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恒星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5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省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初步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资料及后期转归。方法 9例血管炎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确诊。9例患者均使用激素治疗,加用环磷酰胺7例,加用羟氯喹4例,加用吗替麦考酚酯2例,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1例。结果 9例患者均随访1年,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余8例患者激素、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逐渐减量,病情平稳。结论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消瘦患者,需检测ANCA免疫学指标,相关影像学指标有助于病因诊断,明确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累及肺脏、肾脏的患者,需积极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 黄磊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史恒星
- 关键词:血管炎抗体抗核文献复习
- 鼻息肉首发Churg-Strauss综合征1例回顾性分析
- 2015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发现头部包块3年就诊。患者于3年前发现右侧头颅颞部包块,约2cm×1cm×1cm,活动度差,轻压痛,未特殊处理。后患者头部包块逐渐增多、增大,累及双侧额部、颞部以及左颈后部,未正规诊治。
- 黄磊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史恒星裴必伟滕岩
- 关键词:鼻息肉CHURG-STRAUSS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 双能量CT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探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6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8例非痛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再将96例痛风患者根据有无痛风石分为痛风石组(16例)和无痛风石组(80例);根据病程将痛风患者分为早期(病程≤12个月, 17例)、中期(13~36个月, 12例)及晚期(病程>36个月, 6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高低将痛风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尿酸≤420μmol/L, 29例)和高尿酸组(尿酸>420μmol/L, 6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ECT检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病程痛风患者、不同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有无痛风石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中期及晚期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分别为52.94%(9/17)、58.33%(7/12)、83.58%(5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中期>早期。高尿酸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76.12%高于正常尿酸组的72.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石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100.00%高于无痛风石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CT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显著,其可作为痛风早期及合并痛风石患者的诊断及评估病情的方法之一,对指导痛风治疗及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 史恒星谢向良柯丽萍余敏滕岩董丹丹姜鸿
- 关键词:痛风双能量CT尿酸盐结晶痛风石尿酸
- 解毒化瘀法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51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法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7例轻、中度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羟氯喹+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组(硫酸羟氯喹+白芍总苷胶囊+解毒化瘀中药),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s 74.24%)。治疗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仅IgA、CRP、ESR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法可提高西药治疗SS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谢向良史恒星柯丽萍王进余敏裴必伟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解毒化瘀法白芍总苷硫酸羟氯喹
- 血清抗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抗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I4)抗体水平和其它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以评估其在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PADI4抗体水平,并研究其与RA患者DAS28评分、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antibody,AKA)、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血清中抗PADI4抗体阳性率为47%,明显高于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PADI4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43%,特异性为92%。相关性分析显示抗PADI4抗体水平与DAS28评分、抗CCP抗体无相关性(r=-0.025,P=0.82;r=-0.058,P=0.60)。RF阴性患者PADI4抗体阳性50%;AKA阴性的患者PADI4抗体阳性43%;抗CCP抗体阴性的患者抗PADI4抗体阳性60%。结论RA患者血清中抗PADI4抗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有助于RF、抗CCP抗体及AKA阴性RA的诊断。PADI4可能是RA的一个致病性抗原并在RA的发病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史恒星钱龙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张宏
- 关键词:自身抗体
- 血清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意义
- 史恒星钱龙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张宏
- 钱先应用药对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 2016年
- 钱先认为,干燥综合征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虚当责之为气血阴阳亏虚,尤以阴虚为本,实当责之燥毒、瘀血、络痹。病位多在肺、脾胃、肝、肾。治疗总以养阴生津为先,配以解毒、化瘀、通络等法。药对组合灵活精妙,临证运用获效颇佳,更能适应本病错综复杂的病情需要。
- 董丹丹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史恒星黄磊裴必伟滕岩徐健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名医经验
-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基因4‐94位点/(rs2240340/)和4‐104位点/(rs174803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布特点...
- 史恒星
- 关键词:PADI4
- 文献传递
-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
- 史恒星钱龙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
-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
- 2009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s,RA)是一种抗原驱动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破坏性滑膜炎症,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并可引起关节外器官受累。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其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尤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最为重要,约占所有致RA发病因素的35%,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其他非HLA基因也参与了RA的发病。
- 史恒星钱龙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精氨酸蛋白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