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西就

作品数:73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麻醉
  • 15篇手术
  • 12篇术后
  • 11篇硬膜
  • 11篇硬膜外
  • 10篇镇痛
  • 9篇切除
  • 9篇芬太尼
  • 9篇腹腔
  • 9篇腹腔镜
  • 7篇老年
  • 6篇异丙酚
  • 6篇切除术
  • 6篇丙酚
  • 5篇术后镇痛
  • 5篇并发
  • 4篇瑞芬太尼
  • 3篇胆囊
  • 3篇蛋白
  • 3篇血气

机构

  • 4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3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大学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海南省农垦那...

作者

  • 72篇叶西就
  • 14篇曹铭辉
  • 10篇杨勇志
  • 9篇陈瑞霞
  • 9篇彭书崚
  • 8篇梁建军
  • 8篇杜素娟
  • 8篇杨涛
  • 7篇陈美贤
  • 6篇彭俊
  • 6篇黄海明
  • 6篇卢桠楠
  • 6篇陆福鼎
  • 5篇纪风涛
  • 5篇蔡肖衡
  • 5篇曹德雄
  • 5篇廖朝霞
  • 5篇苗利萍
  • 5篇吴强
  • 4篇彭玉璇

传媒

  • 33篇岭南现代临床...
  • 6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东药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年份

  • 4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0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主动脉转流对阻断所致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主动脉转流对阻断所致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方法选择24只健康小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阻断组和70%转流组。阻断组在腹腔上动脉开口以上1cm处阻断腹主动脉;70%转流组在阻断腹主动脉的同时行主动脉转流;对照组除不阻断腹主动脉外,其余操作同阻断组。术中监测动脉压、动脉血气、肝肾功能、尿量。术后观察小猪生存和截瘫情况,术后1个月观察截瘫恢复状况及肝肾功能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阻断组小猪术后1只死亡,全部出现截瘫,且不能恢复;阻断解除后,机体出现严重酸中毒;阻断腹主动脉1h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但能恢复。转流组小猪无死亡、无截瘫;阻断解除后,机体无酸中毒;肝肾功能也不会出现损害。病理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时各组小猪的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转流组小猪腰段脊髓病理切片未见异常改变;阻断组小猪在受损平面以下脊髓灰质前角呈液化坏死灶改变,神经元消失。结论70%的转流量能很好地保护阻断所致的脊髓损害,且能达到个体化的目的。
叶西就蔡肖衡毛小燕梁建军吴强纪风涛曹铭辉苗利萍
关键词:脊髓保护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1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10)。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血糖、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PETCO2、PaCO2及血糖均升高。B组患者术中循环系统较A组稳定,B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A组。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肝切除术,麻醉方式以选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为宜,术中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及血糖的监测,并注意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
吴强梁建军叶西就曹铭辉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腹腔镜肝切除术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乳腺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乳腺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90例全麻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A组(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B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右美托咪啶0.02μg/(kg.h);C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右美托咪啶0.04μg/(kg.h),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手术前(T0),手术后2h(T1),4h(T2),8h(T3),24h(T4),48h(T5)时的心率(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疼痛(VAS评分法)和镇静评分(Ramsay分级法)。并观察术后48h内有无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三组术后的血压均高于术前,但术后B、C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均较A组更稳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8h内B、C两组和A组比较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有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于B、C组,C组嗜睡发生率大于A、B两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与氟比洛芬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术后镇痛。
陈美贤卢桠楠杨涛叶西就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乳腺手术
右美沙芬超前镇痛作用在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2004年
曹铭辉苗利萍梁玉琼叶西就杨涛梁建军
关键词:超前镇痛右美沙芬上腹部手术疼痛N-甲基-D-天门冬氨酸
不同浓度的盐酸甲哌卡因在下肢手术患者腰丛阻滞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三种浓度的盐酸甲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腰丛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成年患者75例,ASAⅠ~Ⅱ级,根据局麻药浓度的不同,分0.25%组、0.5%组和0.75%组,每组25例。三组均在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单侧腰丛阻滞,分别注入浓度为0.25%、0.5%、0.75%的盐酸甲哌卡因35 mL。观察腰丛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阻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0.25%组、0.5%组、0.75%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23.7±3.8 min、15.5±3.4 min、10.2±3.1 min,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0.75%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长于0.5%组(P<0.01),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快于0.5%组(P<0.01)。0.75%组和0.5%组的阻滞范围评分大于0.25%组(P<0.05),0.75%、0.5%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0.75%、0.5%两组均在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0.25%组的阻滞效果不佳,有11例患者(44%)需改为全身麻醉才完成手术。三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全身中毒、硬膜外阻滞、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盐酸甲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成年患者腰丛阻滞,0.5%~0.75%的浓度可获得满意的阻滞效果。
袁圆黄海明叶西就罗建伟
关键词:腰丛阻滞有效性安全性
利多卡因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因子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粘附脐带静脉内皮细胞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预处理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30 min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选择素E(CD62E)、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分析NF-Kappa B(NF-κB)通路蛋白的改变,并通过细胞粘附实验评估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肝癌细胞(Hep G2)粘附于HUVECs的影响。结果利多卡因预处理可以明显抑制p65并抑制Hep G2粘附于HUVECs。q RT-PCR结果表明利多卡因预处理可明显抑制TNF-α刺激后的CD62E、VCAM-1和ICAM-1表达水平的增高。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进而抑制细胞粘附因子表达并抑制结肝癌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
苏泽耿叶西就
关键词:利多卡因细胞粘附因子肝癌细胞NF-ΚB通路
不同传入神经损伤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BDNF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传入神经损伤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腓肠神经损伤组(SUR组)和腓肠肌一比目鱼肌(GS)神经损伤组(GS组)。SUR组和GS组分别暴露腓肠神经和GS神经并剪断,S组仅暴露腓肠神经和GS神经而不剪断。于术前1d和术后3、7d时测定大鼠机械痛阈。于术后7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术侧L5的DRG和脊髓节段,测定脊髓背角的BDNF表达,计算BDNF阳性神经元和受损神经元(ATF-3阳性神经元)占总DRG神经元的百分比和ATF-3阳性神经元中BDNF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结果与术前1d时比较,GS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降低(P〈0.01)。与S组和SUB组比较,GS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背角BDNF表达上调,BDNF阳性神经元占总DRG神经元的百分比升高(P〈0.01);S组和SUR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UR组比较,GS组ATF-3阳性神经元占总DRG神经元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TF-3阳性神经元中BDNF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切断来自大鼠骨骼肌的传入神经可形成神经病理性痛,其原因与上调DRG和脊髓背角中BDNF的表达有关;而切断来自皮肤的传入神经则不会形成神经病理性痛。
杨涛叶西就王志彭书崚
关键词:传入通路脊髓
焦虑对子宫切除和/或附件切除术病人硬膜外阻滞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焦虑是对外界威胁的心理适应性反应,其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长期焦虑还可改变心血管的调节机制.冠心病病人的焦虑情绪还可能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1].焦虑状态会影响到麻醉管理.有研究表明术前焦虑能增加全麻诱导药物的用量[2].椎管内麻醉由于阻滞了交感神经等因素可导致血压下降,其下降的程度与禁食、脱水、心血管病等多种因素有关;然而,心理因素对麻醉手术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尚未定论.本研究拟观察焦虑对子宫切除和/或附件切除术病人硬膜外阻滞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曹德雄曹林叶西就林道炜赵一凡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冠心病病人血液动力学附件切除术子宫切除神经内分泌反应
两种麻醉方式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LH)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LH息儿60例,年龄1~5岁,随机分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C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检测动脉血气,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麻醉费用。结果:C组气腹后各时点Cor、NE、E、ACHT水平与气腹前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气腹后上述各指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且显著高于C组同时点(P〈0.05)。与气腹前比较,C组气腹后MAP及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息儿气腹30min后PaCO:均显著增加(P〈0.05),停气腹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C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快于G组[(14,7±4.9)minvs(22.1±5.4)min,t=-5.583,P=0.000];C组术后镇痛需求率显著低于G组(5/30vs13/30,x^2=5.079,P=0.024),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30vs11/30 ,x^2=2.052,P=0.152);C组麻醉费用比G组明显减少[(599±62)元vs(1964±238)元,t=-30.504,P=0.000]。结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有效抑制小儿LH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且经济安全,患儿术毕苏醒质量改善。
纪风涛蔡肖衡吴强梁建军杨勇志叶西就苗利萍曹铭辉
关键词:小儿骶管阻滞腹腔镜疝修补术应激反应
不同容量复方倍他米松硬膜外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比不同容量复方倍他米松硬膜外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我科疼痛门诊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68例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选取颈椎C6~7间隙作为穿刺点,按照硬膜外操作规程穿刺置管成功后,将得一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A组患者稀释至40mL注射,B组稀释至20mL注射,然后对照疗效。结果本组第一疗程结果2周后,总有效率A组为97.1%(34/35),B组是84.8%(28/33)(P<0.05)。两组在穿刺过程及第一疗程结束后两周复诊未见头晕、恶心、神经损伤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本组6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个月,未完成随访的4例均为临床无效患者。结论不同容量复方倍他米松硬膜外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但大容量组疗效优于小容量组。
李卫星卢桠楠陈瑞霞叶西就
关键词:硬膜外注射神经根型颈椎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