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劳海港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油气
  • 6篇凹陷
  • 5篇物理模拟
  • 4篇盆地
  • 3篇地质
  • 3篇断层
  • 3篇岩性
  • 3篇油气聚集
  • 3篇高邮凹陷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断裂带
  • 2篇岩性组合
  • 2篇油气聚集规律
  • 2篇砂体
  • 2篇气候
  • 2篇裂带
  • 2篇含油
  • 2篇干旱
  • 2篇干旱气候
  • 2篇渤海湾盆地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20篇劳海港
  • 9篇单亦先
  • 8篇陈清华
  • 4篇吴孔友
  • 3篇王永诗
  • 2篇陈建平
  • 1篇吴兆徽
  • 1篇崔营滨
  • 1篇郝雪峰
  • 1篇王勇
  • 1篇刘岩
  • 1篇王学军
  • 1篇高峰

传媒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五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充注动力对伸展断层输导类型的划分
前人对于断层输导类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将断层输导理解为油气在断层中运移的过程,但究其内涵及其油气的运移路径,应该细分为两个油气运移过程,即断层输导中“输”的过程和“导”的过程。其中“输”的过程是油气在断层带内的运...
单亦先劳海港王永诗陈建平
一种基于干旱气候约束下的沉积模式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相盆地古干旱气候约束下的沉积模式构建方法,尤其是适用于陆相湖盆干旱气候变化下的多种沉积相类型共生的情况。本发明针对陆相湖盆中对干旱气候变化下也存在相对潮湿和相对干旱的环境条件,开展以古气候约束条件下的沉积...
单亦先劳海港
冀中坳陷碳酸盐岩深层古潜山油气成藏有利条件被引量:11
2013年
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表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深层碳酸盐岩古潜山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为系统总结该区深层古潜山(深度大于4 000m)的油气富集规律,利用多种地震属性参数分析成果并结合区域地层对比认识,准确解析了深层古潜山的构造形态,确定了古潜山层位;在此基础上,根据测井、野外勘察和岩心分析等资料,研究了该区深层古潜山的油源、储集空间、盖层、油气输导等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总结了深层古潜山油气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深层古潜山多数在渐新世以后进入稳定深埋期,古潜山圈闭的形成时间早,相应的烃源岩埋藏深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生烃窗口跨度大、生排烃期长、热演化程度高,为古潜山成藏提供了油气源保障;②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孔、洞、缝组成的网络体系,埋藏深度对其物性影响较小;③2套上覆区域性盖层与5套古潜山内部直接盖层,为深层古潜山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④在断层、不整合面近源输导下,深层古潜山各类油气成藏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好的配置关系,形成以长6井、宁古1井等为典型代表的"新生古储"古潜山成藏模式。
陈清华劳海港吴孔友吴兆徽崔永谦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油气藏形成储集空间输导体系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西部深层油气倒灌的物理模拟实验被引量:3
2013年
以油气倒灌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震、地化、钻井、测井等资料,研究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西部油气倒灌的成藏机理。通过实验模拟油气在二次运移过程中以断裂(或微裂缝)为倒灌通道的过程,再现油气倒灌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Es3(中-下)亚段烃源岩与Es4(上)亚段油砂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且Es4(上)亚段发现的油藏埋深大于Es3烃源岩底界埋藏深度;Es3(下)地层压力系数在1.0~1.4之间,向上和向下压力系数均逐渐减小,是油气倒灌的动力;裂缝与断裂是切穿Es3烃源岩底界与Es4顶部之间泥岩隔层、连接烃源岩与储集层的运移通道。
郝雪峰单亦先劳海港
关键词:油源对比运移通道车镇凹陷渤海湾盆地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变换带演化特征及其控油规律被引量:4
2013年
依据断裂系产状及其断裂的组合特征分析,在东营凹陷中央背斜上识别出一个复杂的变换带。研究表明,该变换带的存在使中央背斜东、西部存在明显的构造差异。不同地质历史期变换带由不同的传递断层组成。沙四上亚段至沙二段沉积期,主要由控凹边界断裂产生的胜坨传递断层调节中央背斜内部的差异构造变形,沙一段至明化镇组沉积期,营66-1断裂则成为中央背斜变换带内主要的传递断层。变换带内主要传递断层具有明显的正斜滑分量,实验表明其形成的泥岩涂抹远远好于正断裂。这些断层的倾角及其正应力与油柱高度分别呈负、正相关性,且正应力在7~20MPa之间;传递断层良好的封闭性使得油气主要围绕传递断层下盘分布。明化镇沉积期传递断层的强烈活动造就了变换带中的油气比中央背斜其它构造部位更加富集。
劳海港陈清华刘岩李成豪高峰
关键词:东营凹陷应力状态油气聚集
高邮凹陷膝折状横向变换构造带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依据断裂位态的差异将高邮凹陷发育的断裂划分为六组断裂系统,不同构造运动期断裂系统的应力状态有所不同。根据断裂系统之间及其断层段间硬联接方式不同,分为离散斜交型、反向斜交型和汇聚斜交型三种硬联接类型,形成传递断层、走向斜坡...
劳海港陈清华
关键词:高邮凹陷
文献传递
高邮凹陷横向变换带特征解析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中部,根据断裂的发育特征,将高邮凹陷断裂划分为5个断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甄别出3个横向变换带.研究表明,高邮凹陷发育5个断裂系统,吴堡运动期与三垛运动期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不同,且同一构造运...
劳海港陈清华
关键词:油气勘探发育特征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济阳坳陷南部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及其油气聚集规律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济阳坳陷南部中、新生代不同构造运动期与多位态主断裂(系)相伴生的横向变换带特征。研究表明,印支运动期横向变换带为NNE向展布,由侧向挤压褶皱和侧断坡组成;燕山运动期横向变换带走向为NEE向,由传递断层和横向凸起构成;而喜马拉雅运动期横向变换带则表现为NW向,由走向斜坡和传递断层组成。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使其不同构造部位具有叠加与迁移演化的差异性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构造背景,造成了油气的差异聚集,其中变换带叠加可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变换带迁移则造成"满洼含油"的油气分布格局。
劳海港陈清华
关键词:复式油气聚集带
一种基于干旱气候约束下的沉积模式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相盆地古干旱气候约束下的沉积模式构建方法,尤其是适用于陆相湖盆干旱气候变化下的多种沉积相类型共生的情况。本发明针对陆相湖盆中对干旱气候变化下也存在相对潮湿和相对干旱的环境条件,开展以古气候约束条件下的沉积...
单亦先劳海港
文献传递
岩性差异变化对断层带结构影响的物理模拟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分解和统计相结合的实验原则,逐步考察了影响断层带结构变化的地层因素。通过对砂、泥岩力学性质及含量进行变换,模拟砂、泥岩地层中可能形成的断层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泥岩泊松比、泥岩含量是影响断层带结构及其内部单元规模的2个重要因素。单一的砂岩泊松比并不直接影响断层带结构类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实验中的砂岩主要表现为脆性变形的结果;但砂岩含量是影响断层带结构类型的重要因素。在泥岩含量一定的情况下,砂岩泊松比的变化影响断层带的宽度,且两者比值在1~1.33之间时断层带发育二元结构;砂岩泊松比低于0.28、泥岩泊松比低于0.34时,断层带形成疏松的一元型结构;当砂岩泊松比高于0.35、泥岩泊松比高于0.38时,断层带为紧闭的一元型滑动面。
单亦先劳海港王永诗陈建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