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兵

作品数:72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伦理
  • 11篇荀子
  • 10篇儒家
  • 9篇理学
  • 9篇礼学
  • 8篇礼乐
  • 7篇哲学
  • 7篇人性
  • 6篇气论
  • 5篇性恶
  • 5篇人性恶
  • 5篇伦理思想
  • 4篇道德
  • 4篇制度伦理
  • 4篇朱子学
  • 4篇子学
  • 4篇民本
  • 4篇教育
  • 3篇道德教育
  • 3篇德教

机构

  • 45篇华侨大学
  • 22篇厦门大学
  • 9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三明学院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71篇冯兵
  • 4篇乐爱国
  • 1篇邓声国
  • 1篇林小平

传媒

  • 6篇哲学研究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学术研究
  • 2篇哲学动态
  • 2篇中州学刊
  • 2篇中国德育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朱子文化
  • 1篇教育探索
  • 1篇东南文化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违”:儒家孝论的实践智慧——以朱熹为中心的探究
2021年
《论语》中,针对孟懿子问孝,孔子告以"无违",后又有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孔子分别予以了针对性的回答。从朱熹的相关解读来看,"无违"贯穿了孔子孝论之始终,是儒家所论之"孝"得以实现的方法论基础,体现出了儒家孝论独有的实践智慧。朱熹以理、礼为"无违"的基本对象,强调明体(理)达用(礼)方能"无违"。理之"明"与礼之"达"在具体的孝行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人子的"敬""爱"之情,是孝之"无违"的情感表现与实践原则。而"敬""爱"之情的调和与平衡的实质为"中和"之道,其乃"无违"的基本精神,儒家孝论亦因此呈现出了情理并重的特点,且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冯兵张晓丹
荀子的经济制度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08年
当前学界对于荀子经济制度伦理思想的研究十分少见。荀子的经济制度及其制度伦理蕴涵源于人性恶的道德起源论,义利辩证统一的义利观、"欲"、"物""相持而长"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是其经济制度伦理思想的主体内涵,它对于当前我国的伦理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主要在"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制度伦理导向可以促进"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有效统一,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树立分配正义观念,促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运作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冯兵
关键词:荀子人性恶经济制度伦理
孟子“做人”观念的日常伦理分析
2006年
“做人”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重要日常伦理观念。孟子的“做人”观念是其“人道”思想在社会生活的伦理实践中提升出来的,大体上具有“以仁为本、以诚处世、积极有为、通达权变、躬身自省”五个方面的特点,充分体现出儒家在则天事人、积极进取中对于情与理的和谐的一贯追求以及仁爱和中庸精神。
冯兵
关键词:做人变通自省
朱熹礼学诠释思想的两个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以理释礼,理、礼双彰是朱熹礼学诠释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朱熹关于礼学经典的诠释还体现出了另外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朱熹在两宋疑经惑传的解经思潮下,其礼学诠释对章句训诂的重视与坚持;其二是朱熹将礼学经典诠释视作批判佛老的重要武器,换言之,朱熹也是在与佛老之学相颉颃的视阈中开展礼学诠释的。而朱熹的礼学诠释可以说是其经学诠释思想的代表,对其特点展开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礼学和理学思想。
冯兵
关键词:礼学理学
韩非子的治国思想探微被引量:1
2006年
韩非的治国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政治思想的总结与实践,“法”、“术”、“势”是其政权管理体系中的基本手段,三者融会贯通于一体,均是对国家政权管理形式及权势运作机制的设计。韩非的非道德主义及高度的君主专制思想,使其治国思想体系中君权与民权处于极端对立状态,是其天然的致命弱点。
冯兵
关键词:治国思想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腐败现象
2005年
腐败是一种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腐败问题也日益突出,其形式多样,领域也更广泛.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要根除腐败现象,国家应加强政府职能的调整,强化对权力机构及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约,改革和完善国家反腐机构,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冯兵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
笔谈:人性无道德善恶是告荀正理、儒家常说吗?
2021年
刘向团队整理《荀子》时因当时流行“性善—性恶”对说(看两汉际与东汉文献并比较于之前)及篇内有“善—恶”定义章句而错校“性不善”为“性恶”(未注意篇内言“材性资朴[〇礼义]而作伪善恶[±礼义]”的章句与义理,未校出礼论篇“本始材朴”章实原在性论篇段7末)。性无善无恶/非善非恶=性朴(〇礼义),这是告荀儒派正理、先秦儒家常说;先秦儒家常说是陈来先生承认的,告荀儒派正理是康有为、章太炎及说告子对的江户儒揭发的。荀况既驳性仁义类曰性无礼义故性不善,也驳性善曰材性本资朴无善,措辞不同,实质一样,无非A与非A立场之辩而已。
林桂榛冯兵
关键词:荀子性善
“传统礼俗与中国式现代化”笔谈被引量:1
2023年
2023年4月22日,“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在贵阳举行。大会特邀山东师范大学丁鼎教授、井冈山大学邓声国教授、厦门大学冯兵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潘斌教授出席,围绕“中国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这一主题展开学术论辩。为展示本次论辩的成果,推动中国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会后我们邀请邓声国、冯兵、潘斌三位礼学专家围绕论辩主题撰写了三篇论文。三篇论文虽然有“礼乐文明”“礼文化”“礼俗”的称谓之异以及考察范围的宏观与微观之别,但均围绕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这些讨论无疑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组笔谈以孔学堂学术论辩会为基础,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思考,故与原辩论主题有所不同,即由“中国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变为“传统礼俗与中国式现代化”。
冯兵江鎏渤潘斌邹艳梅邓声国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礼乐文明
论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及其影响
2009年
道教对于梦的研究由来已久,它既有关于梦的形成机制的理论,又有以"占梦""禳梦"等为目的的操作系统,其中以"辟恶梦"之法最为重要。在"辟恶梦"方面,道教既通过默念咒语以祈求于神灵,又采取"叩齿""咽液"和按摩有关穴位或身体特定部位的方法,并且还运用某类药物,要求"慎无语人"。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对于古代中医学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乐爱国冯兵
关键词:道教
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4
2007年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社会道德教育思想的立论依据,"礼"、"法"、"乐"是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义利统一、礼乐一体、明刑弼教则是基本的实施途径。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在观念及方法论原则上均有着有益的启示。
冯兵
关键词:荀子人性恶社会道德教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