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为德

作品数:19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肿瘤
  • 5篇肿瘤患者
  • 5篇细胞
  • 4篇血功能
  • 4篇血栓
  • 4篇止凝血
  • 4篇止凝血功能
  • 4篇凝血功能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浆
  • 3篇凝血
  • 3篇粒细胞
  • 3篇老年
  • 3篇化疗
  • 3篇急性
  • 3篇骨髓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血液学研...

作者

  • 19篇叶为德
  • 12篇胡钧培
  • 9篇朱琦
  • 5篇唐勇
  • 4篇陈琼
  • 4篇窦红菊
  • 4篇姚一芸
  • 4篇邹丽芳
  • 4篇程毅敏
  • 3篇励菁菁
  • 3篇乐忠庆
  • 3篇刘隽
  • 2篇汪蕾
  • 2篇庄衍
  • 2篇杨景文
  • 2篇杭海芳
  • 2篇邹丽芳
  • 1篇俞夜花
  • 1篇唐勇
  • 1篇熊立凡

传媒

  • 7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在DIC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血浆前体蛋白(TpP)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人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7例DIC病人、45例Pre-DIC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BPC、PT等DIC常规检测,以及包括TpP在内的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激活和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 DIC患者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或P<0.001或P<0.05)。Pre-DIC患者组的分子标志物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TpP在DIC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0%,而特异性为96%。结论 TpP可作为DIC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既敏感又特异,且对DIC的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指标。
邹丽芳陈琼窦红菊叶为德乐忠庆胡钧培
关键词:血栓前体蛋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脐血血浆化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研究脐血血浆(CBP)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的体外化疗增敏作用。方法:以AML细胞株HL鄄60细胞为实验对象,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CBP或人重组粒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鄄CSF)作为实验组或阳性对照组,不加CBP和rhGM鄄CSF的HL鄄60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培养48h后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检测;各组细胞再加入阿糖胞苷(Ara鄄C)培养,24h后进行细胞增殖测定。结果:经过48h孵育,CBP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再与Ara鄄C作用,细胞的生长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受抑。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BP与rhGM鄄CSF相似,可通过促进HL鄄60细胞进入S期增强对Ara鄄C的敏感性。
姚一芸程毅敏朱琦叶为德唐勇胡钧培
关键词:脐血血浆化疗阿糖胞苷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增敏作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栓栓塞症患者抗活化的蛋白C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抗活化的蛋白 C(APCR)现象在中国人血栓栓塞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 APTT法检测 APCR敏感 比率(APCR-SR)来研究40例深静脉血栓症(DVT)患者、5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的APCR发生率;用多聚酶 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来检测FV Leiden突变;用免疫火箭电泳测血浆总蛋白S和游离蛋白S。结 果 正常人的正常化APCR-SR(n-APCR-SR)为0.93±0.32,DVT组和脑血栓组各有6例n-APCR-SR<0.61,APCR发生率分 别为15%和11.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没有检测到FV Leiden突变;DVT组的蛋白S测值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 别。结论 APCR可能是中国人群血栓栓塞症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在不同种族中,致病机理不同。
胡钧培乐忠庆熊立凡叶为德杨景文王鸿利
关键词:血栓栓塞DVTAPCR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复方氯己定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复方氯己定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O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血液内科接受诱导化疗后并发OM的AML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和含rhGM-CSF的含漱液交替含漱,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OM愈合所需时间和口腔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口腔真菌感染率及肠外营养支持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含rhGM-CSF的含漱液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有效地治疗化疗相关OM,显著降低口腔真菌感染率,促进口腔黏膜恢复。
陈琼刘隽唐勇叶为德程毅敏
关键词:氯己定
盐酸帕洛司琼联合GDP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评价盐酸帕洛司琼联合GDP(Palonosetron-GDP)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Palonosetron-GDP方案治疗28例老年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接受3个疗程以上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分析,同时随访患者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接受3个疗程以上Palonosetron-GDP方案化疗,其中6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23.1%),10例部分缓解(部分缓解率38.5%),总有效率61.5%。26例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3月(95%CI:4.7~7.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而非血液学毒性尤其是消化道不良反应轻微,其中化疗诱导恶心和呕吐不良反应Ⅰ级2例,Ⅱ级1例,没有Ⅲ~Ⅳ级呕吐反应。结论 Palonosetron-GDP方案是老年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挽救治疗方案,其中盐酸帕洛司琼能有效预防化疗诱导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而不影响其疗效。
杭海芳朱琦唐勇邹丽芳姚一芸汪蕾程毅敏叶为德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化疗
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动态检测和比较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服用沙利度胺前后血浆内皮素-1、凝血酶调节蛋白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水平以及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活性,抗凝血酶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α_2-抗纤溶酶抑制物的活性。结果服用沙利度胺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1、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以及血浆D-二聚体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抗凝血酶活性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沙利度胺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调节抗凝及纤溶活性而增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动静脉血栓的风险。
朱琦胡钧培叶为德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止凝血功能
健康老年人部分止凝血指标的变化被引量:5
2000年
本文测定一组健康老年人的血液粘度、血细胞触变性、粘弹性、纤维蛋白原 (Fg:A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Ag)、抗凝血酶 活性 (AT- :A ) ,和内皮素 - 1(ET- 1)。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较中青年人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同时老年人的 Fg:Ag、v WF:Ag和 ET- 1升高 ,AT- :A下降 。
乐忠庆胡钧培窦红菊邹丽芳叶为德杨景文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栓前状态止血凝血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观察止凝血功能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rma,MM)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16例MM患者进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P-选择素)、凝血因子Ⅱ、Ⅴ、Ⅶ、Ⅶ、Ⅸ、Ⅹ、Ⅺ活性、抗凝血酶(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聚体(D-D)、纤溶酶原活性(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α_2-抗纤溶酶抑制物(α_2-PI)及内皮素-1(ET-1)、凝血酶调节蛋白(TM)的测定,并将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M 患者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TM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01),而凝血因子Ⅱ、Ⅷ、Ⅹ活性、Fbg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虽有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患者存在着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是临床出血的主要原因,但同时血液粘度增加,血流缓慢不畅,损害毛细血管,也可造成或加重出血。
邹丽芳胡钧培叶为德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止凝血功能血小板出血
血液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2010~2013年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血液科2010~2013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48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9.2%,革兰阳性菌占27.1%,真菌占3.7%.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最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结论:血液科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前建议用革兰阴性菌为主兼顾革兰阳性菌的广谱抗菌活性强的抗菌药物.
励菁菁陈琼叶为德朱琦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病原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异常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止凝血指标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浓度变化.初步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异常的原因。方法测定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TF、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活性以及Fbg、D二聚体、tPA、IL-6、TNFα血浆浓度,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TF、Fbg、D二聚体、tPA血浆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或P<0.01)。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止凝血指标异常,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均处于激活状念。
姚一芸胡钧培叶为德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止凝血功能IL-6TNF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