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早熟
  • 2篇早熟棉
  • 2篇早熟棉区
  • 2篇小麦
  • 2篇小麦白粉
  • 2篇小麦白粉病
  • 2篇棉区
  • 2篇棉蚜
  • 2篇粉锈宁
  • 2篇白粉
  • 2篇白粉病
  • 1篇越冬
  • 1篇适期
  • 1篇特早熟
  • 1篇特早熟棉区
  • 1篇自然控制
  • 1篇稳产
  • 1篇棉花
  • 1篇棉铃
  • 1篇棉铃虫

机构

  • 5篇辽宁省水土保...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刘德明
  • 2篇张海金
  • 2篇孔凡信
  • 2篇杨秀芬
  • 1篇赵季秋
  • 1篇张广学

传媒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对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商榷
1998年
对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商榷张海金刘德明贾春明(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3000)(辽宁省朝阳市种子公司多年来春麦区普遍采用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并作为综合防治措施之一而广泛地推广应用,据报道,用25%可湿性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0....
张海金刘德明贾春明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粉锈宁拌种
辽宁棉区棉蚜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抗性研究被引量:14
1994年
应用FAO推荐的微量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棉蚜对六种常用杀虫剂的LD50,并与敏感蚜比较。得出抗药性倍数。棉蚜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加缓慢,从1960年至今增加了500~700倍。而对于拟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增加较快,仅3~4年就达到667。7~9937.4倍。每年增加1.5~2倍。本项研究还应用棉蚜的防治指标和综合治理措施,对抗性棉蚜进行了治理抗性的试验研究。
刘德明杨秀芬王树礼孔凡信
关键词:抗药性棉蚜
东北早熟棉区组建自控棉田生态系的研究被引量:19
1990年
经过1975—1984年的调查研究,已在朝阳县棉田建成不施或基本不施杀虫剂而控制棉蚜为害的自控棉田生态系,面积从50亩发展到23000亩。1985年又在另外26000亩棉田中建成了使用少量杀虫剂,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棉蚜为害的半自控棉田生态系。主要措施有:(1)在天敌资源丰富的小山、河流、果园或树林附近种植辽棉8号和黑山棉两个耐蚜品种;(2)与小麦、油菜、高梁或玉米间作、穿插或条带种植,以便保护和招引更多天敌;(3)将间苗、定苗时拔下的棉苗携出田外销毁,减少棉蚜扩散机会;(4)改普遍喷雾施药为点、片涂茎和点心防治,减少杀伤天敌机会;(5)放宽棉蚜防治指标,延迟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使用棉田天敌指标和种群结构指标等两个棉田自控机制指标来修定防治指标。
张广学刘德明赵季秋朱淑范李本珍杨秀芬
关键词:棉蚜自然控制
春小麦白粉病防治适期的探讨
1992年
春小麦白粉病近几年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一大障碍。为搞好白粉病的防治,作者于1990—1991年在辽宁朝阳市龙城进行了防治适期的小区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以15%粉锈宁可湿性粉与尿素混配进行防治,在春小麦抽穗期。
孔凡信张海金刘德明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防治适期高产稳产粉锈宁
北方特早熟棉区棉铃虫蛹越冬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1991年
棉铃虫是北方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性极为普遍,严重年份可减产20~30%。但棉铃虫在北方特早熟棉区的初次虫源,是来自当地的越冬蛹,还是外地迁入的成虫,目前尚未见结论性报道。据有关资料介绍。
李本珍刘德明
关键词:棉花棉铃虫越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