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卓

作品数:36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肝炎
  • 10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8篇干扰素
  • 8篇干细胞
  • 7篇慢性
  • 7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肝硬化
  • 5篇疗效
  • 5篇病毒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代偿
  • 4篇血清
  • 4篇体外
  • 4篇体外诱导
  • 4篇分化
  • 4篇肝样细胞

机构

  • 27篇南阳市中心医...
  • 5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3篇南阳医学高等...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6篇吴玉卓
  • 9篇张怀宏
  • 9篇霍丽亚
  • 6篇闪海霞
  • 6篇翟玉峰
  • 4篇李延玲
  • 4篇陈红
  • 3篇张玉山
  • 3篇杨乐
  • 2篇袁宏
  • 2篇卢瑞杰
  • 2篇陆蒂青
  • 2篇张立婷
  • 1篇毛小荣
  • 1篇韩旭
  • 1篇孙春伟
  • 1篇谷华丽
  • 1篇裴旭东
  • 1篇冯利
  • 1篇范崇桂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云南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大鼠肝硬化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减轻肝硬化程度,改善肝功能。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门静脉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后4组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制作肝硬化模型,对照组不进行移植,其余3组分别经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结果与结论:移植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移植3组大鼠肝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显著升高(P<0.05),转氨酶、胆红素、凝血时间、Ⅳ型胶原显著降低(P<0.05),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门静脉移植组及肝动脉移植组优于尾静脉移植组,前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但肝动脉及门静脉移植途径优于外周血静脉途径。
吴玉卓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肝功能
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8周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8周的疗效。方法将78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地分为恩替卡韦组39例,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d;替比夫定组39例,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观察期48周。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肝纤维化标志物、肝组织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复常率、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而增加,治疗结束肝检查组织学较前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肾功能异常、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发生。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经48周的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与替比夫定相似,抗纤维化及病毒性阴转结果无明显差异。
吴玉卓霍丽亚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恩替卡韦
层粘连蛋白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5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及50例良性肝脏疾病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良性肝脏疾病组织中LN及HBsAg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LN。结果肝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良性肝脏疾病组织细胞膜/细胞质中L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00%、8.00%、4.00%,组织肝窦及新生血管中L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00%、54.00%、8.00%,肝癌组织细胞膜/细胞质中、肝窦及新生血管中LN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良性肝脏疾病组织(P<0.05),肝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肝窦及新生血管中LN表达阳性率高于细胞膜/细胞质中(P<0.05),肝癌患者血清LN水平高于良性肝脏疾病患者(P<0.05);肝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良性肝脏疾病组织HBsAg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00%、70.00%、12.00%,癌旁正常组织HBsAg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癌组织及良性肝脏疾病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HBsAg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肝脏疾病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LN与HBsAg阳性表达率呈现正相关性(P<0.05),癌旁正常组织中LN与HBsAg表达呈现正相关性(P<0.05),LN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血清中的水平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及血清LN水平表达均呈现上调,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可能是诱发正常肝细胞发展为肝癌的主要因素,LN可能参与了肝癌发展、转移过程。
吴玉卓翟玉峰张怀宏霍丽亚张玉山
关键词:肝癌层粘连蛋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限性肝癌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限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33.33%,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FP、CA19-9水平、ALT、TBil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联合TACE术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限性肝癌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
朱九荣岳恺叶亚平吴玉卓
关键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功能
肝纤维化中细胞因子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形式慢性肝损伤之后的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它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病理过程。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绝大多数都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因此,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成为目前慢性肝病的研究热点之一。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和蛋白成分表达的改变,细胞因子在肝星形细胞的活化、表型改变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文对部分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张立婷吴玉卓袁宏
关键词:肝硬化细胞因子结缔组织肝星形细胞
不同金双歧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浆内毒素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金双歧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效果差异,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分别给予金双歧、金双歧联合乳果糖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肠球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0d研究组的双歧杆菌显著升高,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0d研究组的肠球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均显著升高,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0d对照组的双歧杆菌显著升高,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0d对照组的肠球菌、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后10d相比,治疗后20d对照组的肠球菌、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双歧杆菌显著降低。结论单用金双歧治疗方案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能降低患者内毒素水平,采用金双歧联合乳果糖治疗方案对患者内毒素水平降低的效果明显,但用药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吴玉卓翟玉峰张怀宏霍丽亚张玉山
关键词:金双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肠道菌群内毒素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管理和用药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物质生活状态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谷华丽徐瑞峰吴玉卓韩旭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奥马哈系统护理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
扶正抗痨方辅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114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扶正抗痨方辅助化疗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增效减毒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226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14例.对照组口服异烟肼,0.3g/次,1次/d;利福平,0.45 ~0.60 g/次,1次/d,空腹顿服;吡嗪酰胺,1.5g/次,1次/d;乙胺丁醇,0.75 ~1.0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抗痨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每月监测痰菌、肝功能;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个月对症状、体征进行评价;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96%优于对照组的73.77%(P<0.05);观察组肺部阴影明显吸收率为77.19%,优于对照组的65.18% (P <0.05);治疗后2,4,6个月,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及健康状况主观感觉评分等维度评分较治疗前上升(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0.5%,观察组为9.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抗痨方辅助化疗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能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扶正抗痨方还能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机体发挥对抗细菌的清除作用.
吴玉卓张怀宏霍丽亚
关键词:肺结核中西医结合疗法细胞免疫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结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恶心、皮疹、头晕及血小板减少等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18.00%,观察组16.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郭冬萌吴玉卓
关键词:中西医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RT-PCR及western ...
闪海霞霍丽亚吴玉卓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蛋白酶激活受体2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