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兰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套管井短源距全波测井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胡文祥,史学兰,等.套管井短源距全波测井实验研究.测井技术,1997,21(5):329~334针对短源距固井质量评价方法开展了实验模拟研究。物理模型按10∶1缩小,并制作了相应的缩小换能器。实验结果表明,当一界面存在流体环隙时,相对自由套管情形,套管波在幅度减弱的同时,频率显著增大;一、二界面水泥胶结的缺陷或环空水泥的缺失均导致后续导波的持续振荡;而环空水泥的缺失量的大小与套管波幅度最为密切,二者为三次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认为,在一定的井眼和套管尺寸条件下,用套管波幅度评价环空水泥缺失量是恰当的;一界面的评价仅用套管波幅度或衰减是不准确的,最好利用整个套管波列;而以前所未利用的后续导波的幅度对于环空水泥胶结缺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是一种值得利用的信息。
- 胡文祥刘银斌史学兰马飞
- 关键词:套管井全波测井测井
- 油井多相流动实验及测井解释模型被引量:9
- 1995年
- 依据漂移流动模型对井下流动的物理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流动模拟实验数据考察了仪器恻井响应与流体流动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可靠实用的生产测井解释模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有较高的解释精度。
- 吴锡令郭海敏汪中浩唐开宁史学兰
- 关键词:生产测井采油井测井解释
- 三相流动解释方法的研究——利用井下刻度的方法
- 1991年
- 辽河油田使用井下刻度的方法来研究垂直管道中三相流体的流动,已获得了初步效果。本方法是综合三相流动中所获得的涡轮流量计、流体密度、含水率等测井资料进行井下刻度计算,建立井下生产剖面。本文例举了8口井的测井资料,除简单计算外,还进行了所有地球物理测井信息的综合分析,划出准确的产液剖面。
- 史学兰
- 关键词:三相流动含水率
- 油水两相流动生产测井解释模型被引量:1
- 1992年
- 依据油水两相流动的漂流模型,对流动模拟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了生产测井的油水两相解释模型。利用实验资料对该模型与Halliburton的实验相关模型进行检验,从结果看,所建立的解释模型解释精度较高。这表明,该模型反映了油井内油水两相混合流动的物理机理,而且形式简单,应用方便,为改进油水两相流动生产测井解释提供了一种有实用意义的解释模型。
- 吴锡令王黎唐开宁史学兰
- 关键词:生产测井两相流动
- 生产测井在辽河油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 1991年
- 实践证实,生产测井在勘探开发中可以解决砂泥岩剖面的油气井、注蒸汽的稠油井、裂缝性储集层的油气并及各种工程问题.利用大量的生产测井资料,可以准确掌握油气井的生产动态及底水推进情况,为高含水采油确定堵水方案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辽河东胜堡油田裂缝性储层的动态监测情况。
- 史学兰
- 关键词:生产测井裂缝性储集层油气藏
- 油田开发中生产测井资料的应用与分析
- 1989年
- 生产测井是油田开发中多产油、气,降低产液含水量的重要手段,其任务就是利用生产测井的资料来解决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美国吉尔哈特测井公司的DDL-Ⅱ、Ⅲ系列的测井技术、解释方法及经验。通过四年多的实践,DDL-Ⅱ、Ⅲ系列在辽河油田开发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见到了明显效益。
- 史学兰
- 关键词:油田生产测井
- 油水两相流动生产测井解释模型被引量:6
- 1992年
- 依据油水两相流动模型,对流动模拟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建立了生产测井油水两相解释模型。利用实验资料对该模型与实验相关模型的检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解释模型不仅理论依据充分,反映了油井内油水两相混合流动的物理机理,而且形式简单,应用方便、解释精度较高,为改进油水两相流动生产测井解释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新方法。
- 吴锡令王黎唐开宁史学兰
- 关键词:生产测井二相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