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拉成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主题

  • 5篇游记
  • 5篇西游记
  • 5篇《西游记》
  • 4篇文学
  • 3篇叙事
  • 3篇故事
  • 2篇叙事文
  • 2篇叙事文学
  • 2篇意蕴
  • 2篇散曲
  • 2篇取经
  • 2篇取经故事
  • 2篇文体
  • 1篇代文
  • 1篇道教
  • 1篇杜十娘
  • 1篇杜十娘怒沉百...
  • 1篇断章
  • 1篇断章取义
  • 1篇性解放

机构

  • 15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兰拉成

传媒

  • 6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作家
  • 1篇晋阳学刊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唐都学刊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商洛师范专科...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商洛学院学报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八戒命名的宗教意蕴考释被引量:3
2005年
文章以佛教戒律、教义,参之以道教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对猪八戒这一宗教小说人物的命名含义进行考释。认为"八戒"除了戒律的内涵外,还有初皈依沙门的信徒的用意。"猪"的来源与道教的炼丹术有关,是由猪八戒在《西游记》中代表"肝气之木"所决定的。详释了猪八戒在取经队伍中的地位、作用,并在佛教文化中找到了小说塑造这一有道德缺陷的人物的依据"贪欲即道"。
兰拉成
关键词:八戒猪八戒
陕西散文的肇始——《尚书·周书》的思想与艺术简论
2017年
《尚书·周书》是陕西散文的肇始,其中誓、诰处处体现出了周人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精神信仰,影响了后世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等。在艺术上表现为:雅言旷旨;辞体尚要,不惟好异;训诰因事记言,记言见事;文以足言,深情雄辩等文学质素浓厚。
兰拉成
试论《聊斋》爱情描写中的“知己之爱”被引量:1
2005年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提出了一种崇尚“知己之爱”的爱情观,他认为知己之爱的寻求必须立足于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从实实在在的现实感情出发,以缔结婚姻为最终目的;知己的酬答是不计利害的无私奉献,是永久、恒定的贞定;知己之爱的割舍是对对方心灵攀爬的结果,是灵魂深处痛楚的抉择。蒲氏的“知己之爱”的爱情观系统、完整,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借鉴意义。
兰拉成
关键词:《聊斋志异》爱情
欲望化叙事与叙事文学指质的再解读被引量:1
2011年
将欲望置于现实生活、人性解放及文学创作等3个层面进行批判与定位,可以揭示欲望化叙事与叙事文学的指质。欲望化叙事中的纵欲追求及夸大描写,只是个别作家文字中的狂欢,既非现实生活的写照,也不是真正的人性解放。它违背了文学颂扬道德伦理学之精微的本质,只能使人性返回动物性,以至毁灭人类。在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人性解放是将人类从物质化、齐一化、功能化、平均化中解放出来,而叙事文学应当担负起限制欲望、疏导欲望、升华欲望的责任。
兰拉成
关键词:叙事文学欲望化叙事人性解放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晚明社会被引量:2
2003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晚明社会思潮的产物。它超越了前代负心故事;反映了晚明人的金钱观;颂扬了对自身人格和尊严的捍卫与维护。从而,它优于同时代的其它短篇小说而成为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兰拉成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明朝金钱观人格尊严
《西游记》中的神佛世界
2011年
神魔小说《西游记》描写的神仙世界光怪陆离,神异美好,令世人向往。其神佛观念则普及了神佛知识,将神佛变得可亲可感,拉近了神与人的距离,其中的神仙世界与神佛观念对民众的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
兰拉成
关键词:《西游记》民众生活
《西游记》取经故事的生命意蕴
2002年
《西游记》西天取经故事的人物行为功能模式由有感于生命现状 ,自东向西的行进旅程和灵山见佛修成正果三个环节构成。它隐喻了作者对人类生命意识的觉醒 ,对生命永恒的追求 ,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实现等问题的探索 ,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命奥秘的独特理解。它与神羿求药故事的思维范式和人物行为功能模式相同 ,由此推测神羿求药故事为西天取经故事之原型。两个故事相比较 ,《西游记》取经故事的新意在于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 。
兰拉成
关键词:《西游记》取经故事生命意蕴精神生命
《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与叙事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随着游记文体的不断弱化,作品的叙事结构、语言特征等也在不断演变:从《西游记》取经故事的单个故事结构而言,其中的侦探小说、军事战争小说、神魔故事等多种题材因子交错转化,推动情节发展,改变叙事方向。它们在表达神奇多变故事内容的同时,又形成相对固定的叙事结构;西天取经途中的故事排列有序,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不容置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兰拉成
关键词:《西游记》取经故事文体叙事结构
“以意逆志”:文学阅读学的再阐释
2011年
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受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在当前如何更好地提升、转化,以适应当前的现实需要,怎样在当前语境下更好地把握古代文论的精髓,是进一步研究古代文论、反思古代文论阐释的重点。本专题从"和谐"的现代转换、"以意逆志"的再阐释以及对20世纪陆机文学思想阐释的反思三个方面选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古代文论的精华,发挥古代文论在当前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兰拉成
关键词:阅读学《诗经》文学特殊语言断章取义
试论丘处机与陕西之因缘——兼论《磻溪集》的创作
2011年
丘处机是金元之际全真派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从二十四岁进入陕西到四十三岁离陕,共计二十余年,为他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但是,在此期间的行藏却遮掩在其晚年的光辉之下,很少有人知道。他先后在祖庵、磻溪、南昌宫、太乙观、龙门等地修真,完成了》诗词的大部分;他降心炼形,磨砺意志,广结善缘,勤修内丹,悟彻生死。这是他生命最宝贵的阶段,也是人生修炼最为艰苦的阶段,为后来的"下山度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兰拉成
关键词:丘处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