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明
- 作品数:2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后并发症分析
- 2019年
-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8例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采取腹腔镜手术,并总结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结果:1例术后反复出现便秘,2例术后发生直肠粘膜脱垂,5例排便功能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采取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但需重视术后相关并发症,尽力避免以期提高手术疗效。
- 陈伟玉刘华明杨海陈子义
- 关键词: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并发症
- 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的60例高位隐睾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患儿出院后随访3~9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睾丸发育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儿睾丸发育良好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儿机体的损伤,加快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富强杨海刘华明郑斌
- 关键词:高位隐睾
- 腹腔镜下治疗中高位隐睾1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中高位隐睾患儿应用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应用腹腔镜治疗中高位隐睾150例,全部为一期下降固定术。结果142例患儿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8例中转开放,中位132例,高位18例,单侧隐睾112例,双侧隐睾38例,其中睾丸发育一般7例,先天无睾丸1例,合并对侧内环口未闭35例,1例行睾丸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50例得到随访,140例固定于阴囊内,睾丸无萎缩,血运良好,10例固定至外环口或阴囊上方处,血运可,无睾丸萎缩;对比中位隐睾组及高位隐睾组近期并发症,高位隐睾组高于中位隐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下治疗患儿中高位隐睾具有辅助诊断、微创、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美观等优点,尤其是对中位、双侧型隐睾更具优势。
- 陈伟玉刘华明邓富强杨海
- 关键词:腹腔镜隐睾
- 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治疗尿道下裂(附56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5 6例尿道下裂患儿根据尿道缺损长度不同 ,42例采用包皮内板 ,14例采用膀胱粘膜行尿道成形术。结果 :5 6例中一次手术成功 49例 (87 5 %) ,7例尿瘘(12 5 %) ,其中 1例小尿瘘自行愈合 ,另 6例分别于术后 3个月行尿瘘修补术治愈 ,随访 6个月~ 3年 ,疗效满意。结论 :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可以治疗各种类型尿道下裂 ,效果良好。
- 刘华明陈瑞卿邓小华
- 关键词:尿道下裂包皮内板膀胱粘膜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对比观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经验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6例小儿隐睾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组,开放手术组为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6例;腹腔镜手术组为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区的外观美学及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区的外观美学、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手术成功率高、平均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临床疗效好、恢复快、切口疤痕小的优点,尤其是对腹腔型、双侧型隐睾更具优势。
- 刘华明杨海郑斌
- 关键词:隐睾腹腔镜
- 经阴囊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型隐睾方法的探讨(附26例报告)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阴囊微型腹腔镜治疗腹股沟型隐睾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选择先天性腹股沟型隐睾患儿26例,均行经阴囊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术中情况及术后效果。结果:26例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平均时间36±7.8min,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均效果良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经阴囊微型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手术可行,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耿明郑斌刘华明杨海邓富强
- 关键词:微型腹腔镜
- 小儿外伤致消化道穿孔的诊治体会
- 2016年
- 目的:提高对小儿外伤后致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5例小儿外伤致消化道穿孔的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及愈后。结果:15例患儿中14例治愈出院,1例因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死亡,2例出院后数月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予保守治疗治愈,随访半年至2年,存活病例均无腹腔感染、肠瘘、肠狭窄等相关并发症,无餐后腹痛、呕吐及消化不良等不适。结论:小儿外伤致消化道穿孔病例临床少见,延误治疗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需进一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治,提高患儿的愈后。
- 陈伟玉刘华明杨海
- 关键词:小儿外伤消化道穿孔
- 腹腔镜鞘突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附225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鞘膜积液患儿225例,采用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观察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25例患儿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5~8min,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2~3d出院。患儿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鞘突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耿明刘华明郑斌杨海陈小龙
- 关键词:腹腔镜鞘膜积液小儿
- 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与肠壁肿胀关系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与肠壁肿胀厚度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61例肠套叠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测量套叠肠壁肿胀的厚度并记录,然后根据测量数据,按肠壁肿胀厚度、选择不同的空气压力进行整复。结果:整复成功52例,占85%;失败9例,占15%。并且肠套叠空气整复成功与否,与患儿的性别及肠套叠部位无明显关系,与肿胀肠壁厚度、选择空气压力有关。空气整复可行性的标准:当水肿肠壁厚度〈1.10cm、选择空气压力8—15kpa,可以空气整复。当水肿肠壁厚度在1.10—1.50cm、选择空气压力8—13kpa,可以谨慎地进行空气整复。当水肿肠壁厚度1.50cm、空气压力不超过8kpa、只作诊断,不宜进行空气整复,否则有穿孔危险。结论: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成功与否,与肠壁肿胀厚度有明显关系,这对小儿肠套叠选择性地空气整复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 徐晓院谢梓荣邱伟江钟敏刘华明李文
- 关键词:肠套叠空气整复厚度
- 儿童消化道穿孔39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提高救治存活率。方法对200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9例儿童消化道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38例通过手术探查予以修补穿孔、坏死肠管切除吻合和肠管造瘘等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结果胃穿孔7例,十二指肠穿孔5例,小肠穿孔15例,结肠穿孔11例;手术治疗38例,1例明确诊断后未行手术放弃治疗,救治存活30例,死亡4例(胃穿孔1例,中肠扭转坏死穿孔2例,结肠穿孔1例),4例术后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儿童消化道穿孔病因复杂,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提高救治存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快捷的手术治疗、术后监护和支持治疗。
- 刘华明杨海郑斌陈伟玉
- 关键词:儿童消化道穿孔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