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石CT对冠脉钙化斑块与临近非钙化斑块的观察
- 目的:运用宝石CT进行CT下冠状动脉造影(CTCA),观察冠脉钙化斑块所致冠脉狭窄的程度与临近出现非钙化斑块的情况。 方法:选择2012年5月-12月期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宝石CT行CTCA检查,其结果有钙化...
- 吴江
- 关键词:CT冠状动脉造影
- 文献传递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选择素与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
- 背景:近20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初步估计我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后遗症病啊人约为3000万。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患者可避免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相关文献报道,美国...
- 吴江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P-选择素D-二聚体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9.4岁,病程一周至三月不等。全部患者均使用PH...
- 吴江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P-选择素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P-选择素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及其临床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单克隆抗体为探针测定40例下肢DVT患者及20例健康人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免疫方法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结果DVT组在发病的早期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抗凝等治疗后不同时间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应用奥扎格雷钠组与非奥扎格雷钠组比较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有显著差异。出院1个月后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明显降低,但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较正常人偏高。结论急性DVT患者早期体内血小板活化;应用抗血小板活化药物能明显提高DVT的治疗效果;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可做为DVT诊断的指标之一;出院后DVT患者仍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随访。
- 吴江冷晓妍宋云峰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因子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透析用血管通路中的应用
- 2014年
- 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血管通路。临床上多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3种方式。K - DCQI等研究指南中推荐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且预计目前超过66%的透析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具备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条件或者建立内瘘后自体血管通路闭塞或者不能得到有效的血流量。Patel 等指出外科医生在推进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指征时,无意中也提高了失败率。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术前评估指标来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
- 冷晓妍吴江高丹慧
- 关键词:血管通路透析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自体动静脉内瘘尿毒症患者
- 宝石CT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与邻近非钙化斑块的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宝石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观察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与邻近出现非钙化斑块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无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宝石CT的CTCA及临床相关资料,观察钙化斑块并测量其所致的管腔狭窄程度,以及邻近区域非钙化斑块的分布特点并测量其与钙化斑块间的距离。结果 29例患者共显示47个钙化斑块,导致管腔轻、中、重度狭窄的个数分别为20、20、7个。25个钙化斑块邻近区域伴有非钙化斑块,其中,致管腔轻、中、重度狭窄的钙化斑块个数分别为5、13、7个。轻、中、重3组中伴非钙化斑块形成占25%、65%、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64,P<0.01)。测量伴非钙化斑块形成的轻、中、重度狭窄3组中非钙化斑块至钙化斑块的距离为分别为(1.86±0.56)、(0.88±0.47)、(0.34±0.29)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35,P<0.01)。结论①宝石高分辨CT和CardlQ Xpress软件包对各种类型的冠状动脉斑块能很好地进行观察;②随着钙化斑块狭窄程度的增加,其后方非钙化斑块的形成也呈增加趋势,钙化斑块导致的狭窄程度越重,非钙化斑块越容易形成;③对于不同狭窄程度的钙化斑块后方重点观察的区段亦有不同,确定合理区段有助于避免漏诊小的非钙化斑块。
- 吴江赵卫东牛晓凤蔡琳
- 关键词:CT冠状动脉造影
- 机械扩张小口径头静脉在自体透析用血管通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机械扩张小口径头静脉后建立自体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成形术的通畅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血液透析行首次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成形术患者,根据手术中头静脉内径的测量,将30例头静脉内径≥2.5 mm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4例头静脉内径<2.5 mm,应用液化扩张或3 F Forgarty球囊等机械扩张头静脉内径>2.5 mm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术后观察内瘘通畅情况及透析时血流量。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例内瘘失败,实验组3例,对照组2例。术后3周后应用内瘘进行透析,49例患者随访6个月。6个月后通畅率对照组,实验组分别96%,88%。结论机械扩张小口径头静脉使其直径≥2.5 mm后,再行内瘘成形术,可得到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
- 冷晓妍吴江高丹慧仇晶
- 关键词:机械扩张
- 宝石CT对冠状钙化斑块与监控非钙化斑块的观察
- 目的:运用宝石CT进行CT下冠状动脉造影(CTCA),观察冠脉钙化斑块所致冠脉狭窄的程度与临近出现非钙化斑块的情况。
方法:选择2012年5月-12月期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宝石CT行CTCA检查,其结果有钙化...
- 吴江
- 关键词:CT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狭窄
- 文献传递
- 高频探头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分析高频探头超声诊断阑尾炎的特征及准确率。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200例患者进行右下腹超声检查.分析结果并进行术后患者病理对照。结果超声提示192例患者为阑尾炙.误诊3例,漏诊5例。结论高频探头超声在阑尾炙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冷晓妍吴江杨玉广
- 关键词:高频探头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