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百阳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翼状胬肉(pterygium)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翼状胬肉,中医称为"胬肉攀睛"。目前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以手术为主,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而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可以极大地降低术后复发率。
- 卢百阳姜海涛陶玥
- 关键词:翼状胬肉软性角膜接触镜
-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前联合bevecizumab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 卢百阳黄晓丽武志峰
- 抗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治疗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0例(216只眼)PCV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压检查、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及黄斑前膜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眼压、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BCVA及mfERG值。结果患者治疗后7 d、3个月、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后7 d,治疗后1年logMAR值明显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7 d、3个月、1年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后7 d,且治疗后CFT及CRT明显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周~6个月患者治疗前CRT明显高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BCVA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治疗后CRT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BCVA低于病程6个月~2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的Ring1、Ring2、Ring4、Ring5值及治疗后3个月和1年的Ring1、Ring2、Ring3、Ring4、Ring5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的Ring1、Ring2、Ring3、Ring4、Ring5值明显高于治疗后7 d和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注射治疗能有效恢复PCV患者视力,且对PCV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刘炳乾卢百阳王雪姜海涛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
- 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纤维层及黄斑厚度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4例66只眼,2型糖尿病(T2DM)无DR患者组20例32只眼,T2DM DR患者组39例46只眼,行PRP治疗组19例20只眼被纳入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乳头旁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PRP治疗后视乳头旁RNFL厚度(117.5±15.9)μm与DR组(118.7±18.7)μ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DR中明显增厚,PRP治疗后增厚明显。结论 DR行PRP治疗后近期RNFL无明显变化,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加重。
- 卢百阳武志峰孙松孟小妹谢志芳胡真真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一种眼科斜视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斜视钩,包括手柄、垂直钩杆和水平钩杆,所述水平钩杆末端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开设在所述水平钩杆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线槽向着所述水平钩杆的末端倾斜延伸。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改良现有斜视钩,方便在视网膜脱...
- 卢百阳刘炳乾刘加勇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关系的研究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
- 第一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分析EPCs在DR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20例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2...
- 卢百阳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08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当前全球致盲的重要原因。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视网膜的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黄斑水肿,最终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高血糖是公认的DR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DR还与多元醇代谢、糖基化终产物、甘油二酯-蛋白激酶C系统、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等有关,但至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目前DR的发病机制做一系统性的综述,为DR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卢百阳武志峰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细胞因子视网膜
- 一种眼科手术用多维度兼具的照明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科手术用多维度兼具的照明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眼科手术用多维度兼具的照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安装储存机构,使用时需要额外增设储存架;再者是,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进行单向角度调节进行光源补充,...
- 卢百阳刘炳乾匡薇薇郭智勇
- 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期并发症严重黄斑裂孔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期并发症严重黄斑裂孔进行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并有严重黄斑裂孔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所有患者均为Ⅱ~Ⅲ期黄斑裂孔,且黄斑裂孔发病时间>1年。检测患者在接受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记录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近视、远视、散光、眼压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预后,并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治疗前、后环形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总平均值(T-TA)、下方120°范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平均值(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上方120°范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平均值(SA)大于手术治疗前,环形区域的神经纤维指数值(NFI)小于手术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5年、糖化血红蛋白>6.56%、眼压>21 mmHg为影响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严重黄斑裂孔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期并发症严重黄斑裂孔的疗效理想,糖尿病病程>5年、糖化血红蛋白>6.56%、眼压>21 mmHg为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炳乾姜海涛卢百阳张自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手术治疗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时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方法 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生型DR(NPDR)组及增生型DR(PDR)组,每组各20例。选择同期门诊体检正常者20名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6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4组受检者外周血EPCs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NDR、NPDR及PDR组受检者外周血EPCs数量分别为(0.0179±0.0047)%、(0.0151±0.0086)%、(0.0123±0.1137)%、(0.0316士0.0294)%;PDR组受检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80,P〈0.05);NDR、NPDR组受检者外周血EPCs数量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4,P=0.73);NPDR组受检者外周血EPCs数量低于NDR组,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6.016,P=0.12)。结论NDR、NPDR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降低,PDR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显著增高。
- 王凡武志峰管怀进魏云玉卢百阳张洁
- 关键词:内皮造血干细胞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