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医院感染
  • 4篇医务
  • 4篇医务人员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3篇传染病报告
  • 2篇信息化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医学生
  • 2篇医院评审
  • 2篇疫情
  • 2篇术后
  • 2篇葡萄球菌
  • 2篇葡萄球菌医院...
  • 2篇球菌
  • 2篇肝移植
  • 2篇病毒
  • 2篇病例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8篇刘建明
  • 13篇杨永洁
  • 12篇刘大钺
  • 10篇黄美清
  • 7篇谢灿茂
  • 5篇林澜溪
  • 4篇陈虹
  • 4篇谭智
  • 3篇彭丹心
  • 2篇陈雪霞
  • 2篇凌莉
  • 2篇王深明
  • 1篇余金泉
  • 1篇孔庆磊
  • 1篇谭妙莲
  • 1篇刘霞
  • 1篇黎湛兴
  • 1篇李小金
  • 1篇刘建勋
  • 1篇谢文锋

传媒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疗管理...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息化在医院传染病报告反馈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建立电子自动化的医院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反馈机制,提高疫情报告及时性。方法通过建立数据接口,医院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实现跨平台数据交换,对传染病数据信息批量自动检索、分析,并反馈至疫情报告端。结果诊断-报告提示信息、传染病检验结果信息及自查漏报信息实现了电子自动化反馈。结论信息化在传染病报告反馈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医生报卡的依从性,有效控制传染病迟报、漏报。
刘建明刘大钺杨永洁黄美清刘建勋谢灿茂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信息技术
医务人员混合感染甲型H1N1及B型流感病毒的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及时总结经验,为医院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发生在某医院骨肿瘤病区的一起流感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开展监测以评价疫情控制效果。结果共发现12例感染病例,罹患率10.81%,首发病例为1名医师;共采集8份咽拭子标本,7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份标本同时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及B型流感病毒;感染对象均为医务人员,护士9名,医师3名,护士罹患率为45.0%,医师罹患率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8,P<0.05);监测未发现住院患者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症状,未发现疫情扩散至其他病区,该次疫情在4 d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该事件为一起以医务人员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的疫情;应加强医务人员健康监测及个人防护教育;早发现、早报告并及时采取综合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刘建明刘大钺杨永洁黄美清林澜溪谢灿茂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八年制医学见习生聚集性水痘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发生在广州市某高等医学院八年制医学见习生一起聚集性水痘疫情,为临床医学见习生职业安全管理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11月对医学见习生水痘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接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IgG抗体检测,并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共调查八年制医学见习生93名,5名医学生感染水痘,首发病例由带状疱疹引发,二代病例4名,2名同宿舍接触感染、2名同见习组接触感染,无三代病例;47名密切接触者中42名水痘抗体阳性,5名水痘抗体阴性医学生经21d隔离观察未见续发感染,总罹患率50.0%。结论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应加强医学生职业安全管理及水痘等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是控制水痘疫情扩散的关键;为准确判断水痘易感者,应开展血清学检测。
刘建明刘大钺杨永洁林澜溪黄美清谢灿茂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八年制医学生
医院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对疫情报告质量影响的评价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评价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对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影响,探讨医院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方法比较医院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前、后,传染病漏报、迟报、报告卡填写质量情况。结果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后,传染病漏报率、迟报率、报告卡完整率和准确率分别为0.6%、2.0%、99.3%和99.3%,漏报率比信息化前降低了15.9%(2χ=436.997,P<0.001),迟报率比信息化前降低了9.3%(χ2=185.984,P<0.001),报告卡完整率比信息化前升高了26.0%(χ2=599.704,P<0.001),准确率比信息化前升高了46.7%(2χ=1266.333,P<0.001)。结论医院传染病报告实行信息化,能有效控制医院传染病迟报、漏报,提高报告卡填写质量。
刘建明凌莉彭丹心杨永洁黄美清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漏报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性疾病报告信息平台创新性建设与应用
对新形势下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控任务,在卫生部推进卫生信息化整体目标的背景下,我院以良好信息化支撑环境为基础,基于mS构建医院感染性疾病报告信息化平台,整合医院感染性疾病报告及医院感染监控系统,集成LIS、PACS/RIS、...
王深明谢灿茂刘建明刘大钺杨永洁陈虹刘建勋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信息报告功能模块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被引量:54
2014年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防范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243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暴露源、暴露物品、暴露原因、处理、随访等进行分析。结果 243名职业暴露者以护士和医师为主,分别占58.4%和26.7%;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暴露总人数的50.2%,其中发生针刺伤199人,占81.9%;接触暴露27人,占11.1%;暴露原因为注射过程针刺伤73人,占30.0%,丢弃锐器或清理锐器盒时针刺伤57人,占23.5%,手术过程针刺伤46人,占18.9%,体液喷射或污染27人,占11.1%,注射后回套针头或分离针头时针刺伤20人,占8.2%;所有职业暴露者均及时进行妥当处理,随访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仍较淡薄,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余金泉杨永洁林澜溪刘大钺黄美清刘建明
关键词:医务人员
2007-2009年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依据。方法监测医院2007-2009年出院患者病历165859份,对所发生医院感染的6733例病例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近3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42%、4.00%、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病区医院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6.00%、10.10%、12.9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分别为57.95%、58.90%、59.63%,主要是血液和痰标本,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等。结论 3年来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针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刘大钺杨永洁刘建明黄美清陈虹谢灿茂王深明
关键词:医院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ICU应用呼吸机患者600例,统计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78例,发生率为13.00%;78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3株、占73.26%,革兰阳性菌19株、占22.09%,真菌4株、占4.6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莫西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耐药率较低;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d、气管切开、APACHE II评分≥15分、使用制酸剂为呼吸机相关肺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需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同时进行病原学分析,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
陈雪霞李小金刘建明谢文锋孔庆磊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特点影响因素
PDCA循环法在提高病例分型C/D率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本文通过PDCA循环法提高医师填写病例C/D型率从而改善病例首页质量。方法运用鱼骨图分析我院病例C/D率填写低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总结经验进行归纳并将新出现的问题或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结果通过PDCA管理工具我院C/D率大幅提高,将PDCA循环前C/D率与循环后C/D率做Pearson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来改善病例C/D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蒋南谷玉婷谭智罗碧眉刘建明
关键词:PDCA循环法
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医院感染173例前瞻性调查分析
<正> 目的:通过对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探讨正确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MRSA、MRSE医院感染的暴发和流行。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
杨永洁彭丹心伍建红刘建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