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蓬
- 作品数:74 被引量:4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濒危植物岩黄连叶片中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获取高质量的岩黄连基因组DNA。方法用改进的SDS-CTAB法从岩黄连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PCR检测其质量,并与传统的CTAB法比较。结果通过改进的SDS-CTAB法提取的DNA优于CTAB法提取的DNA,电泳条带清晰,纯度高,能较好的进行PCR。结论改进的SDS-CTAB法适合岩黄连基因组DNA的提取。
- 程华周蓬蓬余龙江胡琼月朱路刘智敖明章
- 关键词:岩黄连基因组DNA
- 氧化水解法提高红豆杉浸膏中紫杉醇产率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以曼地亚红豆杉枝叶醇提物为材料,先经反相层析粗分离,再用氧化水解法处理含糖基紫杉烷洗脱部位,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利用高碘酸钠或铋酸钠对木糖甙组分的选择性氧化,控制pH值为3左右,30℃下反应36 h,紫杉醇的表观回收率达到163%,另一个类似物10-去乙酰紫杉醇达到142%,混合组分中半合成前体巴卡亭III的含量并未因此处理而明显损失。
- 赵春芳余龙江李丽琴周蓬蓬栗茂腾
- 关键词:紫杉醇
- 花生四烯酸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被引量:27
- 2000年
- 采用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 (DES)对由高山被孢霉出发菌株M 3 18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育种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体积分数为 10 %的DES诱变 3min ,可获得高产突变株M 2 0 ,其花生四烯酸产量比对照株M 3 18提高了 4.4倍 ,而且突变株的继代遗传稳定 .
- 周蓬蓬余龙江朱敏梅兴国
- 关键词:高山被孢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花生四烯酸
- 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9
- 2009年
- 通过生物技术大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讨了研究型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建立了适合于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
- 吴元喜谢青周蓬蓬肖靓
-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型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 等离子体-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被引量:6
- 2007年
- 以产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20为出发菌株,采用氩气等离子体射线、紫外照射及两者的复合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高产GSH的酿酒酵母优良菌株(S.cerevisiae)DU-20.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GSH含量与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8.33%和118.4%.
- 庞德钦周蓬蓬鲁明波余龙江
- 关键词:离子束复合诱变谷胱甘肽酿酒酵母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对腐霉合成二十碳五烯酸的作用
- 2013年
- 通过研究腐霉菌体内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工程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解决其发酵过程中溶解氧限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二十碳五烯酸的产量。构建了血红蛋白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方法导入丝状真菌腐霉,成功构建血红蛋白基因腐霉工程菌,摇瓶发酵研究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对腐霉工程菌生长代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基因正常表达,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摇瓶结果显示,腐霉V1的生物量、油脂量及油脂中二十碳五烯酸含量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4.80%,4.82%和11.69%,EPA产量为1 004.96 mg/L。
- 朱圆敏周蓬蓬余龙江
- 关键词:腐霉二十碳五烯酸血红蛋白基因
- 氮饥饿补糖分批培养小克银汉霉产γ-亚麻酸的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对小克银汉霉C_2(Cunninghamella sp.C_2)发酵生产γ—亚麻酸工艺进行研究。发现氮饥饿补糖能有效地积累γ—亚麻酸,在第5、6、7 d每天补糖15 g/L,培养10 d后生物量、油脂和γ—亚麻酸的产量分别达到47.4 g/L、19.74 g/L和1.86 g/L,为分批培养的2.85、2.08和2.07倍。
- 曾杨余龙江朱敏周蓬蓬何贶
- 关键词:Γ-亚麻酸生物量油脂微生物发酵法GLA
- 一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YN6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20
- 2011年
- 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75株内生真菌,采用基于紫杉醇合成关键酶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O-乙酰基转移酶(10-deacetylbaccatinⅢ-10-O-acetyl transferase,DBAT)和C-13苯丙氨基侧链CoA乙酰基转移酶(C-13 phenylpropanoid side chain-CoAacyltransferase,BAPT)基因为标志分子的快速筛选方法获得一株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YN6,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对其紫杉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内生真菌YN6的形态特征分析以及18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真菌.拟盘多毛孢YN6的紫杉醇产量约为120~140μg/L,是目前已报道的紫杉醇产量较高的野生菌株之一.拟盘多毛孢YN6的发现为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提供了潜在的优良种质资源.
- 张鹏张鹏周蓬蓬刘博周蓬蓬王春兰
- 关键词:云南红豆杉内生真菌紫杉醇
- 一种快速筛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筛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方法,该方法以紫杉醇合成的关键酶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基于PCR扩增技术快速筛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方法,它根据已经报道的红豆杉的10-去乙酰巴卡亭III-10-O-乙酰基转移酶和C-...
- 张鹏余龙江周蓬蓬付春华赵春芳
- 文献传递
- 高相对分子质量裂褶多糖的制备与结构鉴定被引量:6
- 2007年
- 以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发酵生产的培养物为研究对象,经过活性炭脱色、Sevag法脱杂蛋白、乙醇沉淀得粗多糖,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裂褶多糖纯品.通过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法测得其平均分子质量为436kDa;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13C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其化学结构,推测其结构为具有(1→6)分支的β-〔1-3)-D-葡聚糖:其组成重复单元应该含有3个主链糖基和一个单糖分支,主链的取代发生在C-1和C-3之间,即为1→3糖苷键;分支发生在C-1和C-6之间,即为1→6糖苷键,其中分支点在主链糖基的C-6上.
- 叶诚周蓬蓬余龙江何峰鲁明波
- 关键词:裂褶菌胞外多糖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