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改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误诊
  • 3篇细胞
  • 3篇患儿
  • 3篇儿童
  • 3篇白血
  • 2篇动脉炎
  • 2篇多发性大动脉...
  • 2篇血清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瘦素
  • 2篇胎龄
  • 2篇综合征
  • 2篇误诊分析

机构

  • 12篇珠海市人民医...
  • 4篇暨南大学第三...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肇庆市第二人...

作者

  • 18篇刘改英
  • 8篇刘芳
  • 5篇林广
  • 3篇张成
  • 3篇郭锐
  • 2篇范育敏
  • 2篇林愈灯
  • 2篇潘革
  • 2篇马海燕
  • 2篇王艳芳
  • 2篇李彬
  • 1篇花少栋
  • 1篇曹琳
  • 1篇袁晓斌
  • 1篇张成
  • 1篇刘颖
  • 1篇梁美玉
  • 1篇舒慧珠
  • 1篇赵玉娟
  • 1篇伊文芳

传媒

  • 5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广东药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崎病31例误诊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997~2001年收治的共31例川崎病患儿。结果 首诊误诊率达51.6%,主要原因除各种不典型病例外,还可因该病伴随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而误诊。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确诊时间(14.9±4.5d)明显超过正常组(7.2±2.7d),P<0.01。结论 临床工作中遇到持续发热5d以上的病例,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警惕性,积极寻找相关的指标,并结合相关检查尽快确诊,减少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
张成刘改英刘芳舒慧珠
关键词:川崎病误诊儿童
rhIFNα-1b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近4年来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301例手足口病应用rhIFNα-1b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病d1~2早期应用干扰素较发病d3以后应用有更好临床疗效.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表现及时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能够较好的阻断病情的进展,减少机械通气的几率.[结论]早期应用rhIFNα-1b效果较佳,出现重症表现及时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刘改英李彬张成
延长吲哚美辛疗程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延长吲哚美辛疗程是否可以提高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46例VLBWI分为吲哚美辛组24例和布洛芬组22例。吲哚美辛组给予吲哚美辛0.2 mg.kg-1,口服,间隔12 h 1次,共服药5次,布洛芬组给予布洛芬5 mg.kg-1,口服,每日1次,共3次,比较2组PDA闭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药3次后2组PDA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组继续治疗2次后与布洛芬组同时间点比较PDA的闭合率显著提高,且吲哚美辛组服药5次后PDA闭合率较服药3次后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组少尿和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布洛芬组高,但胆红素达到相应日龄光疗标准例数低于布洛芬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可提高VLBWI合并PDA的闭合率,除可能增加少尿概率外,不增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刘改英林广刘芳郭锐
关键词:吲哚美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动脉导管未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方法90名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及同期住院50名新生儿各抽取静脉血2 mL,用薄层层析法测定PAF水平。结果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血浆PAF水平与对照组PA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F参与新生儿HIBD的全过程。
刘改英刘芳范育敏曹琳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活化因子
3种预防新生儿眼炎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测定并比较泰利必妥滴眼液、环丙沙星滴眼液、庆大霉素滴眼液用于预防新生儿眼炎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泰利必妥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金葡菌、淋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为0.25~2μg/ml,MBC90为8~32μg/ml;环丙沙星滴眼液对受试菌的MIC50为0.125~0.5μg/ml,MBC90为1~16μg/ml;庆大霉素滴眼液对受试菌的MIC50为<0.125~4μg/ml,MBC90为128~>512μg/ml。结论3种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都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但环丙沙星更强。
袁晓斌刘改英
关键词:新生儿眼炎抗菌活性氟喹诺酮庆大霉素
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及IFN-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儿化疗前后IL 6及IFN γ水平的变化 ,为临床免疫防治白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IL 6及IFN γ水平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化疗前白血病患儿IL 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化疗后IL 6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0 1)。而化疗前白血病患儿IFN 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化疗后IFN γ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 (P <0 .0 5 )。IL 6、IFN 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r=- 0 .4 2 8,P <0 .0 1)。结论 提示IL 6及IFN γ参与急性白血病发病。血清IL 6、IFN γ水平变化可作为监测小儿白血病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
刘改英林愈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初治时和完全缓解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其功能 ,寻找更好的控制儿童白血病的方法。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了 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治时、完全缓解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CD3 ,CD4,CD8含量及自然杀伤细胞 (NKC)水平。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3 ,CD4,NKC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D8+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完全缓解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达正常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免疫损害在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与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关系密切 ;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恢复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刘改英林愈灯
关键词:白血病免疫功能淋巴细胞
宫内发育迟缓儿生长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匀称型和非匀称型宫内发育迟缓(1UGR)儿出生时、3个月、6个月时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特点和生长规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匀称型30例和非匀称型32例1UGR婴儿出生时、3个月、6个月时GH、IGF-1、IGFBP-3的质量浓度。结果出生时两组婴儿IGF-1、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22,P〉0.05),但匀称组婴儿体重(1.772.21±180.54)、GH(7.26±1.78)水平低于非匀称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3957,P=0.0197〈0.05和t=3.3793,P=0.0013〈0.01)。而3个月、6个月时匀称组婴儿体重与GH、IGF-1、IGFBP-3水平均低于非匀称组(t值分别为4.4720,4.9765,3.4628,2.7318和9.5716,4.5306,5.5258,6.9176,均P〈0.01),并呈^-ffn关(r=0.65、0.52、0.64和0.56、0.59,均P〈0.05,6个月时GH与体重的r=0.77,P〈0.01);匀称组婴儿出生时、非匀称组婴儿出生时、3个月、6个月时,体重与GH、IGF-1、IGFBP-3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生后6个月内匀称型IUGR儿GH、IGF-1、1GFBP-3水平及生长速度低于非匀称IUGR儿,且体重与上述3种激素水平有关,而非匀称IUGR儿的体重与3种激素无相关性,为了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对两种不同类型的IUGR儿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刘改英林广马海燕张成潘革
关键词:宫内发育迟缓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重病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合并SIRS的危重病患儿50例,及同期住院的非SIRS患儿6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儿的血浆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PLT)计数。结果SIRS组与非SIRS组相比: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PT、TT、APTT均延长(P<0.05);PLT计数降低(P<0.05)。SIRS组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单器官功能不全组患儿与非SIRS组相比DD含量升高更明显,PLT计数降低更明显,PT、TT、APTT延长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功能紊乱,检测D-二聚体、PT、TT、APTT、PLT等指标,可了解SIRS患儿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是早期发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敏感指标。
刘芳刘改英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凝血功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肺表面活性蛋白A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LI/ARDS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ALI组35例,ARDS组15例;将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患儿血清CC16及sP-A水平,比较3组患儿血清CC16、SP-A水平的变化。结果1.血清CC16:ALI组[(34.19±1.09)mg/L]、ARDS组[(55.28±0.82)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67±1.10)mg/L](P均〈0.05),且ALI组与ARD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SP-A:ALI组[(56.78±3.48)mg/L]、ARDS组[(70.23±5.14)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10±3.32)mg/L](P均〈0.05),且ALI组与ARDS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C16、sP-A可以作为早期监测新生儿ALI/ARDS的有效指标。
刘改英林广刘颖王艳芳张成刘芳马海燕郭锐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