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娜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悬浮液
  • 1篇悬浮液技术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评价
  • 1篇抑瘤
  • 1篇造粒
  • 1篇三嵌段
  • 1篇三嵌段共聚物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生物学评价
  • 1篇体内抑瘤
  • 1篇嵌段
  • 1篇嵌段共聚
  • 1篇嵌段共聚物
  • 1篇微球
  • 1篇纳米粒
  • 1篇壳聚糖
  • 1篇壳聚糖纳米粒

机构

  • 3篇华侨大学

作者

  • 3篇王士斌
  • 3篇陈爱政
  • 3篇唐娜
  • 1篇吴文果
  • 1篇刘源岗
  • 1篇赵趁
  • 1篇党婷婷
  • 1篇康永强
  • 1篇赵晖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肺部给药用高分子多孔微球的生物学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肺部给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给药方式,在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及肺部疾病药物的研究中得到快速发展.具有低质量密度(<0.4 g/cm3)和较大几何粒径(>10.0μm)的载药高分子多孔微球,可以在肺部有效地沉积并且减少肺部巨噬细胞的吞噬,实现药物的局部或全身传递.高分子多孔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必须具备生物相容性和医用功能性2个基本特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该基本特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其中生物相容性评价内容涵盖细胞、整体、分子3个水平;医用功能性评价内容包括肺内沉积、肺部清除与吸收和载药高分子多孔微球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唐娜陈爱政王士斌赵趁
关键词:肺部给药生物相容性药效学评价
超临界流体技术构建壳聚糖纳米粒/PLLA-PEG-PLLA复合微粒及其表征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离子凝胶法和超临界强制分散悬浮液(Sp EDS)技术制备具有核壳型结构的壳聚糖纳米粒(CS NPs)/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复合微粒,考察和优化了壳聚糖纳米粒和复合微粒的制备条件,并对二者的理化性质和细胞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优化条件为壳聚糖浓度2mg·ml-1、p H 5.0、三聚磷酸钠浓度1 mg·ml-1。溶剂/非溶剂比为复合微粒粒径的显著影响因素,复合微粒的制备优化条件为油相浓度5 mg·ml-1、水油比0.75:10.00、溶液流速2 ml·min-1、溶剂/非溶剂比0.5:1.0。优化条件制得的复合微粒粒径为323.7 nm,透射电镜(TEM)显示其具有核壳型结构。理化表征结果显示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发生作用,但制备工艺前后材料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复合微粒中PLLA-PEG-PLLA晶型更加均匀;不同浓度组的CS NPs/PLLA-PEG-PLLA复合微粒(0.25、0.50和1.00-g·ml-1)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05.3%、101.9%和100.9%,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CS NPs/PLLA-PEG-PLLA复合微粒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共载基因和抗癌药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陈爱政康永强王士斌唐娜赵晖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壳聚糖造粒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悬浮液技术制备的MTX-Fe_3O_4-PLLA-PEG-PLLA复合微球的体外及体内抑瘤活性评价
2014年
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悬浮液技术,通过共沉淀法(C)和包埋法(M)成功制备了负载甲氨蝶呤(MTX)的Fe3O4-PLLA-PEG-PLLA磁性复合微球(MMCMs(C/M)),并从细胞、分子和整体水平对其体外及体内抑瘤活性进行评价.在细胞水平,MMCMs(M)比MTX具有更好的抗增殖活性,而且引起细胞形态学改变趋于凋亡.在分子水平,与10μg/mL MMCMs(C)相比,10μg/mL MMCMs(M)可导致Bax/Bcl-2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Western blot考察MG-63细胞的pro-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MCMs(M)组可以有效地活化pro-caspase-3蛋白.在整体水平,构建S-180荷瘤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体内抑瘤实验结果表明,MMCMs(M)磁诱导组相对于MTX组具有较高的抑瘤活性和低毒性.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MMCMs(M)磁诱导组MTX可以有效地积聚在肿瘤部位.综合实验结果表明,MMCMs(M)可在化学治疗药物磁靶向治疗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爱政党婷婷王士斌唐娜刘源岗吴文果
关键词:磁性微球抑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