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
- 作品数:32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党史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重庆梁平地名文化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 2023年
- 地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内涵,是一种语言符号。地名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延续,其内涵随着历史更替、社会变迁而不断丰盈,但地名文化在保护中出现地名信息搜集难、新旧地名命名及更改不规范、管理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地名文化保护过程中的障碍。基于对梁平地名的考证,挖掘其文化内涵,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探寻破解难题对策,为梁平地名文化保护提供有益借鉴参考。
- 何毅祝建华
- 关键词:地名文化文化内涵
-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政策在红军长征过四川时的运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红军长征过四川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成功地运用我党早期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帮助四川少数民族人民建立了政权组织和武装力量,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何毅何璐
- 关键词:红军长征民族政策
- 议会政治与政治成熟——马克斯·韦伯政治教育思想解读
- 2017年
- 马克斯·韦伯重视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德国政治现实进行批判与反思、对不同时期德国承担历史责任状况进行思虑、对英德两国承担世界责任状况进行对比的结果。政治教育不仅是实现民族政治成熟的主要措施,还是政治成熟的重要内容,也关系到德意志民族能否成为"主宰者民族",能否把握世界发展之舵。因此,德意志民族政治成熟成为韦伯毕生的政治呐喊。
- 何毅石立春
- 关键词:政治教育议会政治政治成熟
- 高校党校教学改革中四对关系的审视被引量:1
- 2012年
- 高校党校教学改革是高校党校教学的重要方面,它是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关系到能否向党组织输送新鲜的血液,而高校党校教学改革在总结以往的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已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对此,在高校党校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高校与高校党校的协同效应关系、高校"党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超越互补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
- 何毅
- 关键词:高校党校教学改革
- 四川地下党在红军长征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红军长征时期,蒋介石为了控制四川,加强法西斯统治,除派重兵围追堵截红军外,还疯狂镇压四川地下党,致使四川地下党组织除个别地区外均遭破坏。面对国民党蒋介石的白色恐怖,尚存的四川地下党组织和隐蔽下来的党员,仍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气和智慧,迎接红军入川并帮助红军在四川度过一系列危机。四川地下党在红军长征中的作用,说明了四川地下党在白色恐怖下的生存和应变能力的强大,同时也说明了四川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后党组织的涣散和党员干部的严重缺乏。
- 何毅
-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
- 三代领导人执政为民思想的共同点
- 2010年
- 执政为民,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自己的执政行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把执政为民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执政为民思想必然有共同的丰富内涵、共同的理论指导和共同的理论品质。
- 何毅
- 关键词:执政为民三代领导人
- 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的把握
- 2005年
-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历史中反复实践而得出的基本结论。“结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没有“实事”,也就没有“是”。解放思想,就是要解决坚持实事求是的主体条件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解决问题是一致的。
- 何毅
-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
- 毛泽东在长征中处理党内斗争的策略探析
- 2006年
-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史曾围绕着政治路线、组织领导和战略方针展开了激烈的党内斗争。身处这一斗争中的毛泽东。在时机、方法、火候上的把握十分恰当,它的每一次成功运用都使党和红军走出困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
- 何毅
- 关键词:长征毛泽东
- 从毛泽东战略思想看太平天国的失败
- 2010年
- 从毛泽东战略思想看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后,没有抓住有关战争全局的重点和关键,乘胜进军,而是定都天京,造成了太平军四面出击的作战局面,并接二连三地犯了一些本可避免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错误,最终功亏一篑。
- 何毅
- 关键词:毛泽东太平天国
- 网络民粹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评析被引量:7
- 2017年
-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滋生是民粹主义思潮与网络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受多重因素影响而衍生出来的,有着自身独特的生发机制。网络民粹主义在某些方面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却十分明显,从而给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本质保持清醒认知,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生发土壤与生成背景,有针对性地从"民""粹""民粹关系"以及"网络"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社会危害,推动当代中国政治的科学发展。
- 石立春何毅
- 关键词:网络治理中国政治网络民粹主义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