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汉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免疫
  • 6篇电镜
  • 5篇神经元
  • 5篇免疫电镜
  • 4篇胆囊
  • 4篇胆囊收缩
  • 4篇胆囊收缩素
  • 4篇室旁核
  • 4篇下丘
  • 4篇下丘脑
  • 4篇P物质
  • 3篇丘脑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化学
  • 3篇下丘脑室旁核
  • 3篇免疫细胞
  • 3篇免疫细胞化学
  • 3篇脑室
  • 3篇HRP
  • 2篇荧光

机构

  • 13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刘汉涛
  • 12篇朱长庚
  • 6篇张喜京
  • 5篇卢金活
  • 3篇蔡秋云
  • 3篇魏瑛
  • 3篇刘庆莹
  • 2篇朱家祥
  • 1篇陈阿青
  • 1篇魏英

传媒

  • 9篇解剖学报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 3篇1988
  • 1篇198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旁核胆囊收缩素神经元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9
1990年
本文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胆囊收缩素(CCK)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分布和突触联系。结果表明:CCK样免疫反应产物定位于大颗粒囊泡、胞浆基质、小透亮囊泡周围、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膜上。CCK阳性神经元为大细胞或小细胞,主要分布于室旁核的内侧部、室管膜下区和毛细血管周围。某些阳性胞体作为突触后成分与CCK阴性的轴突末梢形成轴体突触。CCK阳性树突和轴突分布于整个室旁核内。某些阳性树突和轴突作为突触后成分,与CCK阴性结构形成轴树和轴轴突触。某些CCK阳性轴突末梢围绕毛细血管。另一些CCK轴突末梢作为突触前成分分别与CCK阴性细胞形成轴体、轴树和轴轴突触。此外,作者首次发现CCK阳性树突穿过室管膜直接与第三脑室的脑脊液接触,CCK阳性轴突末梢走行于靠近室管膜的第三脑室腔内。上述结果提示:1.室旁按内CCK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轴突与非CCK神经元可能形成局部神经回路;2.室旁核内CCK神经元与血管之间可能存在神经-血管回路;3.室旁核内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可参与形成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并通过脑脊液影响和调节远位靶区的机能活动。
朱长庚张喜京刘汉涛魏瑛蔡秋云
关键词:室旁核胆囊收缩素免疫细胞化学
脊神经背根节躯体—内脏感觉汇聚神经元的定性研究——荧光素和免疫组化结合法三重标记研究被引量:1
1988年
脊神经背根节中具有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的化学性质,至今无人报道。本实验应用荧光素双重标记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脊神经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分支投射及其可能释放的化学物质。将快蓝(FB)注入大白鼠腹腔神经节。2天后,将核黄(NY)注入左侧第9~11胁间神经皮支内,经存活12小时后灌注固定,取左侧胸脊神经背根节,恒冷箱切片(厚20μm)。
刘汉涛朱长庚
关键词:内脏感觉神经元神经组织荧光素躯体
含CCK脊神经节细胞的皮肤-内脏分支投射——荧光双标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三重标记法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用荧光素逆行双标和免疫组化结合三标技术,研究脊神经节含CCK-8的感觉神经元的皮肤-内脏分支投射。将fast blue(FB)和nuclear yellow(NY)分別注入大鼠左侧腹腔神经节和左侧第9~11肋间神经皮支内。灌注固定,取左侧胸9~11脊神经节,恒冷箱切片。在Nikon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光波长为365nm。镜下可见三种不同标记的神经元:NY标记神经元,胞核发黄色荧光;FB标记神经元,胞浆发蓝色荧光;NY+FB双标神经元(具有分支投射的神经元),胞浆发蓝色荧光和胞核发黄色荧光。双标神经元约占所有荧光标记神经元的2.8%。含有双标神经元的切片,用CCK-8抗血清孵育,用改良的PAP法显色。镜下可见CCK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CCK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中,可以区分:1.被CCK标记的NY神经元(NY+CCK)。2.被CCK标记的FB神经元(FB+CCK)。3.被CCK标记的NY+FB双标神经元(NY+FB+CCK)。4.单纯CCK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NY+FB+CCK三标神经元约占NY+FB双标神经元的11.5%,仅占CCK阳性神经元的0.4%。以上结果表明:脊神经节中有些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具有分支,分别投射到内脏和皮肤;这类神经元中,有些神经元含有CCK-8。从而提示:内脏牵涉性痛的会聚可在脊神经节进行;CCK可能参与内脏和皮肤感觉会聚的调节。因此,本文为牵涉性痛的发生机制和躯体-内脏反射提供了重要的化学神经解剖学资料。
刘汉涛朱长庚
关键词:荧光素脊神经节细胞
下丘脑室旁核接触脑脊液的胆囊收缩素神经元的分布及特征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室旁核接触脑脊液的胆囊收缩素(CCK)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特征。结果显示:CCK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细胞内、外侧亚核的尾侧,小细胞内侧亚核和室周区。有些与第三脑室关系密切,根据其位置和形态特征,可分为3类;①室管膜内神经元。通过其胞体或脑室树突直接接触脑脊液。②室管膜下神经元。由平行室面突起发出一短侧支进入脑室。③室壁远位神经元。发一长树突穿室管膜进入第三脑室。
刘汉涛
关键词:室旁核丘脑胆囊收缩素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后叶加压素神经元向迷走神经复合体和脊髓的投射——HRP 逆行追踪和免疫组化结合法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道用 HRP 逆行追踪和 PAP 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法研究了大鼠室旁核向迷走神经复合体和脊髓的投射及其化学性质。脊髓一侧注射 HRP 后,室旁核 HRP 标记细胞集中于小细胞尾侧区,以其内侧部,外侧部和背部最多。在脊髓各组中比较,胸段组出现的 HRP 标记细胞最多,腰段组次之,骶段组最少。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 HRP 后,HRP 标记细胞的分布与脊髓注射后的分布相似,但标记细胞较稀疏。结果表明,室旁核(主要是小细胞尾侧区)发出下行纤维投射至迷走神经复合体和脊髓。室旁核 HRP 标记细胞中,有一些细胞呈后叶加压素免疫反应阳性。脊髓组双标细胞多位于 HRP 标记细胞的主要分布区,即内侧部、外侧部和背部。迷走神经复合体组双标细胞的分布与脊髓组的分布基本相同,仅双标细胞较稀少,约占脊髓组 HRP 标记细胞的19.2%,占迷走神经复合体组 HRP 标记细胞的20.3%。从而为室旁核后叶加压素神经元投射到迷走神经复合体和脊髓提供了直接证据。
刘汉涛朱长庚魏英
关键词:室旁核迷走神经脊髓
大鼠脑血管的肽能神经支配——光镜与免疫电镜研究被引量:2
1988年
本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脑血管壁的血管活性肠多肽(VIP)能神经支配。实验结果表明:VIP样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位于血管壁外膜或外、中膜交界处。在神经末梢之间和神经末梢与平滑肌细胞之间未见突触结构。VIP末梢直接紧贴平滑肌细胞,两者间最小距离为100nm。上述结果表明:脑血管除传统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支配外,还接受肽能神经支配。VIP神经对脑血管的调节作用可能借非突触释放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而实现。此外,本文还证实了P物质(SP)在脑血管的分布及讨论了SP对脑血管的调节功能。
卢金活朱长庚刘庆莹朱家祥刘汉涛陈阿青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多肽P物质免疫电镜脑血管
脊髓背角5-羟色胺纤维的来源和超微结构分布——HRP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和免疫电镜观察被引量:4
1988年
本文用HRP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和免疫电镜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脊髓背角内5-羟色胺(5-HT)能末梢的来源及其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脊髓背角内5-HT能轴突末梢主要来自延髓中缝大核及腹侧网状结构。脊髓背角内5-HT免疫反应阳性结构见于Ⅰ层及Ⅱ层外带,为细的无髓纤维和有髓纤维。标记末梢与未标记末梢之间主要形成轴-轴突触(标记末梢可为突触前成分,也可是突触后成分),偶尔可见轴-树突触,未见非突触释放的形态学图象。根据其超微结构特征,我们推测脊髓背角内5-HT能系统不是以弥散的非突触方式影响有关结构,而是以突触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背角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直接抑制一级传入冲动而发挥其镇痛作用。
刘庆莹朱长庚刘汉涛卢金活
关键词:脊髓背角细胞化学免疫电镜
大鼠弓状核内神经紧张素能和P物质能阳性结构的免疫电镜双标记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用包埋前免疫电镜双标记技术研究大鼠下丘脑内的神经紧张素(NT)和P物质(SP)分布的超微结构。证实在弓状核内存在NT样和SP样免疫反应阳性的胞体、树突和轴突。NT样和SP样免疫反应阳性的树突和轴突均可接受免疫反应阴性结构的非对称性传入突触。SP样免疫反应阳性轴突终末除可与免疫反应阴性的树突和胞体形成对称性传出突触外, 还可与NT样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形成对称性轴-体突触。本研究首次直接证实大鼠弓状核内的NT能神经元接受SP能神经的支配。
张喜京朱长庚刘汉涛卢金活
关键词:弓状核免疫电镜
视交叉后区内胆囊收缩素神经元与后叶加圧素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免疫电镜双标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应用包埋前(PAP)免疫电镜双标技术对大鼠下丘脑视交叉后区内胆囊收缩素(CCK)神经元和后叶加压素神经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先用DAB法显示VP免疫反应,充分洗涤后,再用钼酸铵-TMB法显示CCK免疫反应,经DAB-氯化钴稳定后作环氧树脂包埋。电镜观察发现:在视交叉后区内,VP样免疫反应产物呈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状或絮状沉淀,弥漫分布.CCK样免疫反应产物则为高电子密度的针状或块状,散在分布.VP样胞体较小,呈卵圆形。CCK样胞体为中等大,呈多角形.CCK样胞体和树突可由非CCK和非VP轴突末梢接受传入性突触.VP样轴突可由VP或非VP轴突末梢接受传入性突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CK样轴突末梢可与VP样轴突形成传出性轴轴突触:反之,VP样轴突也可与CCK样轴突建立传出性轴轴突触.以上结果首次证明:在视交叉后区不仅存在着CCK和VP神经元,而且,这两种肽能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相互调控的突触联系,这为进一步阐明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某些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超微结构依据。
朱长庚刘汉涛张喜京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免疫电镜
下丘脑室旁核内NPY神经元与CCK神经元相互关系的免疫电镜双标研究
1992年
应用包埋前免疫电镜双标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肽Y(NPY)和胆囊收缩素(CCK)神经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用Norgren法进行免疫电镜双标染色。结果在电镜下观察到:在室旁核内侧部,NPY样免疫反应产物呈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状或絮状,弥漫分布于胞浆;CCK样免疫反应产物则呈电子密度高的针状或块状,散在分布于胞浆,偶见于核内。有时,在一个神经末梢内既有浓重的颗粒状DAB反应产物,又有典型的针状TMB反应产物。在室旁核内,NPY和CCK神经元胞体互相混杂、交错存在,两者均为中等大细胞。在超微结构水平,NPY和CCK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可由非NPY、非CCK神经末梢接受传入突触联系;CCK神经元的树突还可接受其他CCK神经末梢的传入性自调节突触;CCK神经元胞体可接受NPY神经末梢的传入性突触,后者的突触前成分内可能有CCK与NPY共存。
刘汉涛朱长庚张喜京蔡秋云魏瑛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下丘脑室旁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