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虎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青藏高原重力场特征及其在大地构造上的含义
- 本文根据1982年中、法两国地球物理工作者在聂拉木-羊八井剖面进行重力观测的处理结果,并结合近年来系统重力测量的资料,以及高原与邻近地区已有的重力数据,绘制了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框图和高原南部均衡重力异常图.按其构造单元...
- 祝恒宾周文虎武立高
- 文献传递
- 高塔重力法测量第五种力效应
- <正>我们检测第五种力实验测量所用的测试塔是北京的大气环境测试塔,塔高320m,是目前亚洲最高的塔,整个塔由锰钢结构通过半球式地面接触及多绳索联接支撑,所以塔身振动较小。塔体上下均匀且有15个不同高度的平台,可供测量使用...
- 杨新社周文虎祝恒滨武传真江为为王谦身刘易成李云德祁振东生广涛
- 文献传递
- 微重力方法在考古工程中的应用──明茂陵地下陵殿探查被引量:11
- 1995年
- 根据微重力和重力垂直梯度方法对已知地下物质体(定陵地下宫殿)的验测所取得的信息与经验,对于地下未知物质体(茂陵的地下建筑物)进行了探测。在微重力探查的基础上,预测了茂陵地下陵殿的分布形态、所在位置等。此结果可供有关考古部门参考使用。同时也表明微重力方法在考古工程方面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 王谦身周文虎武传真祝恒宾郑双良江为为
- 喜马拉雅地区的均衡重力异常与地震活动性
- 根据1950—1975年的地震资料,用地震叠加法绘制了喜马拉雅中、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性图.并与该地区均衡重力异常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在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活动性随均衡重力异常下降(上升)而增强(减弱).大的负均衡重力异常往...
- 祝恒宾周文虎武立高
- 文献传递
- 重力垂直梯度与微重力研究
- 本文从重力垂直梯度及微重力的测量的发展历史开始,论及测量的方法、测量使用的仪器、垂直梯度测量架(塔)、测量中的影响与干扰诸因素及其各种改正、校正的方法.同时,介绍了一批野外测量的结果及其分析、讨论,特别是对多年来积累的经...
- 王谦身周文虎武传真江为为
- 文献传递
- 检测第五种力的320m高塔实验研究
- 1992年
- 关于引力反平方律的近期检验工作是由stacey及其合作者与Fischbach等的研究结果所促进的。同时量子超引力理论很自然地引入了与物质质量耦合强度为引力强度且能够产生中程力的量子引力模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实验检验,但大多数物质成分相关的实验没有发现第五种力的可靠证据,而大多数地球物理实验则显示了相互不一致的正结果。Eckhardt等实现了一个更严格的实验,该实验通过测量塔上的重力并与由地面测量值的上延拓理论预言值进行对比来检验引力反平方律。
- 刘易成杨新社祝恒滨周文虎王谦身李云德赵志强江为为武传真
- 关键词:第五种力
- 重力垂直梯度与微重力研究概况被引量:2
- 1991年
- 一、引言在重力学的发展中,微重力与重力垂直梯度的研究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所谓的微重力测量是指测量、探查的对象引起的重力效应和测量的精度都是以微加(μGal)级的数值来量度的。研究微重力与重力垂直梯度的变化一方面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地球重力场的了解,同时根据观测得到的有价值的资料来解释与评价地下密度异常体的结构、形态、分布,则更具有理论与实用的意义。
- 武传真江为为王谦身周文虎
- 关键词:重力垂直梯度地球重力场重力仪区域重力异常地形改正异常体
- 郯庐断裂带中段的重力异常特征与地壳构造
- 本文利用作者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地区布设的三条重力剖面以及有关的重力资料,分析了该地带的重力异常特征;计算了地壳厚度.结果表明:沿断裂带中段未形成一条完整的重力梯级带;在其两侧,重力异常与地壳构造差异较明显;在该断裂带存在着...
- 周文虎祝恒宾
- 第五种力的理论发展与实验检验及其对地球物理学的意义
- 1990年
- 第五种力是物理学中提出不久、且尚待研究的一种新型中程力.因其与自然界中已有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不同,故称为“第五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简称“第五种力”.虽然第五种力的强度约为引力的1%到0.1%,但其存在意义重大.它将对万有引力常数G、地球的质量、重力梯度和局部重力异常等产生影响.有关第五种力和牛顿引力反平方律的实验检验,国际上已有不少,但因其效应微弱,不易检测,所以目前尚不能定论.本文就有关第五种力的理论与实验情况作一简单的讨论.
- 杨新社周文虎王谦身
- 关键词:第五种力万有引力常数局部重力异常重力梯度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