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有云

作品数:29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道教
  • 9篇哲学
  • 8篇道家
  • 6篇政治
  • 4篇儒家
  • 4篇黄老
  • 4篇黄老道家
  • 3篇道德
  • 3篇哲学论
  • 3篇生命
  • 3篇文化
  • 2篇信仰
  • 2篇虚静
  • 2篇养生
  • 2篇哲学论证
  • 2篇神仙
  • 2篇神仙信仰
  • 2篇生命哲学
  • 2篇主义
  • 2篇论道

机构

  • 17篇东莞理工学院
  • 7篇广西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四川行政学院

作者

  • 29篇吕有云
  • 2篇肖凤良
  • 2篇熊明辉
  • 2篇李洪君
  • 1篇苏孔孝
  • 1篇唐玉生
  • 1篇王佩玲
  • 1篇刘远飞

传媒

  • 4篇广西大学学报...
  • 3篇东莞理工学院...
  • 2篇求索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广西经济
  • 1篇学术论坛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教师教育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特征初探
2001年
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以儒家管理哲学为主流;历代的先圣先贤,不管他们从什么立场和角度对儒家管理思想作出选择、补充、阐发和发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几个不变的中心理念来进行.笔者认为,正是这几个一以贯之的理念,规定并指导着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方向,显示出儒家管理思想与其它学派管理思想的最本质的区别,代表了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特征.本文试图对这些基本特征作一探讨.
吕有云
关键词:管理哲学封建统治者安邦道德教化不忍人之心
论道教的绿色——生态政治观
2013年
当代西方兴起的绿色政治,实质上就是生态政治。绿色政治运动在理论上对中国道家哲学情有独钟,是因为包括道教在内的道家哲学具有丰富的生态政治思想。道教哲学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爱生、重生的生命哲学,表现在其政治理想中就是主张建立一个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发展,人与人平等而公正,个人身心健康和谐的"太平"世界,体现出了一种高度的生命关怀。这与当代的绿色政治思潮及其实践在核心观念上是相通的。道教的生态政治观为当代绿色政治运动及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肖凤良吕有云
关键词:道教生态政治绿色政治
道教身体政治学论纲被引量:3
2012年
从身体哲学的研究范式来看,道教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身体政治学。道教的身体政治学从"身"与"国"的同构同理出发,主张治身是治国的基础和出发点,提倡"内以治身"、"外以为国",追求以黄帝为统治者榜样的由内及外、内外交辉的最高身体境界。道教这种特有的身体政治学在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吕有云
关键词:道教身体思维
正性清静,气质驳杂——论道教的人性论思想被引量:2
2005年
在人性论上,道教对早期道家、黄老道家有着历史继承性的一面。同时道教又进一步向前推了道家的人性思想,发展出一套“正性清静,气质驳杂”的人性论,认为清静正性体现的是人性的普遍和一般状态,与理想化的“道”、“德”相联系,而落实到现实的具体的人身上,由于气禀的原因,就不那么整齐划一了,故人的气质之性是驳杂不纯的,与普遍意义上的“道”“德”有了一定程度的差距,因而现实中的人性是善恶、智愚、贤不肖混杂。道教的人性论,为宋儒“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说的提出提供了思想资源。
吕有云
关键词:黄老道家道教
论鲁迅的道教文化观——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说起被引量:2
2003年
鲁迅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了解道教 ,就无法真正认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但道教对国民精神和心理的影响 ,消极的方面是主要的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愚昧和落后的方面 ,长期以来对中国国民精神和信仰世界的形成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 ,主要从否定的方面表达了鲁迅的道教文化观。
吕有云
关键词:传统文化神仙信仰封建迷信
着眼外向型经济提升北流乡镇企业发展层次
2001年
唐玉生吕有云
关键词:对外经济乡镇企业
从“全生避害”到长生不死——论道家重生养生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演进被引量:3
2003年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 ,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秦汉时代特别是东汉时期与神仙方术相结合 ,最终在早期道经中演变为长生成仙的宗教信仰。
吕有云
关键词:道家黄老道家道教长生不死
台北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台北科技大学在台湾地区享有"工业推手一世纪,企业摇篮一百年"的美誉,为台湾的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台北科技大学的成功,是诸多因素促成的,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该校长期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贯彻以人为本和融会贯通的原则,精心设计和努力实施了一套成效显著的通识教育体系,使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八大核心能力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成为深受业界欢迎的人才。通过梳理台北科技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归纳总结了其特色和亮点,进而阐述了台北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以及通识教育实践的意义。
吕有云
关键词:通识教育全人教育以人为本融会贯通
论道教的民本思想
2010年
出于对政治的兴衰治乱和国计民生的强烈关怀,道教在政治观念上倡导"以民为本",认为民众是君之为君、国之为国的基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是统治者的衣食之源,因此,应以民众为政治生活之根本。民之本在食,因而民众的衣食之养在政治统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为了保障民众的衣食之本,道教提出尚农、尚俭、均食等一系列主张,特别要求统治者应当少私寡欲,反对对民众的横征暴敛和强取豪夺。
吕有云
关键词:道教
传统文化价值视野中的佛、道教“夷夏之争”——以汉魏两晋南北朝为限被引量:6
2005年
“夷夏之争”是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的重大问题之一。在东汉和魏晋时期,两教主要围绕“老子化胡”肆意编造关于本教教主的神话以抬高自己,贬低对方,自神其教,这是佛道争端的前奏。南北朝时期佛道矛盾全面激化,两教就“夷夏之辩”展开空前的大辩论,形成了排佛派、拥佛派和融通派三派基本主张。“夷夏之争”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的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方面。自南朝后期始,儒、释、道三教互相吸收融合的主张与趋势成为主流,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吕有云
关键词:佛教道教文化价值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