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炜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3篇血管
  • 3篇造影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途径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兔肝
  • 2篇肿瘤
  • 2篇肿瘤血管
  • 2篇桡动脉
  • 2篇桡动脉途径
  • 2篇瘤血管
  • 2篇经股动脉途径
  • 2篇经桡动脉
  • 2篇经桡动脉途径
  • 2篇股动
  • 2篇股动脉
  • 2篇股动脉途径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周炜
  • 4篇韩志华
  • 4篇所世腾
  • 3篇葛恒
  • 2篇邵琴
  • 2篇池嘉昌
  • 2篇张清
  • 2篇何奔
  • 2篇许建荣
  • 2篇赵子周
  • 2篇路青
  • 2篇庄治国
  • 2篇厉锦华
  • 1篇张彦周
  • 1篇谢文毅
  • 1篇龚兴荣
  • 1篇程杰军
  • 1篇赵意平
  • 1篇何清
  • 1篇刘建平

传媒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导管室内平板探测器CT定量评估兔肝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导管室内平板探测器CT(FDCT)技术定量评估肝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肿瘤模型构建后行FDCT检查,重建肿瘤血容量(BV)灌注图,分别检测肝肿瘤和肝实质BV值。FDCT检查后处死所有实验兔,取相应部位肝肿瘤标本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分析肝肿瘤BV值与MVD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25只实验兔中22只兔(88%)成功完成FDCT检查,BV灌注图均清晰显示肝组织和肿瘤,肝肿瘤表现为高灌注环伴低灌注中心的环状强化模式。肿瘤BV值与MVD和VEGF分级均存在良好相关性(P值均<0.05),MVD与VEGF分级呈正相关(r=0.504,P<0.001)。结论导管室内FDCT检查可定量评估肝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可能有助于肝肿瘤介入诊疗。
周炜庄治国池嘉昌所世腾管逊许建荣
关键词:平板探测器计算机断层摄影血容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型与普通型CT影像表现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轻型与普通型在CT上的影像表现,为湖北以外地区筛查和发现轻型NCP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2月3日我院(闵行区、浦东新区、宝山区)收治并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30例,入院时均进行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4例患者3天后进行CT复查。由2-3名胸部影像学专家对所有患者CT图像进行评估,分析病灶的位置、范围、分布、形态学改变,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30例患者初次CT检查中3例影像显示阴性,3天后CT复查2例显示肺炎(1例无后续资料),2例疾病进展表现。29例CT显示肺炎的患者中,轻型21例,普通型8例;病灶均位于胸膜下,右肺病灶(42个)多于左肺(34个),中下肺病灶(51个)多于上肺病灶(25个)。病灶以磨玻璃影伴实变为主(17例),多于纯磨玻璃结节(9例)及实变(3例),病灶内见血管穿行(18例)及小叶间隔增厚病例(15例)多于空气支气管征(7例)及支气管壁增厚(2例)病例。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及空洞少见。结论:CT在NCP筛查和分流诊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轻型及普通型NCP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这对湖北以外地区发现、分流和及时处置NCP疑似患者具有一定的价值。
刘翔宇所世腾王嵇华小兰秦文彬周炜沈佳璐严佳军吴崇文路青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磨玻璃影实变
导管室内平板CT定量评估兔肝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庄治国周炜池嘉昌所世腾管逊许建荣
旋转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估旋转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准备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标准冠状动脉造影(SA)组与旋转冠状动脉造影(RA)组。比较2组间应用造影剂和射线辐射量。结果:RA组所有患者成功行旋转冠状动脉造影。与标准SA组相比,RA组造影剂应用减少18%[(62.16±15.03)∶(76.91±20.00)ml,P=0.042],总的射线辐射量,左冠RA与SA相比,射线量减少了23%[(24.4034±8.1150)∶(31.8861±12.9449)Gycm2,P=0.0188],右冠RA与SA相比,射线量减少了27%[(3.9936±2.089)∶(5.4869±2.5002)Gycm2,P=0.0263]。RA与SA相比,总的手术时间呈缩短趋势[(374.8±136.2)∶(417.2±183.5)sec;P=0.2]。结论:旋转冠状动脉能够快速完成,安全有效,造影射线量和造影剂明显减少,可以成为评估冠心病的一种补充和/或替代方法。
韩志华何奔何清邵琴葛恒龚兴荣江立生张清刘建平厉锦华周炜谢文毅刘佳俊
关键词:冠心病放射线造影剂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的效果研究。方法:同时期216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前瞻性对照,经桡动脉组106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组)110例,对比观察其成功率、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及对比剂用量等。结果:两组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差异无显著性,经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稍低于经股动脉组(95.4%vs100%,P<0.05),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经股动脉组(3.0%vs 8.2%,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周炜韩志华葛恒赵子周程杰军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
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评估合并心肌桥前降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评估合并心肌桥前降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为前降支心肌桥的198例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320排探测器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根据CTA上心肌桥表现将患者分为深埋型、浅表型心肌桥组,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孤立性心肌桥组及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记录肌桥厚度、肌桥长度、肌桥所在冠状动脉斑块体积、桥前TAG值、桥后TAG值及两者的K比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不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桥前TAG值、桥后TAG值、K比值、肌桥厚度、长度与斑块体积的相关性,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斑块发生的影响程度。采用ROC分析主要影响指标与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孤立性心肌桥99例,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99例;心肌桥类型为浅表型27例,深埋型171例;粥样硬化斑块均发生于桥前,斑块平均体积(91.6±83.0)mm3。孤立性心肌桥组和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孤立性心肌桥组和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的桥前TA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桥后TAG值和K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浅表组与深埋组患者的桥前TAG值、桥后TAG值及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斑块体积和桥前TAG值、桥后TAG值及K比值间存在弱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5、-0.316、-0.339,P值均<0.05)。桥前TAG值显著影响斑块形成(P=0.014),优势比为0.884(95%可信区间为0.801~0.976),而其他因素与斑块形成�
刘翔宇所世腾秦文彬周炜沈佳璐严佳军张欣伟姚晨旭路青
关键词:冠状血管心肌桥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附8例报道)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2G穿刺针,对8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瘤腔的封堵情况,术后监测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并定期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一次性封堵成功,生物胶用量2~4ml,瘤腔封堵时间10~40s。术后无肢体动脉栓塞和过敏反应,随访1周假性动脉瘤无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生物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周炜夏建国叶猛赵意平施娅雪
关键词:凝血酶生物胶
Lutembacher综合征介入治疗1例被引量:2
2007年
韩志华何奔张彦周厉锦华张清邵琴陶如琦徐婷燕王彬尧郑道声周炜
关键词:LUTEMBACHER综合征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的效果研究。&lt;br&gt;  方法:同时期226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前瞻性对照,经桡动脉组106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组)110例,对比观察其成功率、并发症、X线...
周炜韩志华葛恒赵子周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成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