破伤风5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1997年
1992年4月~1997年4月,我院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3例。通过对患儿的临床观察,目的是提高对本病诊断及预防的认识。结果是外省在京谋生的子女22例(415%),在家不洁分娩者47例(887%),首发症状哭闹烦躁和喂养困难的39例(736%),死亡12例(23%)。本文提示无菌分娩及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早期诊断和提高疗效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何建平吴沪生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分析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CRS)临床特征及预后 ,探讨血清特异性风疹IgM抗体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预防CRS的认识。方法 对 6例新生儿期CRS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6例CRS患儿的母亲均未接种风疹疫苗 ,其中 3例母亲孕早期有感染病史。 6例患儿平均入院日龄为 13d ,有 2例患儿为早产儿 ,1例患儿为过期产 ,1例患儿为小于胎龄儿。 6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黄疸及肝脾肿大。所有 6例患儿及母亲血清风疹IgM抗体均阳性 ,其中 2例患儿脑脊液IgM抗体亦阳性。头颅CT异常 5例 ,脑电图异常 2例 ,脑干测听异常 2例 ,眼底检查异常 1例 ,心脏彩超异常 1例。 6例患儿中 1例死亡 ,2例有神经行为异常 ,1例正常 ,2例失访。结论 CRS的临床表现是多样的 ,特异性风疹IgM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先天性风疹感染的诊断依据 ,接种风疹疫苗是必要的。
王亚娟钟雁林影王慧欣何建平杨彩云杨学芳任仪荪
关键词: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新生儿宫内感染
新生儿有机酸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临床资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尿或血有机酸分析。结果本组患儿症状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20例),反应减弱(18例),呕吐(7例),呼吸急促(4例),惊厥(7例),肌张力减低(17例)等。血小板减少13例,血气分析提示失代偿性酸中毒7例。10例确诊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接受维生素B12治疗,同时予低蛋白饮食及左旋肉碱治疗。2例死亡。随访8例,时间2个月~3年5个月,4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明显好转。结论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可依据GC/MS尿有机酸分析确诊,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何建平钟雁杨学芳王慧欣杨彩云顾松
关键词:有机酸血症甲基丙二酸维生素B12碎片质谱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