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良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分析
- 2002年
- 罗蔚锋刘春风包仕尧吴雪良赵合庆
- 关键词: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痉挛性斜颈疗效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脑梗塞患者脑血管反应性被引量:6
- 1997年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脑梗塞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刘春风吴雪良季萍李文支海红包仕尧一、对象与方法我们于1996年3月~1997年1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屏气试验。65例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神志清晰,配合检查,无严重心肺疾病史。其中脑梗塞组3...
- 刘春风吴雪良季萍李文支海红包仕尧
- 关键词:脑梗塞脑血管反应性超声波诊断
- 肋间神经植入损伤侧脊髓的电生理改变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通过神经示踪方法(MEP)和脊髓电生理(SEP)检测探讨该方法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行性,客观评价其价值。方法本实验共设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制作成脊髓半切损害模型将肋间神经植入缺损的脊髓处)、C组(在脊髓半切损害模型的脊髓缺损处植入可吸收的明胶海绵)。结果B组经移植重建后,示踪剂注射处显色显示沿神经束向远、近端顺向和逆向运输,并以顺向显色较为明显。3个月后引MEP和SEP测定。B组与C组相比较,脊髓电生理功能有明显改善,其潜伏期和波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纵观脊髓损伤肋间神经移植不仅可诱导和促进脊髓再生,而且再生的轴突可沿着肋间神经桥延伸到较远的距离。MEP和SEP在此方面可起到较为客观的评价作用。
- 赵合庆吴雪良孙永明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植入
- 不典型肌源性损害的诊断指标分析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肌源性损害各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35例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而作肌电图检查的患者 ,对肌酸磷酸激酶 (CPK)值及安静状态、轻收缩、重收缩时的三角肌、股四头肌肌电图结果重新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CPK值、肌电图无异常。 2 9例患者呈不典型肌源性损害 ,安静时 8例患者出现自发电位 ;轻收缩时均有运动单元电位 (MUP)时限下降 ,波幅降低 ,波形细小 ,肌电声音较细碎 ;重收缩时7例呈病理干扰相 ,2 2例呈混合相~干扰相 ;CPK值轻度升高或正常偏高。结论 肌电图表现、CPK值结合临床表现是判断不典型肌源性损害的重要手段。
- 吴雪良赵合庆戴永萍包仕尧
- 关键词:肌电图肌酸磷酸激酶
-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大脑血液循环变化的连续监测
- 2003年
- 目的 对鼻咽癌(NPC)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大脑血液循环的特征进行较长期的连续观察,以期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经颅超声多普勒对38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后、放疗后3个月和放疗后4年分别监测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 本组患者鼻咽/颅底区域和上颈部的平均剂量为7472cGy和6752cGy,最后一次接受超声多普勒检查时间距离放射治疗结束48.4月。ICA流速几乎没有发生变化。MCA和BA在放疗结束后明显增高,其中MCA流速由53~54cm/s增高到59~60cm/s,最后回到57~58cm/s;BA的流速由放疗前30cm/s显著增加到35cm/s,放疗后4年仍达到34cm/s。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MCA和BA流速增高提示面颈联合野照射时大脑动脉有痉挛性和/或狭窄改变,可能是脑缺血坏死的基础。
- 范秋虹毛卫东吴雪良刘春风
- 关键词:鼻咽癌大脑血液循环
- 微神经技术──一种直接记录交感神经活动的方法
- 1999年
- 吴雪良支海红
- 关键词:交感神经活动电生理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电生理变化探讨
- 2002年
- 赵合庆吴雪良戴永萍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偏侧面肌痉挛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