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江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知识
  • 3篇知识经济
  • 2篇知识产品
  • 2篇区域经济
  • 1篇信息化
  • 1篇知识产业
  • 1篇知识创新
  • 1篇知识分类
  • 1篇知识积累
  • 1篇知识经济理论
  • 1篇知识经济思想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合并
  • 1篇西部开发史
  • 1篇历史考察
  • 1篇教育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理论
  • 1篇经济思想
  • 1篇境外

机构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吴江
  • 2篇董志凯

传媒

  • 2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开发研究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讨会概述被引量:6
2000年
200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了“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讨会。与会学者30余人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如何认识东西部差距和西部开发 苏少之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里,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财物对内地进行重点建设,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仍在扩大。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
吴江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知识经济三题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认为 ,知识是商品 ,但知识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属性 ;在发展知识经济过程中 ,教育居于基础性的地位 ;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那种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的传统认识。在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化不仅意味着要实现工业化 ,更要实现信息化和知识化。
吴江
关键词:知识经济教育知识知识产品信息化
知识经济的历史考察被引量:7
2000年
尽管知识经济的概念出现较晚 ,但经济思想史上对它的论述则早已有之且相当丰富。从 16~ 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到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知识经济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1)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全面的分析 ,为知识经济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 )知识经济思想的形成。丹尼尔·贝尔、阿尔文·托夫勒、施赖贝尔、奈斯比特、屋太一分别从“后工业社会”、“未来社会”、“信息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提出了丰富的知识经济的思想。 (3)知识经济理论的确立。马克卢普、马克·波拉特、彼得·德鲁克等人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对知识经济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总结 ,不仅提出了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测度方法 。
吴江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产业知识经济思想知识经济理论
知识经济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被引量:2
1999年
吴江成丽萍
关键词:知识知识经济科技知识
知识的分类被引量:4
2000年
知识分类是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 ,它能克服知识的局限性和零乱性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从而确保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创新。如果不对知识进行分类 ,人们就难以找到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规律 ,难以提出和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由于知识的不断整理和分类 ,人类的知识得以以指数的速度增长。知识的分类使人们获得了生产知识的知识 ,这就极大地加快了知识的增长速度。知识的分类还为知识的存储提供了理论指导 ,为专业的设置和各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吴江
关键词:知识知识分类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产品
美国西部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被引量:4
2000年
美国西部与中国西部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和对本国的重要性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1848年美国淘金热的兴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已完成了对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
董志凯吴江
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型并购研究
吴江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合并并购
我国三次西部开发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7
2000年
新中国对西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开发 ,第一次是以 1 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的建设 ,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世纪之交 ,党中央又一次作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 ,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西部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发。我国前两次西部开发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划 ,集中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布局中国工业 ,使西部地区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这两次开发虽然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的落后面貌 ,有效地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 ,但由于它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进行的 ,在投融资、理财、调动各方积极性等诸方面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 ,第三次西部开发需要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在这方面 。
董志凯吴江
关键词:区域经济西部开发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