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强 作品数:41 被引量:11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的诊断学特征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DLBCL)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甲状腺DLBCL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甲状腺左叶可触及直径约6 cm的结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铁蛋白372 ng/ml,甲状腺激素检查均正常;彩超结果:左侧颈部及右侧锁骨上淋巴结显示;CT结果:右肺门及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并钙化。病理学显示左侧甲状腺DBCLB-生发中心来源(Ⅱ期A组);免疫组化:白细胞分化抗原20(CD20)、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CD10、B细胞淋巴瘤6(BCL-6)、BCL-2、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MUM-1)、原癌基因c-myc均阳性,CD3、CD5均T细胞阳性,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均阴性,增生指数67(Ki67)约85%。骨髓活检及骨髓病理显示:CD10偶见阳性、CD20散在少量阳性、CD5偶见阳性、CD38偶见阳性、MUM-1阴性、BCL-6阴性、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阴性、Ki67定位差。流式结果未检测到明显免疫表型异常的淋巴细胞。结论原发于甲状腺的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是少见淋巴瘤之一,依据常规病理免疫组化,结合B超等影像学检测手段对其进行准确诊断,是选择合理有效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冯强 王文洋 卜凡 李毅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门诊血常规标本周转时间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通过TAT分析,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与效率。方法对2014年1月和2月的门诊血常规合格标本的报告资料进行TAT统计分析。结果经分析1月份门诊静脉血常规标本数量3969例,检验平均耗时(13.4±11.8)min,报告时限符合率91.99%;查找原因并改进后,2月份4418例门诊静脉血常规标本报告平均耗时缩短至(8.3±6.9)min,报告时限符合率达到98.55%。二者根据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结合LIS软件,利用TAT分析,能够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与效率。 冯强 陈皓 李惠娟 李毅蛋白c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长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蛋白C(PC)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长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CAP患者657例进行随访,将>90 d作为长期病死率分界点,分为短期组(≤30 d)、中期组(>30~90 d)、长期组(>90 d).对患者入院时即刻的P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和CURB-65评分进行统计.采用ROC曲线评估各项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短期组和长期组病死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CAP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完成病例共有597例,其中,短期组49例(8.09%),中期组11例(1.84%),长期组537例(89.93%);短期组、中期组、长期组PC水平分别为(32.2±10.6)%、(43.1±9.9)%、(69.6±23.0)%,与中期组和长期组比较,短期组PC水平明显降低(短期组与中期组比较,q=6.18,P<0.05,短期组与长期组比较,q=9.87,P<0.05);短期组、中期组、长期组hs-CRP水平分别为(108.1±22.4)mg/L、(68.2±12.9)mg/L、(25.1±17.1)mg/L,与中期组和长期组比较,短期组hs-CRP水平明显升高(短期组与中期组比较,q=5.23,P<0.05,短期组与中期组比较,q=12.95,P<0.05);长期组的死亡预测效能比较,PC(AUC,0.871)高于PSI(AUC,0.839)、CURB-65(AUC,0.828)和hs-CRP(AUC,0.711);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与低值组比较,高值组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F=17.10,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PC水平是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C对CAP患者长期病死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王文洋 王超群 李毅 卜凡 冯强关键词: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蛋白C 死亡率 EBV感染与SLE患者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及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李毅 高静 冯强 杨宪勇 聂升刚 本研究应用ELISA法定量检测了57例SLE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外周血中血清ANA含量,采用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EBV DNABamHⅠ-W特异性片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SLE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关键词:关键词:EBV感染 B淋巴细胞 异常活化 疾病活动性 蛋白C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浆蛋白C(PC)水平,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17例CAP患者分为普通CAP组和重症CAP组,检测健康对照组(60例)、普通CAP组(56例)、重症CAP组(61例)以及病情改善患者(80例)治疗前后血浆PC、抗凝血酶Ⅲ(AT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CAP患者抗凝系统和炎症因子的变化同患者病情发展、病原菌分布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四项指标在CAP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P患者血浆PC水平明显降低、hs-CRP和PCT水平明显升高,普通CAP组PC水平低于重症CAP组,而hs-CRP、PCT水平高于重症CAP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AP患者治疗前后相比,PC水平明显增加,hs-CRP、PCT水平明显降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血浆PC明显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而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PC、ATⅢ、hs-CRP、PCT四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95%CI(0.770~0.876)]、0.614[95%CI(0.572~0.657)]、0.839[95%CI(0.787~0.891)]、0.886[95%CI(0.834~0.938)],四项联合检测在诊断CAP患者的AUC为0.941[95%CI(0.906~0.975)],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 PC在评价CAP患者抗凝系统和炎症变化中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C与ATⅢ、hs-CRP、PCT联合检测对指导CAP的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冯强 王文洋 王超群 李毅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蛋白C ROC曲线 运用实验室和医院信息系统监测临床标本质量和危急值处置效果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运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监测临床标本质量和危急值处置效果与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医院临床与实验室有关试验工作质量。方法运用LIS—HIS进一步优化泰安市中心医院临床和实验室的检验流程[包括退还标本和自动审核功能,不合格标本、标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统计功能,危急值LIS-HIS反馈和危急值统计功能]后,采用回顾性研究,用其比对分析评价本院2013年7月至12月未用HIS.LIS监测191719份临床标本采集的不合格率、TAT时间和5987份标本的血常规、生化、凝血、血气危急值处置与2014年1月至6月用HIS-LIS监测(161308份标本和5082份危急值标本)的3项质量指标的运行效果和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及分布状况。结果成功建立了LIS-HIS标本质量和危急值监测系统,2014年1月至6月,共接收标本161308份,成功退回标本1356份,报送危急值5082份。LIS—HIS标本质量和危急值监测系统使用前(2013年7月至12月)标本不合格率为1.31%(2511/191719),血常规24项TAT为25.9min,血常规、生化、凝血、血气危急值处置率为95.6%;使用LIS监测和改进干预后(2014年1月至6月)标本不合格率为0.84%(1356/161308),下降0.47%防=6.03,P〈0.05);血常规24项平均TAT为18.6min,缩短7.3min(U=0.98,P〉0.05),生化报告56项平均TAT由156min缩短至72min时,生化报告改进前后TAT显著缩短(U=12.9,P〈0.01);通过HIS.LIS的改进,医院危急值报告时间由11.2min降低到7.5min,危急值报告一致性由98.8%提高到100%,医生危急值处置及时性由95.2%提高到98.2%。结论LIS-HIS系统可及时、准确监测临床和实验室的标本运行质量;运用血常规、生化自动审核可以缩短TAT,� 冯强 李毅 王文洋关键词:实验室 危急值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磷结果异常的分析 我院于2004年4月引进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磷已进行了约8000项(次)测试。最近工作中,我们突然发现血清磷测定结果在多项质控中(质控物由宝灵曼公司提供)测定结果偏高,甚至超过2SD,单独做血清磷质控时,... 冯强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诊断坦布苏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诊断坦布苏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包括PVC底板,所述的底板一端设置有样品垫,样品垫的一端通过金标垫与硝酸纤维素膜相连接,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与吸水垫相连接,所述的金标垫上包被有抗坦布苏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 刁有祥 陈浩 冯强 杨国平 唐熠 张英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Uroplakin Ⅱ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患者外周血中UP Ⅱ mRNA进行检测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和组织中的UP Ⅱ mRNA。结果:前列腺癌、肾癌、结肠癌、乳腺癌组织及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未见UP Ⅱ mRNA的表达;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及癌组织中UP Ⅱ mRNA表达率100%;41例TCC肿瘤患者外周血中14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4.1%。UP Ⅱ 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Tis-1期10%(1/10)、T2期16.7%(2/12)、T3期50%(4/8)、T4期63.6%(7/11);其中T3、T4期与Tis-1、T2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UP Ⅱ mRNA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TCC血行转移的良好标志物,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实验依据。 冯强 李毅 等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 外周血 UROPLAKIN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糖类抗原125和50水平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50(CA50)水平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233例(研究组),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81例(腺癌129例,鳞癌52例),小细胞癌47例,其他类型5例;同期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YFRA21-1、CA125和CA50水平,比较3种标志物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中的水平以及联合检测对肺腺癌诊断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中3项标志物单项阳性和多项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腺癌组血清CA125和CA50[(125. 06±42. 98) U/mL,(17. 43±8. 51) U/mL]水平明显高于鳞癌组[(65. 06±39. 03) U/mL,(11. 28±9. 01) U/mL]和小细胞癌组[(70. 32±49. 88) U/mL,(7. 43±6. 07) U/mL](腺癌与鳞癌比较,CA125:q=18. 21,P=0. 01,CA50:q=3. 98,P=0. 05;腺癌与小细胞癌比较,CA125:q=16. 64,P=0. 03,CA50:q=5. 98,P=0. 03),腺癌组血清CYFRA21-1水平[(12. 28±7. 08)μg/L]高于小细胞癌组[(7. 07±6. 23)μg/L](q=5. 12,P=0. 03);腺癌TNM分期中,Ⅰ期患者的CYFRA21-1、CA125水平[(9. 12±8. 09)μg/L,(35. 23±18. 77) U/mL]明显低于Ⅳ期患者[(48. 40±13. 61)μg/L,(179. 36±33. 19) U/mL](CYFRA21-1:q=8. 28,P=0. 02; CA125:q=31. 21,P=0. 00); 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9. 97%,特异度为85. 09%; 3项标志物单项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多项阳性的肺腺癌患者(χ~2=2. 91,P <0. 01)。结论血清CYFRA21-1、CA125和CA50水平检测在肺癌诊断、分期和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王文洋 李毅 王超群 王铮 冯强关键词:CA-125抗原 肺肿瘤 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