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反应蛋白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清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异常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水平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强化
  • 1篇胰岛素强化治...
  • 1篇治疗2型糖尿...
  • 1篇他汀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周霞
  • 4篇李素霞
  • 1篇郑兰芳
  • 1篇周红萍
  • 1篇蒋向丽
  • 1篇曹悌鸿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31例,B组34例,C组32例,在常规降血糖的同时,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片A组10mg,B组20mg,C组40mg,观察口服药物后8周,患者TC、TG、HDL-C、LDL-C、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B组、C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B组C组HDL-C较A组明显上升(P<0.05),hs-CRP水平B组、C组较A组显著下降(P<0.01)。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较A组B组副作用大。结论 20mg阿托伐他汀片不仅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还可以降低血浆hs-CRP水平,具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
周霞李素霞周红萍曹悌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C反应蛋白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甘舒霖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甘舒霖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舒霖30R组和甘精胰岛素(IG)联合阿卡波糖组,用药12周,比较两组用药的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结果:两组血糖及HbAlC较前明显下降(P<0.01),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IG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风险明显少于甘舒霖30R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IG联合阿卡波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是T2DM理想的治疗方法。
周霞李素霞郑兰芳
关键词:阿卡波糖甘舒霖30R
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1),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SOD、MDA、RGSH、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GA、FIN、HOMA-IR、HOMA-β指标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G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5,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状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周霞
关键词:胰岛素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抽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医院接诊的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采用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情况,并对两组血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检测,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t检验。观察组患者按照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分为高、中、低水平三组,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35.29±1.31)mg/L和纤维蛋白原(7.68±1.12)g/L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10.26±1.30)mg/L和纤维蛋白原(3.65±1.02)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66.67%,显著高于中水平组的23.52%和低水平组的6.67%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周霞李素霞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粥样硬化
尿微量清蛋白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U)与脑梗死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诊治的102例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以及86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进行MAU监测,比较两组MAU阳性率的高低。结果脑梗死组MAU阳性率为41.18%,非脑梗死组阳性率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MAU较常见,MAU增加脑梗死的风险,MAU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周霞李素霞蒋向丽
关键词:白蛋白尿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