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入路
  • 6篇手术
  • 6篇显像
  • 5篇术后
  • 4篇血流
  • 4篇切除
  • 4篇脑膜
  • 4篇脑膜瘤
  • 4篇脑血
  • 4篇脑血流
  • 4篇甲状腺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显像
  • 4篇核素
  • 4篇放射性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机构

  • 3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4篇刘其昌
  • 10篇胡未伟
  • 9篇刘伟国
  • 8篇周景义
  • 8篇祝向东
  • 7篇虞军
  • 7篇杨小锋
  • 7篇赵学群
  • 7篇孙达
  • 7篇李谷
  • 7篇陈高
  • 6篇何刚强
  • 6篇郑秀珏
  • 6篇徐锦芳
  • 5篇包承侃
  • 5篇张建民
  • 4篇柳夫义
  • 4篇叶小娟
  • 4篇占宏伟
  • 4篇陈景森

传媒

  • 4篇浙江医学
  • 4篇2005年浙...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心功能杂志
  • 1篇浙江肿瘤
  • 1篇2007浙江...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0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图与CT图的三维容积融合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 (3D)融合软件进行非同机1 8F 脱氧葡萄糖 (FDG)符合线路显像图与CT图的 3D容积融合的可行性及其在病变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 16例行全身1 8F 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时发现有阳性病变的患者 ,将其CT检查的数据用光盘存贮 ,然后输入SPECT仪中 ,用SPECT仪自带的 3D融合软件对CT采集的容积数据进行 3D重建。以最明显的解剖结构或病灶作为定位标志 ,重复比较1 8F FDG显像图与CT图的形态和位置 ,选择最适合的图像进行融合 ,并在融合图像上观察1 8F FDG浓聚灶在CT图像上的位置。结果  3D融合软件能对CT数据和1 8F FDG显像数据自动归一化处理 ,并可进行任意厚度和角度的 3D重建。 16例患者1 8F FDG显像共发现阳性病灶 4 5处 ,包括1 8F FDG显像图上定位不明确的 14处病灶均在CT图上明确定位。结论 运用 3D融合软件可方便地进行非同机1 8F FDG符合线路显像图与CT图的融合 ,并可对1 8F FDG显像定位的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占宏伟孙达许唯刘其昌叶小娟包承侃何刚强刘洪彪尹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像融合
脑外伤28例血肿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AQP4mRNA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治疗目前主要以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进行脱水来控制,但由于使用甘露醇过程中常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反而加重脑损害。更为重要的是,甘露醇有诱发心力衰竭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这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更加安全的控制脑水肿的方案。
陈江王林刘其昌高树山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血肿周围脑组织脑外伤急性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1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其与复发的关系和复发的防治。结果全组患者首次术...
胡未伟张新文刘其昌李谷周景义徐锦芳虞军杨小锋郑秀珏赵学群刘伟国
文献传递
混合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1年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系外胚层和中胚层组织发生障碍所致,是最常见的神经皮肤性疾病(NCD),分为NF-Ⅰ和NF-Ⅱ两种类型,其中NF-Ⅰ最为常见,NF-Ⅱ较为少见,而同时符合NF-Ⅰ及NF-Ⅱ临床特征的混合型,临床上更为少见,国内外报道极少。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最近收治Ⅰ型合并Ⅱ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最新进展及预后,报道如下。
陈江刘其昌
幕上肿瘤开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讨幕上肿瘤开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其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期间65例幕上肿瘤开颅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予穿刺抽吸和加压包扎、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加强抗炎等处理。结果所有病例经穿...
杨小锋刘伟国赵学群郑秀珏胡未伟李谷徐锦芳周景义刘其昌虞军
文献传递
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是指脑室内压力正常(低于180mmH2O),但有脑室扩大的交通性脑积水综合征,主要症状为痴呆、运动迟缓障碍及尿失禁,其他伴随症状还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复视等。本文通过对20例正常压力...
陈景森胡未伟刘其昌刘伟国陈高
文献传递
脑动静脉畸形的分型与显微手术体会
祝向东柳夫义刘其昌王泽锋王真王林陈高张建民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长骨骨折的临床救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4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长骨骨折的救治体会。方法 49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长骨骨折患者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的同时,对骨折分别于早期(<10天)或晚期(>14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年后早期手术组26例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分>60分共22例,总优良率84.6%;晚期手术组23例KPS评分>60分共14例,总优良率60.8%。结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该类患者骨折应尽早施行切复内固定术,可最大限度减少肢体畸形的发生,也有利于脑外伤的救治,从而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陈江刘其昌吕中华刘新兵高树山周友龙
关键词:颅脑损伤长骨骨折手术时机
三维CT血管造影对急诊处理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前交通动脉瘤由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和动脉瘤解剖复杂,瘤体生长方向各异,导致手术入路的选择存在难度。本组通过在术前使用3D-CTA模拟手术入路的方法,了解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在不同入路情况下的空间构成,从而帮助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来处理前交通动脉瘤。
王真曹生龙祝向东方兵刘其昌陈高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三维CT血管造影入路选择急诊处理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内窥镜辅助显微镜下经口咽入路切除斜坡脊索瘤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显微镜下经口咽入路切除斜坡脊索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到2005年6月间,本院采用内窥镜辅助显微镜下经口咽入路切除的4例斜坡脊索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1例,次...
赵学群徐娅萍李谷刘伟国郑秀珏杨小锋胡未伟徐锦芳周景义刘其昌虞军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