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诗其

作品数:66 被引量:408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病理
  • 12篇病理学
  • 10篇病毒
  • 9篇肉鸡
  • 8篇病理变化
  • 8篇雏鸭
  • 7篇毒性
  • 6篇葡萄球菌
  • 6篇仔猪
  • 5篇鸭肝
  • 5篇鸭肝炎
  • 5篇组织病理
  • 5篇组织病理学
  • 5篇免疫
  • 4篇毒性研究
  • 4篇鸭肝炎病毒
  • 4篇药物
  • 4篇中毒
  • 4篇组织学
  • 4篇细胞

机构

  • 65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湖北省医药工...
  • 3篇湖北省畜牧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66篇周诗其
  • 33篇胡薛英
  • 31篇程国富
  • 22篇谷长勤
  • 16篇王大菊
  • 10篇赵雅心
  • 7篇叶冬青
  • 6篇操继跃
  • 5篇袁宗辉
  • 5篇邱银生
  • 4篇熊道焕
  • 4篇王德海
  • 4篇郭定宗
  • 3篇范盛先
  • 3篇宋念华
  • 3篇苏敬良
  • 3篇李自力
  • 3篇李家奎
  • 3篇周全
  • 3篇毕丁仁

传媒

  • 1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兽医学报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兽医科技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野生动物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预防兽医学进...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实验教学与仪...
  • 1篇养禽与禽病防...
  • 1篇营养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畜牧兽医
  • 1篇养殖与饲料
  • 1篇北方牧业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克隆抗体PAP法对实验感染雏鸭体内鸭肝炎病毒的定位检测被引量:8
1998年
本实验运用单克隆抗体PAP法,对实验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动态研究病毒在雏鸭体的分布以及病毒与组织病变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3小时,雏鸭心肌、肝、脾、胰、腿部肌肉、大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PAP染色的特异棕黄色产物。除胰脏组织切片的PAP反应性在感染后168小时达到最高外,上述其他组织的最高PAP反应性均在感染后24小时;对同期的不同组织切片比较观察发现,肝、腺、胰外分泌腺、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腿部肌肉细胞的PAP反应性比心肌及大脑神经元细胞的PAP反应性强。由此表明,鸭肝炎病在感染后3小时达全身化,并主要侵害肝、脾、肾、胰及腿部肌肉,继而引起相应的变化。辣根过氧物酶-抗辣根过氧化酶法(PAP)是目前公认的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之五。有资料表明,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肿瘤性抗原及其他生物性抗原物质的定位检测,还可同时进行H.E或细胞核染色,对相关的组织细胞的结构进行观察,因而,PAP法被广泛用于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各种抗原物质的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尤其是鼠源性PAP单抗试剂的推广应用,PAP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大大提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据此,本研究在建立雏鸭病毒性肝炎疾?
程国富周诗其熊道焕胡薛英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PAP法外分泌腺
试验感染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32
2000年
对试验感染I型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接毒后 1 2h ,肝、脾、肾及胰等器官组织主要表现为变性性变化 ;接毒后 2 4h ,则呈现明显的坏死性变化 ;接毒后 72h及 1 6 8h ,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增生性反应。脑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变化。肝、肾、脾及胰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主要是组织细胞的膜系统及核结构的损伤。在肝细胞和脾细胞中有脂滴。
胡薛英程国富周诗其熊道焕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变化雏鸭
鸡白细胞介素-6活性MTT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白细胞介素-6依赖细胞株B9建立了鸡白细胞介素-6活性的MTT检测方法。每孔培养细胞数在2.5×10^3~4×10^4范围内D值与细胞数显示有良好的线性关系,MTT的最佳保留时间为4h,最低检测限为0.1U/mL。应用该方法检测了健康艾维菌肉鸡25例,血清chIL-6活性为(4.33±0.75)U/mL,而25例葡萄球菌病患鸡血清chIL-6的活性为(14.05±6.87)U/mL,与健康肉鸡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为该方法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周全程国富胡薛英李秀梅周诗其谷长勤
关键词:鸡白细胞介素-6MTT比色法
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在鸡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被引量:3
2002年
2组健康艾维因肉鸡各 8只 ,体重 (1.6 6± 0 .11) kg,研究了对其单剂量 (10 mg/kg,以沙拉沙星碱计 )静注和口服盐酸沙拉沙星后的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沙拉沙星的浓度。结果表明 :静注盐酸沙拉沙星溶液后 ,血清药物浓度经时过程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 ,其消除半衰期 (t1 / 2β)、总体清除率 (CLB)、表观分布容积 (Vd)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 C)分别为 (2 .6 78± 0 .5 0 6 ) h、(1.339± 0 .35 1) L/kg· h、(5 .15 9± 1.5 5 4) L/kg和(7.85 3± 1.731) mg/L· h;口服盐酸沙拉沙星片后 ,药时数据呈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 ,其吸收和消除半衰期 (t1 / 2 ka,t1 / 2 ke)、血清峰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0 .2 87± 0 .117) h、(5 .381± 1.44 6 ) h、(0 .478± 0 .196 ) mg/L、(1.2 2 9± 0 .439) h和 (4 .0 6 0± 1.178) m g/L· h,生物利用度为 (5 1.70± 15 .0 0 ) %。
王大菊邱银生周诗其周利娟李名义
关键词:盐酸沙拉沙星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抗菌药物
哺乳仔猪自然硒中毒的诊断及病理观察被引量:2
1993年
硒是人类及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加机体的防御适应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物通过食物获得机体所需量的硒,摄入过多或过少,会导致动物发生硒中毒或硒缺乏症。作者对湖北省宣恩县沙地乡哺乳仔猪自然发生以脱毛、蹄裂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了组织含硒量测定、病理剖检、组织形态观察,诊断为硒中毒。特将结果报道如下:
周诗其程国富熊道焕
关键词:哺乳仔猪中毒病理变化猪病
东北虎急性溃疡性胃炎并发穿孔
1996年
东北虎急性溃疡性胃炎并发穿孔周诗其(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武汉430070)1989年武汉动物园死亡东北虎一只,笔者参加了尸体剖检及诊断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东北虎,雌性,13岁,体重约130kg。该虎1986年由石家庄动物园引入本国作繁...
周诗其
关键词:东北虎并发症穿孔
烟酸诺氟沙星对鸡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烟酸诺氟沙星(Norfioxacinnicotinate)对AA鸡的急性毒性研究:用5周龄健康AA鸡70只,随机分为7组,剂量范围0~8000mg·kg-1,等容量经嗉襄接毒。结果表明:烟酸诺氟沙星对鸡急性经口LD50为3458mg·kg-1,属低毒级药物。鸡急性中毒症状主要为流涎、腹泻及神经症状。主要病理学变化为脑膜充血、水肿,食道、嗉囊及十二指肠粘膜坏死和炎症,心、肝、肾等脏器实质细胞变性及坏死。
周诗其王大菊
关键词:烟酸诺氟沙星AA鸡急性毒性
大白鼠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研究了在慢性中毒期,含黄曲霉毒素玉米(AfB、1000μg/kg)对大白鼠的病理损伤作用.取52只成年雄性大鼠,分成两个大组,实验(E)组35只和对照(C)组17只.实验开始后第8周、20周和40周分3次扑杀.镜下观察到E组某些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厚.系膜细胞增多,用萤光抗体技术证实,E组大鼠系膜细胞仍有活跃的吞噬能力;E1组大鼠脾脏明显充血,白髓内出血,E2组大鼠脾白髓周围网状细胞增生,并出现广泛的铁沉积现象.发现一例肝细胞型肝癌。除白髓出血,增生的网状细胞取代某些趋近消失的滤泡外,尚可见局部胸腺依赖区明显再生.有2例肝纤维型间皮肉瘤。少数E组鼠胸腺内出血,淋巴结窦内和稳泡内出现红细胞.3次扑杀C组均正常。
李景鹏秦礼让周诗其
关键词:大白鼠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病理组织学
肉用种鸡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的诊断被引量:3
2002年
对武汉市某鸡场育成期肉种鸡腿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连续 4周的观察与数据统计 ,结果表明 ,平均每周因腿病而死淘的鸡只数占该周总死淘鸡数的 35 37%,最高可达 74 39%。随机采取 10只关节肿胀跛行的病鸡进行了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结果从病鸡肝脏和关节分离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此菌对环丙沙星、氟哌酸、头孢三嗪、复方新诺明、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 ,对四环素、磺胺甲基异唑、红霉素等药物不敏感。
黄建根胡薛英程国富周诗其宋念华
关键词:肉用种鸡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
实验性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类风湿因子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4
2003年
8周龄健康肉鸡 6 0只随机分成 2组 ;其中试验组 4 5只 ,对照组 15只。试验组每只鸡经关节腔注射鸡源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2 .5× 10 9CFU,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 ,研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类风湿因子 (RF)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接种后鸡血清中 RF水平自第 1天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第 2 8天达到峰值 5 .5。血清中 TNF-α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 ,在接种后第 3、5天差异显著 (P<0 .0 5 ) ,第 14天差异极显著 (P<0 .0 1) ;血清中 IL- 6的含量在第 2周上升的幅度最大 ,随后持续至少 3周 ,第 14天开始该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3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均与关节炎的发展程度成正相关。
程国富谷长勤胡薛英周诗其宋念华
关键词:葡萄球菌性关节炎发病机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类风湿因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