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希强

作品数:187 被引量:817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80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6篇地震
  • 19篇地震预警
  • 19篇小波
  • 18篇地震波
  • 18篇震波
  • 16篇各向异性
  • 14篇小波变换
  • 14篇剪切波分裂
  • 14篇波变换
  • 13篇震前
  • 12篇震相
  • 12篇前兆
  • 11篇地震活动
  • 11篇P波
  • 10篇地壳
  • 10篇地震前
  • 10篇地幔
  • 9篇地震前兆
  • 9篇震相识别
  • 8篇震级

机构

  • 177篇山东省地震局
  • 25篇中国地震局地...
  • 24篇中国科学技术...
  • 20篇中国地震局
  • 9篇云南省地震局
  • 8篇辽宁省地震局
  • 7篇江苏省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兰...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国家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作者

  • 187篇刘希强
  • 41篇李红
  • 30篇蔡寅
  • 26篇周彦文
  • 22篇石玉燕
  • 20篇沈萍
  • 19篇周蕙兰
  • 18篇季爱东
  • 17篇赵瑞
  • 17篇赵银刚
  • 16篇曲保安
  • 16篇李铂
  • 15篇苗庆杰
  • 14篇郑治真
  • 13篇李霞
  • 11篇王庆民
  • 10篇林怀存
  • 10篇郑建常
  • 9篇李清河
  • 9篇杨选辉

传媒

  • 17篇西北地震学报
  • 15篇地震研究
  • 14篇地震学报
  • 1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0篇中国地震
  • 7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中国地球物理...
  • 5篇地震
  • 5篇华北地震科学
  • 5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防灾减灾学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21篇2012
  • 7篇2011
  • 19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12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震信号检测参数设置研究
2012年
地震信号检测是进行各种地震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首要任务,STA/LTA方法具有算法简单、便于实时处理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震信号检测。结合实际震例数据研究STA/LTA方法进行地震信号检测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该方法进行检测时最合理的参数设置范围。
石玉燕刘希强颜启穆娟崔鑫周彦文
关键词:信号检测阈值持续时间
郯庐断裂带中段重力场变化及地震活动特征
基于郯庐断裂带中段区域网的地震资料及山东、辽宁区域的重力资料,研究了近期该区内主要小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应力场及重力场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域小震活动主要集中于5~10 km深度,分布于近NW和NWW的断裂上,而...
吕子强郑建常刘希强韩海华陆汉鹏佟瑞清
关键词:小震活动重力场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监测概况及科学发展战略
2009年
2009年3月3日至5月12日,作者有幸参加了中国地震局组织的"地震应急管理境外培训班"。在考察、交流、学习之余,通过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信息网站,对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组织机构及队伍状况、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职责和任务、美国地震监测系统、美国地质调查局2007—2017科学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系统调研和资料整理,其中与防震减灾有关的科学发展战略内容对指导中国地震局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刘希强
关键词:地震监测系统
面向互联网的地震预警发布系统研制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于实时地震监测台网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应急控制系统在国际上已形成潮流。地震预警技术作为地震监测的新技术、震灾预防的新手段,已经在日本、美国、墨西哥、土耳其、意大利、瑞典、罗马尼亚、中国台湾多个地震...
蔡寅刘希强赵银刚张明
临界窗口外S波分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在详细讨论了自由界面对入射S波的影响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一种对临界窗口之外的S波分裂资料的处理方法。首先对径向和竖向记录资料进行振幅和相位矫正,进而利用最大特征值和波形识别算子法(刘希强,1992)对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天水爆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破资料显示了比较明显的S波震相,且产生了明显的S波分裂。
刘希强李清河李红
关键词:S波分裂地震数据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
华北地区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中短期变化被引量:1
1997年
对发生在华北地区31个M≥5地震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的研究得出:(1)华北地区发生M≥5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短期平静现象与大震发生的相关性很强。31个M≥5地震前的平静时间主要集中在20~87d,120~210d和大于210d。同时还得出大震前的短期平静时间与震级大小无关的结论;(2)区域地震活动在短时间内出现增强趋势,与发生大震的相关性很弱,相关的仅占总数的6.4%。
林怀存刘希强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时间序列地震预报
日本7级以上双震前泰安台伸缩仪固体潮畸变被引量:7
2006年
山东省泰安台SS-Y伸缩仪自1998年2月运行以来,EW分量仅出现了两次固体潮畸变变化,分别对应发生在日本的2003年9月26日8.0、7.1级双震以及2004年9月5日7.2、7.4级双震。异常变化量值分别为3×10-8、6.3×10-8,持续时间分别为7小时、3天;而且震前异常应变性质与震时山东省各台伸缩仪同震应变性质较一致,与测震仪初动反应的受力状态一致,异常信度较高。认为是板块边界俯冲带强震的静地震现象,并对异常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王梅牛安福刘希强李峰
基于CloudStack的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研究
<正>地震预警系统被认为是目前减轻地震灾害,提高地震应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地震行业通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测震、强震、前兆等台站、仪器的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多,省级区域台网规模不断扩大,每天产...
蔡寅刘希强赵银刚曲保安赵瑞
文献传递
智能化地震事件识别和定位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01年
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地震应急能力和台网服务功能提供了先决条件。智能化地震事件识别和快速地震定位是发挥台网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国内外基于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智能化地震事件识别和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针对该项研究存在的问题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初步提出了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刘希强周蕙兰沈萍季爱东
关键词:智能化地震定位
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软件系统被引量:72
2004年
高原刘希强梁维郝平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