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臂丛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手外科
  • 2篇外科
  • 2篇小儿
  • 2篇麻醉
  • 2篇臂丛神经
  • 2篇臂丛神经阻滞
  • 1篇腋路臂丛
  • 1篇腋路臂丛神经
  • 1篇腋路臂丛神经...
  • 1篇异丙酚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上肢
  • 1篇上肢手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中
  • 1篇手术中应用
  • 1篇术后

机构

  • 3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淮安市淮阴区...

作者

  • 3篇余学刚
  • 2篇万海霞
  • 2篇吕有文
  • 1篇张宏宇
  • 1篇刘宏宇
  • 1篇赵霞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儿手外科臂丛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小儿手外科臂丛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小儿手外科患儿186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62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乙组60例,采用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进行麻醉;丙组64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异丙酚泵注方法进行麻醉,对比3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药物使用量等。结果乙组、丙组麻醉效果患儿术中生命体征显著优于甲组(P均<0.05);丙组乙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麻醉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甲组丙组对比乙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甲组丙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多于甲组、丙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手外科手术患儿,采用臂丛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的方法进行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宜手外科应用。
余学刚赵霞万海霞
关键词:小儿手外科臂丛麻醉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总结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手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麻醉科拟行手术的80例患儿,年龄5~10岁,均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患者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儿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0.25%甲磺酸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连续自控臂丛镇痛.在术后不同时相点对患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术后疼痛程度、按压自动镇痛泵次数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分别在术后1h、2h、4h、8h、12h、20 h、24 h、36h及48 h共9个时相点进行访视,其中,观察组患儿在术后第2h、4h、8h、12h、20h、24h、36h及48 h疼痛VA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按压自动镇痛泵次数少于较对照组,术后恢复较好,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术中应用较好,具有镇痛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低的优势.
余学刚吕有文张宏宇刘宏宇
关键词:镇痛效果
手术中应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法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106例行上肢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麻醉后手术,观察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法后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阻滞完善率为94.34%,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1.7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9%,对照组为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法的麻醉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减少了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余学刚吕有文万海霞
关键词:上肢手术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