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 作品数:27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孕三烯和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对比孕三烯和曲普瑞林(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5月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8)。对照组采用孕三烯治疗,观察组采用GnRH-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水平变化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指标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水平、VEGF、HI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H、E2、FS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RI、P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HI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22%、11.36%,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44%、6.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普瑞林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较孕三烯效果更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彭海英胡卫忠刘建余思思何坚吴艳琳
- 关键词:曲普瑞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
- 一种可加层的实验室摇床防滑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加层的实验室摇床防滑固定架,包括夹具托盘,夹具托盘通过夹座与摇床本体的平台托盘固定,所述上夹具托盘3与下夹具托盘为拆卸连接,所述下夹具托盘四个角上方通过螺纹连接竖杆,上夹具托盘对应下夹具托盘四个角下方...
- 廖宗敏刘建彭奕华
- 术后醋酸奥曲肽应用对妇科肿瘤术后淋巴液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手术后予以奥曲肽对患者术后淋巴液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60例确诊妇科肿瘤疾病并经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术后不予特殊操作;实验组患者术后经皮下注射醋酸奥曲肽至拔管。比较两组不同处理方案对患者术后淋巴液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日引流量、引流用时、不良反应率、术后排便开始时间、排气时间及肠鸣音出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周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可有效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淋巴液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给药安全性可,值得临床应用。
- 刘建胡红波廖宗敏
- 关键词:醋酸奥曲肽妇科肿瘤淋巴液肠道功能
-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CIN术后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复发情况、宫颈局部微生态环境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CIN于我院进行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杆菌组(乳杆菌活菌胶囊+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妇安宁组(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和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各30例。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宫颈局部微生态环境及炎性指标的差异。结果:乳杆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妇安宁组与对照组(P<0.05);乳杆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妇安宁组与对照组,微生态环境正常率明显高于妇安宁组与对照组(P<0.05);乳杆菌组治疗后TNF-α、IL-1、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妇安宁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CIN术后HPV持续感染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病情复发率,对患者宫颈局部微生态环境及炎性指标的改善有重要价值。
- 彭海英胡卫忠刘建李广敏李泛湘
- 关键词:乳杆菌活菌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CIN
- 膨宫介质5%葡萄糖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中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附30例报告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膨宫介质5%葡萄糖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中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明确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的安全性。方法:3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以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于手术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测定血钠、血氯、血钾及血糖等生化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膨宫介质的吸收量与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3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发生过度水化综合征者,术后月经改善率达100%。术后血糖比术前明显增高(P<0.01),血钠、血氯、血钾则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血钠下降幅度与膨宫介质的吸收量呈正相关(r=0.772,P<0.01);术后血糖上升幅度与膨宫介质的吸收量呈正相关(r=0.926,P<0.01);在控制膨宫介质的吸收量因素的影响后,血钠的下降幅度与血糖的升高幅度无明显相关性(r=-0.110,P>0.05)。30例于术后1个月复查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结论:5%葡萄糖用作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的膨宫介质,术中灌流液的吸收可引起血钠、血钾、血氯、血糖等生化指标的改变,但一过性血糖升高并不会导致血钠下降,使用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是安全的。
- 刘建钟梅张广亮刘楠汪丽萍
-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葡萄糖膨宫介质低钠血症
-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手术和术式对人体凝血与纤溶的影响。方法采用凝固法、酶联免疫法、发色底物法检测20例无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C)的变化。结果 PT在术后明显缩短(P<0.05)、D-Dimer明显升高(P<0.05)、AT-Ⅲ活性明显降低(P<0.05),APTT、FG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腹腔镜术后与开腹术后相比:PT、D-Dimer、AT-Ⅲ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使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但腹腔镜对机体的影响较小,腹腔镜可能成为全子宫切除术的最佳术式;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预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 高云飞张广亮钟梅刘建
- 关键词:凝血纤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 超声刀止血在卵巢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刀止血在卵巢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拟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200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术中采用超声刀止血,对照组术中采用单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血清雌激素(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卵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SV)、卵巢截面积、窦卵泡数目(AFC)。结果术前,两组的血清E2、FSH、LH、P、T水平、PSV、卵巢截面积、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血清FSH、LH、P、E2水平低于对照组,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SV、AFC高于对照组,卵巢截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术中用超声刀止血较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更小,更利于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
- 刘建胡红波廖宗敏
- 关键词:超声刀生殖激素卵巢血流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 LncRNA HOTTIP通过诱导MEK/ERK参与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 刘建廖宗敏胡红波刘彦明李泛湘庄晓丹朱慧乐
- 一、任务来源:该项目《LncRNA HOTTIP通过诱导MEK/ERK参与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为2019年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领域)(编号:2019sn011)。项目获上级费用支持1万元,医院配套经费0...
- 关键词:
-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
- 我院优秀青年医师培养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22年
- 为培养优秀青年医师,使其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高的临床能力和学术造诣,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笔者医院于2017年选拔了30人进入“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培训至2020年,为期三年。培养计划从制订制度、选拔、培训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在组织、制度和经费上对青年医师的成长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医院随机选择30名青年医师作为对照组,只参加医院和科室常规诊疗和培训活动,不参加此次培训计划。一系列培训结束后,进入“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的医师在新技术、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发表论文、学历提升和获得荣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激励了青年医师科研和临床能力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储备。
- 廖宗敏刘建陈红肖红梅谭利明彭奕华
- 关键词:优秀青年医师
- 工作坊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CPR培训中效果和知识保持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医师CPR技能培训中效果及知识保持的情况,提升住培教学的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9月—2020年3月92名住培医师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名。研究组采取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后,将两组住培医师CPR课后即时理论和技能考试的成绩分别与自身课前成绩比较以及课后两组成绩相互比较,并调查两组学员对各自教学模式的评价。同时,将两组在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分别与各自课后即时、课前的理论和技能成绩比较,以及两组教学模式相同时间段成绩比较,分析两组教学模式知识保持情况。结果两组住培医师课后即时理论和技能成绩都高于各自课前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课后即时理论、技能成绩和教学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模式成绩都在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对照组在第6个月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比课后即时成绩降低,且与课前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理论成绩下降趋势同传统模式教学,但技能成绩高于课前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第3个月理论和技能成绩和第6个月技能成绩均高于相同时间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在住培医师CPR培训中取得较好效果,教学评价好,在知识保持方面也比传统教学更有优势。
- 廖宗敏刘建肖红梅谭利明彭奕华
- 关键词:工作坊教学模式心肺复苏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