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坡
- 作品数:13 被引量:99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切-拉拔试验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为研究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层间黏结特性,采用自主研发的能施加水平推力的切-拉拔装置进行层间黏结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测试了不同温度、水平推力和黏层油用量等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复合试件的层间黏结强度,分析了各因素对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和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层间黏结强度与温度、水平推力和黏层油用量的关系,构建了低温、常温、高温3种温度下沥青路面在切-拉拔力综合作用下的层间黏结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推力削弱了层间黏结整体性能,层间黏结强度降低,当黏层油用量为0.8kg/m2时,水平推力由0 MPa增至0.2 MPa,其黏结强度降至原有的1/3;随着水平推力的增加,层间黏结强度随黏层油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但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最大黏结强度所对应的合理黏层油用量为0.8~1.0kg/m2;随着温度的升高,层间黏结强度迅速降低,温度越高,水平推力对层间黏结强度的影响幅度越大,当温度为50℃、水平推力为0.2MPa时,层间黏结强度降为0MPa;不同温度区间层间黏结强度下降趋势不同,低温最快、常温变缓、高温最慢;各因素对层间黏结强度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温度、水平推力、黏层油用量。
- 刘红坡艾长发RAHMAN Ali高晓伟邱延峻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拉拔试验黏结强度水平推力
- 有限元法在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介绍了有限元通用程序在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并对沥青路面结构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 刘红坡邱延峻
- 关键词:有限元法沥青路面
- 基于弯沉的沥青路面结构模量反算方法被引量:3
- 2005年
- 对现有的5类由实测弯沉反演沥青路面结构模量的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沥青路面结构模量反演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 刘红坡邱延峻兰波艾长发
-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模量反算弯沉盆
- 槽和黏层油对沥青混合料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确定沥青路面面层界面两侧材料组合(A)、界面压槽(B)、黏层油(C)及其交互作用(A×B,A×C,B×C)对层间抗剪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根据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击实法制备了3种类型的复合式马歇尔试件,试件的下层为AC-20,上层分别为AC-13、AC-20、OGFC-13.3种类型试件的界面情况分别为无槽无黏层油、无槽有黏层油、有槽无黏层油和有槽有黏层油.利用自制的沥青混合料层间剪切仪对试件进行了常温下(25℃)的直接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界面无任何措施的层间抗剪强度,黏层油,槽以及二者的联合3种工艺对界面名义抗剪强度的平均增加率分别为23.8%、42.9%及53.9%;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界面抗剪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B×C、A×C、A×B;其显著性为:A、B、C及因素B、C的交互作用B×C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为高度显著因素,交互作用A×B与A×C为次要因素.
- 刘红坡邱延峻蒋鑫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层间抗剪强度正交试验设计
- 层间接触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
- 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层状弹性体系为基础,设计时假定道路各结构层之间的接触面完全连续。然而,工程实践证明,沥青混凝土层与水泥稳定层之间以及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的层间界面粘接比较薄弱,处于完全滑动与完全连续的中间状态,层...
- 刘红坡
- 关键词:沥青路面有限元方法
- 文献传递
- 层间接触对沥青路面力学回应的影响
- 现实的沥青路面各结构层之间处于接触状态,而不是连续状态.本文采用有限元技术分别对路面连续模型和接触模型进行计算,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接触模型比连续模型更适合描述路面的力学特性.
- 刘红坡艾长发黄兵刘东
- 关键词:沥青路面层间接触有限元
- 文献传递
- 考虑拉裂缝的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评述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研究面临的挑战性,应用极限平衡法软件Slide、有限元法软件Phase2,分别从推力线分布状况、达到临界剪切强度折减时单元拉伸屈服分布状况角度出发,探讨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分析中引入拉裂缝的必要性;在极限平衡法基础上,利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拉裂缝分别在干燥和完全充水条件下的最不利深度;分析拉裂缝引入后对稳定安全系数、最危险滑面形态及条间法向力的影响,阐述拉裂缝水分充填对稳定性的不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敏感性分析法可较好地确定拉裂缝的深度;考虑拉裂缝后,滑块土条条间法向拉力消失,稳定安全系数降低,设计更趋于安全,拉裂缝完全充水将进一步加剧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安全系数的降低;滑面由上部垂线和下部圆弧共同组成,其形态更真实客观。
- 蒋鑫梁雪娇刘红坡姜春亮邱延峻
- 关键词:稳定性
- 高寒地区沥青路面主导病害调研与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以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病害调研资料为基础,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病害进行特征描述与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出该类地区沥青路面的主导破坏形式,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类似地区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也具有借鉴作用.
- 艾长发黄兵宋琼瑶刘红坡邱延峻
- 关键词:高寒地区沥青路面
- 基于层间状态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沥青路面各结构层之间处于接触状态,而不是连续状态。采用有限元技术对国道213郎川路试验段路面结构进行了接触模型和连续模型计算,对所得数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接触模型比连续模型更适合描述半刚性沥青路面的力学特性。
- 刘红坡邱延峻
- 关键词:道路工程有限元半刚性沥青路面
- 柔性基层在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在减缓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的半刚性材料层反射裂缝方面的不同效果,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技术,对半刚性材料层已有裂缝的4种路面结构进行了在车辆荷载和高寒地区的骤然降温综合作用下的热-力耦合分析。从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两方面,开展了上述4种路面结构对反射裂缝在沥青面层中的扩展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和半刚性材料层之间设置的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可大幅度减缓反射裂缝的扩展速度,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按照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应力吸收夹层、半刚性基层的顺序依次递减。
- 刘红坡邱延峻艾长发
- 关键词:道路工程反射裂缝应力强度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