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超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眼调节
  • 3篇配戴
  • 3篇近视
  • 3篇框架眼镜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青少年近视
  • 2篇青少年近视眼
  • 2篇近视眼
  • 2篇角膜
  • 2篇RGPCL
  • 1篇度数
  • 1篇对眼
  • 1篇验光
  • 1篇医学验光
  • 1篇硬性角膜接触...
  • 1篇硬性透气性
  • 1篇硬性透气性角...
  • 1篇三棱
  • 1篇三棱镜

机构

  • 11篇武汉爱尔眼科...

作者

  • 11篇周超
  • 5篇叶桂生
  • 1篇张莹
  • 1篇喻长泰
  • 1篇张炯
  • 1篇唐亮
  • 1篇孙代红
  • 1篇欧阳芳
  • 1篇龚淑贤
  • 1篇黄华林
  • 1篇叶应嘉
  • 1篇陈丹
  • 1篇张友华
  • 1篇陈茂盛
  • 1篇王勇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09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近视眼配戴RGPCL与框架眼镜一年后的眼调节滞后量比较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配戴RGPCL、框架眼镜一年后在不同调节刺激下的眼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年龄介于10~16岁之间的85名近视眼患者,经过视功能检测、医学验光、角膜地形检查、眼部健康检查等常规检查程序,依据检...
周超
调节与集合功能检查在医学验光与配镜中的应用与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调节与集合不良患者的视觉质量及其解决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视功能检查在医学验光与配镜中的意义及提出初步性的解决方案。方法:对100例屈光不正的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调节与集合不良的人数为31例,31例当中调节功能不良的人数为21人,集合功能不良的人数为10人。15~25岁之间的患者人数为26人,25~30岁之间的人数为5人。结论:视功能不良患者占有很大比例,尤以学生和近距离工作者常见。在不同的屈光状态下,其发生比例及类型各异。视功能不良患者在采用相应解决措施后视觉质量大幅度提升。
周超叶桂生
关键词:视觉质量医学验光
儿童白内障手术及术后视功能康复的系列研究
龚淑贤陈茂盛叶应嘉王勇陈丹唐亮黄华林欧阳芳孙代红周超张炯张莹张友华喻长泰
白内障是儿童低视力与盲目的主要原因,占儿童盲的15%,全球约有225万因白内障而失明的儿童。手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唯一方法,通常2岁以下儿童因眼球处于快速发育期故行白内障吸出术,不宜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由此2岁以下儿童白...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
视觉训练对伴调节滞后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控制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研究伴调节滞后青少年近视发展采取视觉训练的控制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伴调节滞后青少年近视的患者100例(200眼),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规范医学验光配镜,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视觉训练,对两组近视发展控制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屈光度数、眼轴长度以及调节滞后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伴调节滞后青少年近视采取视觉训练,可以对近视发展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使近视增长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吕银月周超
关键词:近视发展视觉训练
检测距离和反转透镜度数对眼调节灵活度测量的影响
周超叶桂生
三棱镜在双眼聚散功能不足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
周超叶桂生
青少年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与框架镜1a后的调节滞后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与框架眼镜1a后在不同调节刺激下的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年龄10-16岁的85例近视眼患者,经过双眼视功能检测、医学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眼部健康检查等常规检查程序,依据检查结果及家长的依从性,选择41例配戴RGPCL,其余44例配戴框架眼镜,两组均在MPMVA (最大正镜最佳视力)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检影法进行调节滞后量的测定,在配戴期间每3mo 复查一次,1a 后在MPMVA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检影法对两组再次进行调节滞后量的测定,并比较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性。同时在配戴1 a后,对 RGPCL 组和框架眼镜组的度数增加值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初始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1 a后, RGPCL组的调节滞后量与初始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框架眼镜组的调节滞后量与初始滞后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1a后,在2D,3D,4D的刺激下,两组调节滞后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的调节滞后量均随着调节刺激的增大而增加。配戴1a后,RGPCL组的度数增长小于框架眼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配戴RGPCL 及框架眼镜1 a 后,在高调节刺激下, RGPCL组的调节滞后低于框架眼镜组,对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加深有一定作用,两组的调节滞后量都随着调节刺激的增大而增加,建议青少年注意阅读距离,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周超闫斌娴
关键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框架眼镜
角膜塑形镜停戴3周后角膜前表面形态观察
周超
不同检测方法在眼调节幅度测量中的比较
周超叶桂生
青少年近视眼配戴RGPCL与框架眼镜一年后的眼调节滞后量比较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配戴RGPCL、框架眼镜一年后在不同调节刺激下的眼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年龄介于10~16岁之间的85名近视眼患者,经过视功能检测、医学验光、角膜地形检查、眼部健康检查等常规检查程序,依据检...
周超
关键词:框架眼镜青少年近视眼RGPCL眼调节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