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恒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软骨
  • 3篇软骨细胞
  • 3篇吡咯喹啉醌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骨细胞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炎
  • 2篇韧带
  • 2篇髌骨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超微结...
  • 2篇膜电位
  • 2篇MRI测量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性关节炎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叶恒
  • 7篇李皓桓
  • 6篇柯陈荣
  • 4篇孟羿彬
  • 3篇彭文飞
  • 1篇王涛
  • 1篇孟翼彬
  • 1篇汪喆
  • 1篇杨法宝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吡咯喹啉醌对兔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兔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Huhh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右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兔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1×10^4μmol/LPQQ,0.2ml/kg,3d1次,连续6周;对照组兔行关节腔内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伪手术组兔仅暴露关节,不进行药物处理。术后6周行膝关节前后位X线检查,并行Kellgren-Lawrance评分;观察股骨髁关节面大体形态并行软骨PelletierJP评分;制备切片行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Mankin评分;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透射电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线粒体形态和数目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和伪手术组Kellgren—Lawrance评分为1.49±0.45、5.69±1.08、0.28±0.06;JP评分为1.46±0.42、2.75±0.60、0.08±0.04;膝关节组织学Mankin评分为2.68±0.86、6.95±1.46、0.25±0.06;凋亡软骨细胞所占总细胞数目的比例为(5.60±1.20)%、(35.30±4.90)%、(0.704-0.30)%;实验组、对照组和伪手术组电镜下软骨细胞线粒体数为3.40±0.68、1.24±0.45、6.40±1.20;上述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Ⅱ型胶原纤维组织结构良好,而对照组软骨Ⅱ型胶原缺失。结论关节腔内注射PQQ可保护软骨细胞,减轻关节软骨结构及功能的破坏,减缓关节软骨退变。PQQ可能是通过保护软骨细胞线粒体而发挥作用。
李皓桓孟羿彬叶恒柯陈荣彭文飞
关键词:骨关节炎吡咯喹啉醌软骨细胞
吡咯喹啉醌对软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研究吡咯喹啉醌对软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软骨细胞后,用白细胞介素-1β(10ng/ml)刺激软骨细胞凋亡,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吡咯...
李皓桓叶恒彭文飞王涛柯陈荣
关键词:吡咯喹啉醌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超微结构
吡咯喹啉醌对软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软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用白细胞介素(IL)·1β10μg/L刺激软骨细胞,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PQQ(0、1、10、100、1000、10000nmol/L)共同处理24h后观察线粒体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JC一1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经IL-1B作用后,软骨细胞线粒体截面面积、截面周长和直径[(90.28±27.28)μm2、(70.47±22.88)p.m、(16.83±1.13)μm]均较正常对照[(50.26±24.35)μm2、(35.28±16.67)μm、(12.16±1.51)μm]增加,线粒体出现肿胀受损表现。100nmol/LPQQ可拮抗IL-1β的损害作用[(74.79±21.54)μm2、(55.43±21_56)μm、(15.03±0.69)μm];10000nmol/LPQQ拮抗作用减弱[(89.164-28.56)μm2、(67.39±21.77)μm、(16.51±1.51)μm];CCP阳性对照组及A—F组橘红色线粒体荧光百分率(%)分别为(1.1±3.3、88.4±4.1、20.6±2.8、26.4±3,8、34.7±3.6、57.8±4.4;31.4±3.8、16.5±3.2),PQQ浓度在1、lO、100、1000nmol/L时橘红色线粒体荧光百分率较IL-1B组均明显升高(P〈0.05);PQQ浓度为100nmol/L时橘红色线粒体荧光百分率最高;PQQ浓度为10000nmol/L时对线粒体膜电位表现抑制作用。结论PQQ对软骨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及膜电位具有保护作用。
李皓桓叶恒彭文飞
关键词:吡咯喹啉醌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
应用MRI测量髌骨及髌韧带的参数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通过MRI测量髌骨和髌韧带的参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方法 无髌骨损伤,伴随有或无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141例,行膝关节MRI检查.在MRI矢状面图像上测量髌骨长度和厚度以及髌韧带的长度.结果 总样本髌骨的平均长度、厚度及髌韧带长度分别是(41.1±3.6)mm、(21.4±1.7)mm、(41.5±5.2)mm,无韧带损伤组(A组)髌骨平均长度和厚度及髌韧带长度分别是(43.2±3.2)mm、(20.4±1.5)mm、(42.2±5.2)mm;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良好组(B组)患者髌骨平均长度和厚度及髌韧带长度分别是(40.3±2.8)mm、(22.6±1.3)mm、(40.4±4.3)mm;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恢复不良组(C组)患者髌骨平均长度和厚度及髌韧带长度分别是(42.4±2.7)mm、(20.7±1.4)mm、(45.4±4.1)mm.B、C组患者髌韧带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建术后不良患者髌韧带松弛.结论 通过MRI测量髌骨和髌韧带的相关数据,为膝关节疾患的诊断及手术提供参考数据.
孟羿彬李皓桓叶恒柯陈荣
关键词:髌骨髌韧带磁共振成像
应用MRI测量膝骨性关节炎滑膜厚度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合并滑膜炎的严重度评估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MRI检查。应用MRI的T2加权像检查膝关节内滑液含量和用梯度回波(GRE)检查滑膜厚度,应用ROI体积测量方法测量滑膜厚度,包括内外侧间沟和内外侧髌上囊4个区域,每个区域分0~3级,总计最大12级。其中随机选择12例患者在60d后行MRI检查并对膝关节症状进行评估,膝关节症状的评估应用Western Ontario大学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OA in-dex)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用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SPGR)序列来测量软骨体积。结果:滑膜的厚度为(1.82±0.52)级,内侧室的测量等级是(1.77±0.58)级,外侧室为(1.88±0.67)级,髌上囊和隐窝的测量等级分别是(1.95±0.50)级、(1.70±0.68)级。滑膜炎的严重程度和软骨体积的缺失有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MRI可以准确和有效地测量膝骨性关节滑膜炎的严重程度。
叶恒李皓桓孟羿彬柯陈荣杨法宝
关键词:骨关节炎滑膜炎磁共振成像评分系统
重建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骨前缘固定人工韧带及自体肌腱技术重建MPFL治疗髌骨不稳定11例。结果随访12个月,无一例复发髌骨脱位。术后12个月髌股适合角平均值为(-7.3±3.4)°,外侧髌股角平均值为(7.2±1.5)°,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为(94±5)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髌骨前缘筋膜固定人工韧带及自体肌腱移植物技术重建MPFL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式。
柯陈荣李皓桓叶恒孟羿彬
关键词:髌骨脱位自体肌腱人工韧带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年龄18~65岁的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应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每次涂抹2—4g,3~4次/a,但总量不超过10g,/d。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测量其颈部活动度,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8天的颈部活动度分别为(37.1±8.1)°、(40.4±7.2)°、(43.8±7.7)°;对照组分别为(37.9±8.6)°、(39.3±8.1)°、(42.8±8.2)°。治疗第4天与第8天时与治疗前比较发现,颈部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3.8±1.8)d,早于对照组的(4.6±1.4)d;试验组最佳作用时间也早于对照组[对照组为(7.6±1.8)d,研究组为(6.2±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3.9%(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9%(24/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不良反应有3例,表现为局部发红;对照组中1例局部发红,1例局部瘙痒,均未行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二乙胺盐乳胶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起效较快,能较快达到最佳作用时间,有较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
叶恒李皓桓孟翼彬汪喆柯陈荣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双氯芬酸钠凝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