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春欣

作品数:21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配合物
  • 7篇晶体
  • 7篇晶体结构
  • 6篇光物理
  • 4篇催化
  • 3篇杂环
  • 3篇杂环卡宾
  • 3篇物理性质
  • 3篇抗癌
  • 3篇抗癌活性
  • 3篇化合物
  • 3篇活性
  • 3篇活性研究
  • 3篇光物理性质
  • 3篇光物理研究
  • 3篇发光
  • 3篇N-杂环卡宾
  • 3篇CU
  • 3篇ER
  • 3篇LN

机构

  • 13篇嘉兴学院
  • 8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吕春欣
  • 6篇牛淑云
  • 5篇金晶
  • 4篇钟伟
  • 4篇刘小明
  • 4篇迟玉贤
  • 2篇王兆龙
  • 2篇叶玲
  • 2篇吴丽
  • 2篇陈华英
  • 1篇侯淑华
  • 1篇李野
  • 1篇杨光第
  • 1篇朱文婷
  • 1篇王秀艳
  • 1篇金晶
  • 1篇何亚兵
  • 1篇李淑梅
  • 1篇杨光弟
  • 1篇汤立军

传媒

  • 5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第七届全国配...
  • 1篇2015年中...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07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N-杂环卡宾银(金)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2015年
以N-杂环卡宾——1,3-双(苄基)苯并咪唑盐酸盐(L1)和1,3-双(苄基)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2)为配体,Ag和Au为中心金属原子,经金属交换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N-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Ag(L1)2]BF4(1)和[Au(L2)2]BF6(2)}。1和2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X-单晶衍射表征。1(CCDC:992 423)和2(CCDC:1 047 285)均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1的晶胞参数a=8.371(10),b=11.006(14),c=11.335(15),α=107.756(3)°,β=93.266(2)°,γ=112.155(3)°,V=903.5(2)3,Z=1,Dc=1.455 g·cm-3,R1=0.051 0,ωR2=0.122 8。2的晶胞参数a=8.398(10),b=10.722(15),c=11.705(18),α=70.122(2)°,β=87.642(2)°,γ=69.591(2)°,V=925.4(2)3,Z=1,Dc=1.684 g·cm-3,R1=0.037 3,ωR2=0.096 6。1和2均为中心金属原子与2个配体的卡宾碳原子形成二配位体的结构模式。
颜茹霞吴丽陈华英石岑吕春欣
关键词:N-杂环卡宾银配合物金配合物晶体结构
异核金属N-杂环卡宾化合物的合成、结构
吕春欣刘小明陈万芝
关键词:N-杂环卡宾
三维Er(Ⅲ)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研究
Er(III) coordination polymer, [Er4(btec)3(H2O)4]n 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sing...
吕春欣牛淑云金晶迟玉贤
关键词:光物理性质
文献传递
松香衍生物及其铂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松香是自然界中较为丰富的天然物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林业资源,具有多种良好的性能。脱氢松香酸是其中性质较为稳定的松香深加工产品,对脱氢松香酸基本骨架进行改性是松香衍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报道,二萜杂环化合物拥有良好的生物...
吕春欣杨永泼严玉萍蒋小红刘小明
关键词:松香衍生物改性铂配合物抗癌活性
文献传递
共沉淀法制备稀土Ce掺杂的纳米ZnO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被引量:21
2020年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六水合硝酸铈?髥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稀土Ce掺杂的纳米ZnO,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进行了全面表征。部分样品还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光致荧光光谱(PL)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别在日光和紫外光条件下,对这一系列Ce掺杂的ZnO进行了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研究,得出当Ce的掺杂量为3%(n/n)时(ZnO-3%Ce),其光催化活性最佳,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率均超过98%。选取ZnO-3%Ce作为催化剂,分别进一步考察其在日光和紫外光下对罗丹明B和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nO-3%Ce在日光和紫外光下均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体现出良好的光降解普适性。日光下光降解效率顺序为:亚甲基蓝>罗丹明B>甲基橙,而紫外光下降解效率顺序为:罗丹明B>亚甲基蓝>甲基橙。最后,我们研究了催化剂ZnO-3%Ce的循环利用及稳定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之后,光催化效率仍然稳定在97%以上,并且其结构和组成保持不变,体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应用前景。
钟伟钟伟翟杭玲高越李世慧吕春欣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稀土元素光催化降解
系列Ln(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近红外发光[Ln(Ⅲ)=Ho,Er,Nd]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水热及常规方法合成了3个双核稀土配合物Ho2(C7H4O2Cl)6(phen)2(1),Er2(C7H4O2Cl)6(phen)2(2),Nd2(C7H4O2Cl)6(phen)2(H2O)2(3).对3种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3种双核Ln(Ⅲ)的配合物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每个Ln(Ⅲ)离子均为8配位,2个Ln(Ⅲ)离子均由4个对氯苯甲酸根桥联;另2个对氯苯甲酸根均作端配体,配位方式不尽相同.重点研究了它们在近红外区的发光性能.此外,对这3个配合物的IR,UV-VIS-NIR和FP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牛淑云李海彦王兆龙吕春欣
关键词:晶体结构近红外发光
多孔聚噻吩聚合物负载Cu-Cu_(2)O纳米颗粒高效催化醇氧化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噻吩的氧化偶联反应,制得富含N、S杂原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TPA。然后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PTPA负载Cu-Cu_(2)O的复合材料Cu-Cu_(2)O/PTPA,并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N_(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对其进行了全面表征。在30℃空气中的温和条件下,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为助催化剂和N-甲基咪唑(NMI)为辅助配体,Cu-Cu_(2)O/PTPA对苄醇、烯丙醇及杂环醇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这归因于该材料富含N、S杂原子,Cu-Cu_(2)O/PTPA在催化苯甲醇氧化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重复使用9次后仍保持97%以上的产率。
成佩颖朱立华吕春欣刘江华钟伟何亚兵
关键词:铜基催化剂
两种Ln(Ⅲ)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研究
2011年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种Ln(Ⅲ)配聚物[Ln(C8H7O3)3]n(Ln=Er(1)和Yb(2)).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2个配聚物是同构的,均由对甲氧基苯甲酸根为桥形成的1D链状结构.Ln(Ⅲ)离子为8配位,8个氧原子均来自对甲氧基苯甲酸根.配体对甲氧基苯甲酸根采取桥双齿和桥三齿2种模式桥连Ln(Ⅲ)离子.通过红外光谱(IR)、电子吸收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FP)对配聚物进行了表征及光物理性质研究.研究表明,2种配聚物在可见区的荧光发射相对较弱.
金晶王秀艳吕春欣
关键词:晶体结构光物理性质
Zn-Ln(Ⅲ)(Ln=Eu,Tb)杂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质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两种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d-f异核金属配合物EuZn(C8H7O3)5(phen)(H2O)(1)和TbZn(C8H7O3)5(phen)(H2O)(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是同构的,在配合物中,Zn为五配位,Ln(Ⅲ)[Ln(Ⅲ)=Eu,Tb]为八配位.金属间通过对甲氧基苯甲酸根的羧基(—COO)基团成桥联结.测定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讨论了配位环境对荧光性质的影响以及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问题.
王兆龙牛淑云金晶吕春欣迟玉贤杨光弟叶玲
关键词:晶体结构光物理
磁性Fe3O4负载Schiff碱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Cu(Ⅱ)、Pb(Ⅱ)和Cd(Ⅱ)的性能被引量:1
2021年
分别采用均相法和异相法,将SiO_(2)包裹的Fe_(3)O_(4)与三乙氧基氨丙基硅烷和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磁性Fe_(3)O_(4)负载Schiff碱的吸附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全面表征。同时对这类材料在30℃时对水体中的Cu(Ⅱ)、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合成方法、pH、离子浓度、材料结构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材料的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材料对Cu(Ⅱ)、Pb(Ⅱ)和Cd(Ⅱ)三种金属离子都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pH=1~6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量增加。相比较而言,异相法制备的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优于均相法,而Schiff碱上含有给电子基团的材料的吸附性能比其他基团更优异。这类吸附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再生性能,经过4次循环后再生率为89.4%。
贾东旭黄湘湘胡椿奎费灵燕尤浪浪吕春欣钟伟
关键词:磁性材料SCHIFF碱重金属离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