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福囝

作品数:31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6篇胃癌
  • 12篇肿瘤
  • 11篇细胞
  • 6篇溶瘤
  • 6篇溶瘤病毒
  • 6篇瘤病毒
  • 5篇癌细胞
  • 5篇PAK1
  • 4篇胃癌细胞
  • 4篇静脉
  • 4篇抗肿瘤
  • 4篇间皮
  • 4篇间皮细胞
  • 4篇腹膜
  • 3篇蛋白
  • 3篇药物
  • 3篇周期
  • 3篇胃肿瘤
  • 3篇细胞周期
  • 3篇小分子

机构

  • 27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肛肠医...
  • 1篇抚顺市中心医...

作者

  • 31篇刘福囝
  • 12篇徐惠绵
  • 10篇王振宁
  • 5篇刘璐
  • 5篇那迪
  • 4篇姜成钢
  • 3篇孙瑞佳
  • 3篇张晓旭
  • 3篇李丰
  • 2篇滕勇
  • 2篇徐昊
  • 2篇孙哲
  • 2篇徐岩
  • 2篇黄宝俊
  • 2篇黎瀚
  • 1篇佟建华
  • 1篇单连峰
  • 1篇王鑫
  • 1篇李新
  • 1篇赵文钺

传媒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腹部外科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第8届全国胃...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肿...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R2抑制剂的老药新用研究
目的 现阶段,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也在逐步展开。目前针对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中,VEGFR2 一直具有着重要地位。现阶段,国内外研究人员设计出许多针对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
黄翰伟刘福囝
关键词:VEGFR2老药新用
针对c-Met和VEGFR2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
目的 目前,胃癌靶向治疗药物中,阿帕替尼等VEGFR2 抑制剂具有着突出作用。然而,在VEGFR2抑制剂使用过程中,VEGFR2 抑制剂的耐药却困扰着诸多临床工作者。
黄翰伟刘福囝
关键词:C-METVEGFR2
捕获抗原的溶瘤病毒及其药物组合与制备和应用
一种捕获抗原的溶瘤病毒及其药物组合与制备和应用,属于纳米药物领域。该捕获抗原的溶瘤病毒,为经过具有抗原捕获功能的活性基团修饰的溶瘤病毒。通过在不影响溶瘤病毒本身杀伤能力的同时,在其外部进行具有普适性修饰活性基团,从而可以...
刘福囝徐臣陈丽婷黄翰伟段石杰
lncRNA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组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缺少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和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它能通过增强肿瘤的生长动力学,血管的形成,细胞骨架的形成或是瘤细胞异质型粘附,来增强肿瘤浸润和转移的能力。也可以与其他基因共同作用,来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但至今,对lncRNAs在肿瘤中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璐刘福囝
关键词:肿瘤浸润转移细胞骨架开放阅读框生长动力学核苷酸RNA
腹腔中由游离癌细胞分泌的TGF-β1影响腹膜间皮形态与功能进而促进癌转移的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胃癌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腹膜的破坏机制及TGF-β1抑制剂对腹膜的保护。方法:ELISA法检测胃癌分泌上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及在胃癌-腹膜相互作用中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的水平。观察TGF-β1抑制剂SB431542对腹膜癌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5种胃癌细胞系均能分泌大量TGF-β1,TGF-β1的分泌量明显多于其他细胞因子。Western证实了TGF-β1及其信号通路TGF-β1/Smad 2、3参与胃癌对间皮的损伤。胃癌上清能破坏间皮层,致损伤脱落,与TGF-β1共培养能明显影响间皮细胞生长。TGF-β1抑制剂SB431542可阻止胃癌上清对间皮的损伤。结论:胃癌上清中TGF-β1高表达,影响腹膜间皮形态与功能进而促进了癌转移,机制可能与Smad信号通路有关。TGF-β1抑制剂能减轻胃癌上清对间皮的损伤。
那迪刘福囝姜成钢徐昊王振宁徐惠绵
关键词:腹膜转移癌间皮细胞
GSE74602芯片数据中直肠癌关键基因与治疗药物的生物信息学筛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与治疗药物。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公共数据平台基因表达大棚车(GEO)下载芯片数据GSE74602,包括60个样本,其中30例结直肠癌样本,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样本。用R语言中的Limma包对正常组织和癌症组织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筛选出来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信号通路分析,同时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编辑,并且通过MCODE插件进行子网络模块分析,筛选出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核心基因。最后,用连通图数据库(c Map)分析具有潜在治疗结直肠癌的小分子药物。结果:总共筛选出231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22个上调基因,109个下调基因。GO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上调的基因富集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等,而表达下调的基因富集在免疫反应,细胞内信号级联和防御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发现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中氮及矿物质的代谢和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分泌(胆汁、胰液)的信号通路,而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参与药物代谢、细胞循环以及p53信号传导通路。子网络模块分析发现了一些在结直肠癌发生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如KIF20A、CENPF、NCAPG、PYY、IQGAP3;蛋白互作网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被映射到c Map上,筛选出若干个潜在治疗结直肠癌的小分子药物,如紫霉素、去甲骆驼蓬碱、斑鸠霉素等。结论:所发现的关键基因可能会成为诊断结直肠癌新的肿瘤标志物或者治疗结直肠癌的新的靶点;此外,筛选出的小分子药物有可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新型药物。
罗磊龚宝成刘福囝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阵列分析计算生物学
PEG化白蛋白修饰的溶瘤病毒静脉递送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PEG化白蛋白修饰的溶瘤病毒静脉递送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G化白蛋白修饰的溶瘤病毒静脉递送制剂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该溶瘤病毒静脉递送制剂由溶瘤病毒、白蛋白及PEG组成,该PEG化...
刘福囝庞志清黄翰伟刘铭扬孙孟驰
二氢嘧啶脱氢酶和胸苷酸合成酶表达与氟尿嘧啶类药化疗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胸苷酸合成酶(TS)蛋白表达与氟尿嘧啶类药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氟尿嘧啶类药联合奥沙利铂或多西紫杉醇方案进行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两周期行血液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DPD、TS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DPD阳性表达率为52.0%,TS阳性表达率为48.0%。DPD阳性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Borromann分型、组织分型、T分期、N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阴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Borromann分型、组织分型、N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分期TS蛋白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DPD蛋白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76.9%)显著高于DPD蛋白阴性表达组(25.0%,P<0.01),TS蛋白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58.3%)与TS蛋白阴性表达组有效率(46.2%)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差异显示WBC、PLT、CA199指标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1),而HGB、CEA、APF无显著性差异(P>0.05)。DPD阳性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65.5%,显著高于DPD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45.9%,P<0.05);TS阴性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5.4%,显著高于TS阳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41.7%,P<0.05)。结论DPD蛋白可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氟尿嘧啶类药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且能指导预后,TS蛋白亦能作为预后指导。
罗芮黄睿张佳星包诗洋卢慧雯王鑫刘福囝王振宁徐惠绵黄宝俊
关键词:胃癌二氢嘧啶脱氢酶胸苷酸合成酶新辅助化疗氟尿嘧啶
胃癌预后风险评估体系的确立与完善及其指导综合治疗的研究与应用
孙哲徐莹莹佟建华祝国莲黄宝俊姜成钢那迪刘福囝鲁翀
该项目采取基础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研究,主要包括:⑴总结了国内单中心、最大样本早期胃癌转移率、转移类型与病理生物学特点的关系,首次提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级新标准、类似早期胃癌...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
胃癌细胞与腹膜间皮相互作进用促腹膜纤维化致腹膜转移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抵御作用,模拟游离癌细胞在接触腹膜前通过其分泌物导致的腹膜增厚、纤维化的过程,同时观察了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反作用。方法: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共培养时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抵御作用;体内实验观察腹膜变化;电镜、光镜下观察体外实验中间皮层在胃癌-腹膜相互作用中的损伤和细胞骨架变化;采用Millicell小室共培养观察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反作用。结果:正常间皮细胞可防止肿瘤细胞对于腹膜的粘附,受损脱落后胃癌细胞可轻易粘附。体内外实验均显示接触胃癌细胞上清后腹膜间皮细胞受损、凋亡,并且受损残余的间皮可以反作用于癌细胞,使其迁移转移力提高。结论:正常间皮细胞可以抵御胃癌细胞的侵袭,受损伤刺激后的间皮细胞可以反作用于胃癌细胞促进其迁移及侵袭。
那迪郭澎涛徐岩刘福囝王振宁邢承忠徐惠绵
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腹膜纤维化间皮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