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英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膜
  • 2篇结膜囊
  • 2篇角膜
  • 2篇角膜异物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学
  • 1篇眼科
  • 1篇眼科疾病
  • 1篇摘出
  • 1篇摘出术
  • 1篇失明
  • 1篇失明患者
  • 1篇视力
  • 1篇视力障碍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感染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内障

机构

  • 4篇北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刘英杰
  • 1篇冷瀛
  • 1篇施小茹
  • 1篇邵冬
  • 1篇于军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丝裂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的有效浓度及可能造成的眼损害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5只 ,施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对照组用BSS 0 3ml注入囊袋内进行水分离 ,实验组分别给予 0 0 1% ,0 0 2 % ,0 0 3% ,0 0 4% ,0 0 5 %丝裂霉素 0 3ml注入囊袋内进行水分离。术中均用玻璃酸钠先行保护角膜。随访 3个月 ,处死动物 ,手术显微镜及光镜观察后囊膜混浊情况、角膜透明度及炎症反应。结果 随访 3个月发现 ,后囊膜混浊多见于术后 2个月 ,时间越长 ,混浊范围越大。随用药质量浓度增加 ,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下降 ,未发现角膜、虹膜及睫状体损伤。结论 囊袋内应用丝裂霉素 ,并用玻璃酸钠保护角膜内皮 。
冷瀛刘英杰邵冬施小茹于军
关键词:丝裂霉素后囊膜混浊晶状体囊外摘出术白内障
突发失明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05年
刘英杰
关键词:心理护理
角膜异物与结膜囊细菌调查被引量:4
2005年
刘英杰
关键词:角膜
角膜异物与结膜囊细菌
2003年
角膜异物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取出角膜异物是眼科护士常做的一项手术操作。角膜异物取出术后的不良后果就是术后感染,严重者可能因此造成视力障碍,甚至丧失眼球。引起角膜异物取出术后感染的原因很多,本文仅就角膜异物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情况做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刘英杰
关键词:角膜异物结膜囊细菌眼科疾病术后感染视力障碍病例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