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超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哲学
  • 1篇多德
  • 1篇心理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建设
  • 1篇哲学范畴
  • 1篇中等收入陷阱
  • 1篇唯物
  • 1篇唯物史观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心理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 1篇民族
  • 1篇民族精神
  • 1篇经济增长
  • 1篇拉美
  • 1篇拉美国家
  • 1篇共同体
  • 1篇共同体思想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周超
  • 1篇王晓娜
  • 1篇吴汉锋

传媒

  • 1篇长春市委党校...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解读
“共同体”英文原文为“Community”。在西方学术界,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把“共同体”概念引入社会学,表达的是与人类群体生活中的“社会片相对的一种生活类型。“共同体”在今天使用非常广泛,从广义上来讲“人们在共同条件...
周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思想唯物史观
作为哲学范畴的“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被引量:2
2009年
"实践"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在中国哲学里,实践范畴以"行"或"履行"等术语的面目出现,"行"或"履行"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儒家视野下的伦理道德知识和个人品德修养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就是"以自身就是目的"的活动。康德则提出了实践理性的概念,区分了实践活动中的"按照自然概念的实践"和"按照道德概念的实践"。黑格尔则把精神的外向性活动称之为实践。马克思着重从反方面发展了实践的传统,将感性的人的活动纳入实践范畴,并指出实践作为现实社会总体生活的三层含义,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实践"观。
周超吴汉锋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黑格尔
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
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很多发展中国家从低收入区间进入中等收入区间后,在很长时间内难以跨出中等收入区间而进入高收入区间,并伴随出现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停滞、政治环境动荡不安和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等,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
周超
关键词:经济增长
民族精神与意识形态建设
2008年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并超越的否定性概念。意识形态本身有其内在规定性:虚假性和普遍性。意识形态的普遍性要求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应当内涵民众的文化心理诉求,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民族精神与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将有利于意识形态取得合法性认同,同时民族精神也得以发扬光大。
王晓娜周超
关键词:意识形态民族精神文化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